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为了探讨干旱沙区土壤结皮发育对草本植物土壤种子库的影响,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已发育土壤结皮的区域为场所,通过野外调查与土培萌发的方法,对土壤结皮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表特征及草本植物土壤种子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结皮前期向藓类结皮的演替导致地表微形态、结皮层厚度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并在不同发育阶段间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P<0.05)。(2)随着土壤结皮不断演替,种子库中沙生物种逐渐退出、旱生物种陆续出现,优势种演变为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画眉草、雾冰藜、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画眉草、盐生草→画眉草。(3)在土壤结皮整个演替过程中,种子库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峰值在藻类-地衣结皮阶段),地衣-藓类结皮阶段(或更高)各指标值均显著小于结皮前期(P<0.05);同时,种子库水平分布逐渐均匀化、垂直分布趋于结皮层,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明显降低。因此认为,土壤结皮发育不仅通过增强地表稳定性、改变地表微形态影响种子库的空间分布,还通过改变土壤生境条件影响地上植被对种子库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22.
青海省“雨(雪)情公报及专题气象服务优化系统”分两部分:雨(雪)情公报系统和专题气象服务系统。雨(雪)情公报系统在以前的基础上做了重大改进,可实现表格自动输出,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增加了图形输出功能、雨(雪)情公报及地面定时资料网络查看功能,给各类相关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了解掌握青海省实时气象信息的工作平台;专题气象服务系统,可实现图形输出天气预报服务产品,丰富了气象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23.
青海气象手机短信及编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气象短信平台的构建运行,使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较过去更加及时地传递到各级政府和公众手中,气象信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关注,为政府决策、减灾防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也提升了气象部门的形象。从2004年8月2日开始,科技服务中心对气象短信内容编写进行了温馨化服务的尝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4.
柴西缘阿尔金山前下侏罗统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西缘阿尔金山前侏罗系与柴北缘侏罗系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发育较好的泥页岩层段,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通过对野外露头与钻孔岩芯沉积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柴西缘阿尔金山前下侏罗统小煤沟组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基于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并对沉积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小煤沟组岩性主要为泥岩、页岩、粉砂岩、砂岩、砾岩,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沉积体系,包含半深湖、滨浅湖、湖湾、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河床、泛滥平原等沉积相。根据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等层序界面,将小煤沟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内均发育一定厚度的泥页岩段。在单剖面和对比剖面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恢复了研究区古地理面貌。小煤沟组整体呈现北部半深湖、滨浅湖,南部以及东北部扇三角洲、河流的古地理格局,地势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此时阿尔金山尚未隆升,物源主要来自于南部的柴达木盆地腹部隆起以及东北部的古阿拉巴什套山,盆地沉积中心主要为清水沟以及小西沟东北地区,发育厚度巨大的泥页岩段,为侏罗系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5.
西宁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特征和预报着眼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青海省气象台建立的沙尘暴天气档案,对影响西宁地区的23次沙尘暴天气个例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冷空气强度、热力不稳定条件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总结出预报西宁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短期及短时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清水沟地区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本文对区内的地表采集的页岩进行样品进行了等温吸附、孔隙度、比表面积实验等,测试成果表明该地区的泥页岩中纳米级孔隙多为开放性平行板状狭缝孔和倾斜板狭缝孔为主,其孔径分布曲线可以划分为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泥页岩中比表面积主要由不大于50nm的微孔和介孔提供,是气体吸附的主要场所;介孔提供了主要的孔体积,是气体贮存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27.
通过个案研究法,研究一种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实现途径.利用无人机采集的激光点云和倾斜摄影技术,在四叉树分解过程控制下,整合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三维模型搭建和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LOD)综合数据叠加,使用Smart3D开发工具包对模型进行GFX回调函数加碰撞检测函数的数据优化治理,进而通过对光源、雾气等干扰数据的有效排除,形成了核心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而在Unity3D+LAMP开发环境下,形成支持WEB的在线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结果调取功能.经过本次技术升级,用户可以避免传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调看过程中的纸质图纸重新数字化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可以实现需求数据的实时在线调取.相比较传统GIS系统,该技术将为未来勘探过程带来更强大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8.
本运用格尔木市气象台30a沙尘暴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格尔木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做了简单分析,根据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对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工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矿石中Co、Ni的含量,还取决于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笔者利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钻孔样品分析,确定Co和Ni在样品中有2种赋存状态:独立钴、镍矿物和含Co、Ni矿物。对钴、镍金属矿物进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发现,Co在钴、镍金属矿物中含量由高到低为:辉砷钴矿>砷镍矿、方硫铁镍矿、镍黄铁矿>红砷镍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Ni在钴、镍金属矿物中含量由高到低为:砷镍矿、红砷镍矿>硫铋镍矿、方硫铁镍矿、镍黄铁矿>辉砷钴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选择钻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原位核–边微量元素及面扫描分析发现,Co、 Ni在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单颗粒尺度上是均一分布的,两种矿物的Co/Ni值变化不大,表明矿物没有受到热液作用影响。然而,Ni在磁黄铁矿中分布不均一,并且矿物的Co/Ni值变化较大,表明磁黄铁矿对热液作用更为敏感。矿物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镍黄铁矿中的Co、Ni含量与镍、钴独立矿物接近,远超岩体中其他含钴、镍金属硫化物。因此,含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