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7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赵焕庭 《地理科学》2006,26(1):118-127
韩湖初等评述中国古代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问题的文章有几点不足:①论题虚大,拟谈中国,却只谈华南;②说人们已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北部湾合浦、徐闻和日南3海港是华南古代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否定番禺说。这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有些番禺说的论文未被列为参考文献予以分析;③否认番禺说与赞同北部湾说的根据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笔者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与历史地理条件,逐一分析韩文的理据,得出番禺是华南古代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华南沿海县市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焕庭 《热带地理》1999,19(1):55-61
概括介绍了华南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沿海县市全部68个自然保护区,划分为自然综合体、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森林公园等4种类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指出自然保护事业有了良好的发展,但其面积尚小,而且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很明显,广西发展较快,海南和广东发展尚嫌不足。列出了一些可供增建新的自然保护区的具有优良自然条件的各类地段和水域  相似文献   
73.
南沙群岛海区沉积物中铀含量与冰期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研制国家铀系年龄一级标准物质的分析测试系统,精确的测定南沙群岛海区诸多柱样的铀含量、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结合相关科学资料综合整理,对比亚南极海等的岩心资料后认为,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中自生铀含量(以下简称铀含量)高的层位为冰期,铀含量低的层位为间冰期  相似文献   
74.
永暑礁南永 3井岩心是我国首次完整地获得的环礁湖沉积高分辨率柱样 ,井深 5 90m ,全为松散的生物骨壳碎屑。通过高精度TIMS铀系测年计算了沉积速率。全井柱样全新世晚期 16 82aBP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 3 5mm/a,比同礁同期的礁坪沉积速率 1 2 1mm/a高 ,是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的理想材料。以全湖沉积柱平均沉积速率为准 ,将全柱划分为 4个沉积速率高低交替阶段。这同祖国大陆近 170 0年来的气温波动、冷热分期的变化大体上一致 ,反映了南沙群岛地区对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75.
南海名浅考     
根据历史文献分析,已知南海海名最早出现于周宣王(827BC--782BC在位)时的《江汉》诗中。秦汉之间214BC—111BC时著的《山海经·海内东经》篇,记述了现时广东省三水和广州以南地区当时为海,称南海。这可从《史记》和《汉书》的记述,以及现代珠江三角洲的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河口演变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南海古时别名涨海,明清时期外国人称为大明海和大清海。清朝以来,外国人把它翻译成(或称作)英文“South China Sea”,而近代某些中国人再把这个英文名词直译成汉文“南中国海”,忽视“南海”固有的中文名称。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先后出版的地图和其他正式出版物,皆只用“南海”名。  相似文献   
76.
广东徐闻县西部沿岸海域的珊瑚虫纲物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东省徐闻县西部沿岸海域分布着珊瑚礁,现生珊瑚虫纲物种较丰富,本文将2004年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文献记录的资料,综合整理,统计有石珊瑚目12科29属56种和5未定种,其它珊瑚虫纲物种有6目15科31种和12未定种.如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还会有本区新的记录.本区石珊瑚目比处于更低纬度的海南岛种属少,但比处于更高纬度的涠洲岛种属多,符合喜热的物种依自然带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77.
南海诸岛灰沙岛淡水透镜体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诸岛部分珊瑚礁上发育有灰沙岛,这些灰沙岛的面积多较小,其中一些灰沙岛地下形成淡水透镜体。以西沙群岛永兴岛为例,介绍了已有的永兴岛地下淡水透镜体的研究成果,包括灰沙岛淡水透镜体的形成和发育,其与地质、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关系,以及淡水透镜体开发利用等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体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华南海岸动力地貌可分为河口三角洲体系、溺谷体系、岬角-海湾体系、沙坝-澙湖体系、潮滩体系、珊瑚礁碟形沙岛-洼地体系、海峡冲刷槽-潮流三角洲体系等七类.本文将扼要阐述各类体系的外动力过程、侵蚀与堆积地貌及其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79.
我国生物礁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焕庭 《第四纪研究》1996,16(3):253-262
黄汲清教授研究我国南方二叠系,引发了我国对古代生物礁的研究工作。60年代起我国开始对古代生物礁的研究。现代珊瑚礁研究从20年代末兴起,80年代以来正在深入发展,同全球变化研究和珊瑚礁开发紧密联系,拓展了研究领域,积累了许多新知。  相似文献   
80.
珊瑚礁工程地质初论──新的研究领域珊瑚礁工程地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简史和二战后期以来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兴起, 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珊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