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志忠  正元  张伟 《河南地质》2009,(12):12-13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岛东部地区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抛荒地、果园、橡胶林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SOC(土壤有机碳)和R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以及R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对SOC与ROC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影响植被凋落物、根系以及耕作方式、施肥收割等管理措施影响SOC及ROC的分布特征。就整个土壤剖面(0~30 cm)而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水田>抛荒地>果园>橡胶林地;各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在表层土壤中质量分数最高,并随着土壤层的加深逐渐递减。水田、果园和橡胶林地土壤的ROC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抛荒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ROC质量分数表现为抛荒地>水田>果园>橡胶林地。ROC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与SOC质量分数基本相同。土壤的SOC质量分数是影响ROC质量分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田、抛荒地和橡胶林地的SOC与ROC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果园的SOC与ROC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土壤ROC的分配比例较低,说明水田的SOC稳定性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较高,有利于土壤碳的储存。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冲洪积扇与泥石流扇的遥感影像特征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揭示冲洪积扇和泥石流扇在发育规模,物质成分及分选性,赖以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异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它们在航天和航空遥感图像上的影像特征,以及识别它们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土壤镉含量时空分布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珠三角地区98 个同点位土样,探讨了土壤Cd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两批次土壤Cd含量富集程度均很高,土壤Cd平均含量C2001C2007 均为0.28 mg/kg,是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的5 倍;两者均值多重比较表明,Cd的均值变化达到显著水平。土壤C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83 和0.72,暗示了Cd主要来源于人为成因。经估算,土壤Cd 区域性年均累积速率KC2007-C2001KC2012-C2007分别为0.016 和0.014 mg/kg。采用"时空模式"和"空时模式"模型预测土壤Cd含量的时空分布态势,在时间序列资料较少的情形下,"时空模式"预测结果较稳健。2020 年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土壤Cd有污染,未来的风险管理应对无污染区域采取预防策略;对有污染区域采取控制策略;对重污染区域采取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岩石变形、断裂作用和断裂网络统计动力学、流体流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反应及成岩成矿作用、压力溶液和其它压实力学、热迁移的方程组 ,可以对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 1~ 3维数值模拟。模拟的主要内容是在各种过程耦合作用下描述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主要变量的时空演化 :( 1)与成矿流体的形成和性质有关的变量 ,如地层中矿物 (包括成矿物质 )的溶解速率、流体中各组分的浓度与饱和度、流体温度、压力、离子强度等 ;( 2 )与构造变形和流体运移有关的各变量 ,如应力与变形速率、岩石孔隙度、构造 (断裂 )渗透率等 ;( 3 )与沉淀成矿有关的变量 ,如矿物 (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 )的成核速率、各矿物的沉淀量等 ;( 4 )上述各有关变量间的时空耦合关系 ,如断裂渗透率时空演化与流体流动、汇聚和成矿的耦合关系等。以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例 ,应用该模型和方法对成矿动力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模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志忠  曾乔  李志 《地质科学》2002,37(4):473-482
阿尔泰山南缘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壳岩石构造变形特征与变质岩岩石组合显示该区地壳岩石变形可划分出两个不同的构造变形域,不同构造变形域内的构造形迹、构造样式、变质岩组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整个南缘地区的岩石变形变质呈现出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总体格架,而形成这-构造格架的原因是两个不同构造变形域具有不同的变质基底及不同的岩石变形方式与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9.
构造成矿非线性动力学:2.湘西金矿研究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递增应力流变学方法对湘西沃溪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变形、应力、流体流动、地球化学反应及成岩成矿作用等多过程间的耦合作用和非线性特征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构造压溶作用对矿源层中成矿物质的溶解与迁移起了重要作用。断裂作用可以产生比原岩渗透率高近4个数量级的断裂渗透率,从而促进流体的流动、组分扩散和在断裂中的汇聚成矿。不同岩性对断裂作用和断裂渗透率的演化有重要影响,并且构造、流体、岩石之间存在强烈的非线性耦合作用,马底驿组中段是最有利的构造成矿层位。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择海南岛占地面积广、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砖红壤发育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砖红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厘定不同剖面不同层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及其成因,并阐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及其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