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51.
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柴北缘中侏罗统46块岩心泥页岩样品和15块露头泥页岩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泥页岩矿物成分中黏土矿物含量最高,介于33%~79.7%之间,平均54.3%;其次为石英,含量介于14.5%~57.8%之间,平均35.4%;碳酸盐矿物含量较少,总量一般介于0~13%之间,个别样品大于15%,露头样品与岩心样品矿物成分有差别。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反映出研究区进入中成岩阶段,对应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阶段,具有适宜页岩油气形成的成熟度条件。扫描电镜显示,研究区泥页岩发育3种孔隙类型。与海相页岩相比,柴北缘中侏罗统泥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但敏感性矿物含量低,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含量偏低但达到湖相泥页岩开发标准,脆性指数平均为42.6%,整体上具有较好的脆性和可压性,有利于该区湖相页岩的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452.
在拉萨地块林芝杂岩体中新发现的石榴角闪岩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十字石、绿泥石、斜长石、钠云母以及少量的钛铁矿和磷灰石。石榴角闪岩中石榴石核部富锰(Xsps=0.12~0.15)贫铁(Xalm=0.45~0.50)而石榴子石边部相对贫锰(Xsps=0.01~0.03)富铁(Xalm=0.60~0.65),表明石榴子石的核部和边部分别形成于变质作用两个不同阶段。从核部到边部,镁铝榴石升高而钙铝榴石降低,表现为进变质环带特征,这表明石榴子石核部形成于进变质过程。生长在不同的变质阶段的角闪石具有不同的成分特征,作为变质基性岩中罕见的富铝矿物,十字石的结构特征记录了不同变质阶段的信息,结合石榴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为相平衡模拟研究其P-T演化过程提供了可能。我们利用Perplex相图模拟软件在Mn-NCKMASHO体系中模拟出该石榴角闪岩的视剖面图,利用石榴子石边部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含量等值线确定出石榴角闪岩峰期温压为:610~630oC,12×105~13×105k Pa,对应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十字石和白云母。同时结合十字石保存的退变信息得到该石榴角闪岩经历了一个顺时针的变质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453.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与光学影像之间存在明显的辐射和几何差异,将两者配准仍是影像精确配准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配准时出现的精度差效率低、计算量较大且配准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耦合梯度互信息和部分体积(PV)插值的SAR与光学影像配准算法.首先,将该文改进的梯度互信息方法(NGMI)作为配准的相似性测度;其次,利用改进PV插值法计算NGMI,采用余弦函数作为插值核函数,以扩大插值的邻域范围;最后,将NGMI与PV插值法耦合进行SAR与光学影像的配准.实验表明,该文方法行之有效,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配准精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局部极值,降低了影像误配的概率.  相似文献   
454.
申志军  谢玲琳 《湖南地质》1996,15(4):243-245
关于煌斑岩超基性岩与金矿化的成因研究述评CommentupontheRelationshipbetwentheOriginofGoldMineralizationandLamprophyreandUltrabasicRock申志军ShenZhijun...  相似文献   
455.
隈子金矿产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所包围的辽河群盖县组残留体中,矿脉明显受层间断裂控制。矿石特征,硫、氧同位素,包裹体及红外光谱综合研究表明:隈子金矿床属中-高温成矿,成矿流体呈重熔岩浆热液特征。因此,该矿床是重熔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56.
1337年河北怀来61/2级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1337年杯来(旧)6级地震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1992-1993年震区调查考察获得的新资料,对该地震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讨论:新划分出Ⅵ度区,修定了Ⅶ度等震线,重新定位了震中位置(40°30’N,115°30’E)。此地震的研究对首都因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中长期地震趋势分析和该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7.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458.
本文通过对(1970年~1985年)红山地震台所记录的台站周围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较大地震前的小震大多呈现一种异常波形。我们对这种波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统计的角度探索了它作为强余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异常小震的震中与未来较大余震的震中相近;异常地震与强余震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数分钟至几天之间,异常小震的震级与未来较大地震的震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对产生这种波形的可能机制从震源区介质。应力场方面作了初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459.
1985年11月30日,河北省任县发生5.3级地震。这是邢台老震区继1981年11月9日隆尧5.8级地震之后的又一次晚期强余震。  相似文献   
460.
唐山地震后,我国出现了自发的、富于创造的群众性地声观测研究活动(追溯到更早,邢台地震后就有个别单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观测研究)。指导这些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一、地震发生前有地声现象发生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二、地声生物效应的可能联系,三、岩石破裂或断层粘滑过程声发射现象方面的进展。这种观测研究活动的新颖思路和取得的新鲜资料为专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营养”。一些学科的专业科学工作者积极促进这一观测研究使之尽量科学化并逐渐将其吸收到自己的专业研究计划之中。于是,这一观测研究课题由分散的、几乎是雷同的计划逐渐被统一的计划安排所代替,从而保证了这个探索研究课题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