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曹新来  边庆凯 《地震学报》2004,26(7):154-161
分析华北地区20余年地下水动态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部分井水位动态在几次强地震前短期阶段出现形态相似的下降变化. 其特征表现为水位以突变下降或加速下降开始,转折后变为速率较缓慢的上升,其幅度比下降幅度小得多;地震发生在水位缓慢上升过程,震时或震前水位大幅度上升. 这种下降形态的异常在华北地区上百口观测井中记录虽然不多,但是在几次强地震前不同的井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变化过程. 表明地下水的地震前兆异常具有一定的重现性,在不同的强地震前可重复出现. 因此, 有必要研究这类异常的成因及其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参与编制襄樊市城市总全规划的过程中,以交通工程理论为依据,借助于计算机大容量和高速度的处理能力进行现状交通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远期交通流量的模拟预测,为城市交通规划及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用地布局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加深了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度,提高了规划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83.
磁力仪温度系数的测定方法,以逐点升、降温法最常用。该方法需要对仪器加热后,每升、降温1℃/3—5分钟的间隔及速率相应温度下仪器的读数变化,逐点记录后绘成曲线,再按一定规律求出仪器的温度系数。一般单台仪器测定单次需3—4小时,很费时间。特别是在仪器检修后,温度系数的调整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需测定多次,如用逐点法则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该方法的测定精度较低,特别是在温度系数较小的情况下,相对误差更大。当两次测定的条件稍有变化,很容易造成误差过大、超限反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每升、降温1℃的时间间隔不易控制,这样在相邻两次测定时,由于供电电压、外界温度的变化,使升、降温1℃的时间不易重复。而磁力仪中磁系本身的温度对于温度计的读数存  相似文献   
84.
发生地震的活断层的迹线通常间断分布(Wesnousky,1988),一般会被间断面隔断,由一个个的分段组成,在视图中出现类似阶跃的迹线。在这些间断面上由滑动产生的应力集中可能减缓或停止破裂的传播,因此对地震破裂长度产生控制作用(Segall and Pollard,1980)。在本文中,我调查了破裂  相似文献   
85.
随着大量深埋地下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大型矿山,与巷道围岩稳定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问题突出,因此其一直备受关注。某铁矿巷道埋深450~800m,变形剧烈,局部持续大变形,呈条带状臌出。地应力实测结果表明,矿区地应力总体特征为σv≥σH〉σh,现今水平构造作用明显,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3-21MPa,接近岩体自重。大变形洞段围岩为裂隙化岩体,强度低,蠕变性明显。有限元分析表明,巷道开挖后在边墙与顶拱和底板交界处产生约40MPa的高应力,造成了围岩变形破坏。后期围岩在高应力作用下产生大变形,其宏观变形破坏特征与软岩相似。另围岩加固与支护发现,普通的挂网喷锚支护已很难适应高应力条件下的岩体大变形。论文基于地应力实测结果,通过对巷道围岩大变形成因机制的探讨以及原加固支护效果的总结,为后期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作为中国北方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因其独特地形和气候条件,极端降雨事件对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突出。选取水蚀风蚀交错区28个气象站点,结合RClimDex模型计算11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交叉法,分析了1970—2020年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70—2020年水蚀风蚀交错区持续干燥日数(CDD)呈下降趋势,其余10个指数呈上升趋势,反映出近50 a研究区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量级和强度不断增加。交错区年降水量增加和极端降水事件增加具有密切关系,且极端降水事件增加主要是由中雨日数(R10)和大雨日数(R20)引起。(2)1970—2020年极端降水事件在全区整体为增加趋势,交错区中部和西南部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发生,陕西段极端降水量和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极端化程度更显著。(3)湿日总降水量(PRCPTOT)、暴雨日数(R25)、5 d最大降水量(R5d)3个极端降水指数,与影响因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东亚夏季风(EASM)和太阳黑子...  相似文献   
87.
利用2010—2019年杭州闪电定位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杭州市雷电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杭州地闪活动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密度高值区出现在西南部,低海拔地区的地闪频次较高海拔地区的地闪频次高。夏季地闪活动最为频繁,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春、秋季地闪频次差别不大,冬季地闪频次较其他三个季节少一个量级。夏季和秋季的地闪活动多发生在午后至傍晚,春季地闪活动在凌晨发生较为频繁,这可能与具有夜发性特征中尺度对流系统持续时间长有关。地闪强度绝对值主要集中在10—60 kA,正地闪均值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负地闪和总地闪的雷电流均值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V”形变化。正地闪、负地闪和总地闪≤16 kA比例和≥100 kA的比例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在100—200 m的丘陵和200—500 m的小起伏山地,绕击率较高,超过1500 m的山区,≤16 kA的雷电流造成的绕击风险小;400 m及以下地区,≥100 kA的雷电流造成的反击概率大,高于1600 m的大起伏山地基本不会发生反击现象。  相似文献   
88.
兰陵县草主山矿区属苍峄铁矿带一部分,区内赋存有全隐伏的"鞍山式"铁矿床,经勘查共圈定了南北2个主矿带,5个矿体。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其形态受基底褶皱控制,具有平行延伸的特点,经过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800m以浅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分布、厚度、矿石质量等。矿体沿走向倾向尚未封闭,有继续延伸的趋势,并且矿石品位和矿体厚度未有减弱趋势,由此可得结论其-800m以深仍有很大的找矿前景,满足深部找矿的要求,总结其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式,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包含着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内涵的管理理论及思想,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0.
域分析,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IS在应用开发中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通过对相关解释技术加组件技术、软件体系结构技术等的研究与分析,介绍了双重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GIS在国土信息管理领域的特定域模型,目的在于降低应用开发的复杂度,提高软件生产率,支持动态的可扩展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