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7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华南中生代基性岩脉的形成通常与板内伸展活动有关,它们既是探索深部地幔演化的探针,又是研究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手段。本文选取湘南金鸡岭辉绿岩脉进行了高精度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以及矿物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旨在探讨它们的岩石成因与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关系及华南内陆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显示金鸡岭辉绿岩脉的锆石U- Pb年龄为153. 1±1. 0 Ma,为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该岩石微量元素组成具有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表现出轻稀土元素(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不同程度的富集,无Nb、Ta负异常,表明岩浆源区与岛弧环境无关,并且地壳物质混染程度较低。87Sr/86 Sr初始比值为0. 7062~0. 7080,εNd( t )值为+1. 76~+3. 75,也类似于OIB地幔源区。研究表明,金鸡岭辉绿岩脉来源于受软流圈熔体侵蚀/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相应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和轻微的地壳混染作用,是板内拉张环境下的产物,为地幔改造/岩石圈减薄的岩浆岩响应及软流圈-岩石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表征。华南内陆地区中生代的岩浆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无关,而是在陆内裂谷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临湘市虎形山钨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钨铍矿床。矿区内围岩蚀变类型较多,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为了探究矿区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对蚀变硅质板岩分别作了主微量元素分析,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元素的迁移特征,并探讨了主要蚀变过程中出现的矿化类型以及矿化过程中一些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组分的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板岩中组分迁移受绢云母化影响强烈,其中云英岩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碳酸盐化与钨矿化也有一定联系。通过对湘东北地区、虎形山矿区冷家溪群和上地壳W、Cu、Pb、Zn、As、Sb丰度值的对比,反映了矿区地层富含成矿物质,但并未给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统计分析了金川矿区内地层和侵入体中的节理构造,对矿区内的共轭剪节理进行配套、分期,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后分析了矿区构造应力场。研究表明,金川矿区从新太古代到古生代至少受到4期古构造应力的作用。第一期构造应力场为NS向的挤压,由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形成华北古陆西部陆块引起。第二期构造应力场为NE-SW向的挤压,与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碰撞拼合并参与Columbia超大陆拼合事件有关;其后阿拉善陆块与华南陆块参与Rodinia超大陆拼合事件,应力场持续作用。第三期构造应力场为近NS向的挤压,由祁连洋不断向北俯冲引起。第四期构造应力场为NNE-SSW向的挤压,与祁连造山带发生的强烈造山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是大瑶山成矿带内重要的金矿床,矿区发育大量不同类型的黄铁矿。根据黄铁矿的产出特征,将黄铁矿划分为5个世代,对应着5个成矿阶段:电气石-石英-硫化物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Ⅳ)、石英-黄铁矿阶段(Ⅴ)。不同阶段黄铁矿晶形均以{100}为主,少见{210};金含量与{210}含量呈正相关。黄铁矿晶胞参数为5.411 86~5.415 52,变化幅度不大,与钴含量呈正相关,主成矿阶段受金含量影响而变大。形貌及砷含量变化特征表明,{210}和金含量随砷含量降低而升高,说明砷含量降低利于{210}的出现,且金与砷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形貌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均反映主成矿阶段温度应220℃,且多集中于300℃的范围;δFe—δS图解及矿床地质特征表明,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综合分析认为,龙头山金矿床为中-高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找矿技术方法的优选和集成,引入了"有效性"的概念来衡量某种探测技术方法的找矿预测效果.Meta分析是一种起源于医学领域,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类研究主题的大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后统计的超常规综合统计方法.文中对引入Meta分析的思路和可行性充分分析论证后,以铜山铜矿为例,首次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CSAMT,TEM,EH4三种物探方法所获得的二维反演剖面进行了三种方法找矿预测的有效性定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铜山铜矿前山南测区,CSAMT法与EH4法的找矿预测有效性比TEM法明显要高;而CSAMT法和EH4法的找矿预测有效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以南、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以北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生代岩浆弧.矿区的含矿地层为上侏罗统拉贡塘组顶部的石英岩层,矿体受到裂隙构造控制.含矿脉体的石英中发现两类流体包裹体,即Ⅰ型水溶液包裹体和Ⅱ型H2O-CO2包裹体,均-温度为160℃~250℃,推测成矿温度为中温.流体盐度范围为1...  相似文献   
18.
新疆温泉县达巴特铜矿火山机构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研究确定了达巴特铜矿与-火山机构密切相关,该火山机构由火山管道相的流纹质熔岩和次花岗斑岩组成,铜矿化主要产于火山管道两侧,并指出应在火山管道南侧下盘寻找隐伏铜矿体。  相似文献   
19.
赖健清  易诗军 《沉积学报》1997,15(4):143-147
阴极发光技术揭示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多阶段性。主要成岩作用发生于浅埋条件。这种环境的Eh、pH值较低,矿物中含锰,导致弱发光。岩石的碳、氧同位素值偏离了海相环境的值域。根据Sr/Ca比推算,成岩溶液相当于淡水中加入不足10%的海水。基于这些研究,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成岩作用方式-溶实作用,用以解释灰泥沉积物在近地表淡水环境中的固结成岩.  相似文献   
20.
赛什塘矿区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赛什塘地区岩体分布普遍,是多期次侵入的结果。岩体主要以高钾、过铝质、同属钙碱性系列为特征,具有较低含量的稀土元素丰度值,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异常不明显,属I型花岗岩。岩体有Y/Tb值高低不同的两个源区,一是由柴达木地块东南缘岩石圈地幔构成的地幔楔形体,另一个是受其它物源污染的岩浆,是岛弧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区内发现埃达克岩,岩体富含成矿元素,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