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鲁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约128ka BP以来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本区对全球气候波动的响应。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间冰期和间冰阶时,东亚夏季风的降水尾闻到达甚至越过本区向西扩展,给本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使之具有生草成壤的粪似于干草原的环境,该时期剖面中发育湖相、黄土和古土壤沉积,SiOz/A12O3比值下降,平均值分别为9.33、7.58和7.51;冰期和冰阶时,东亚夏季风向东南方向退缩,本区受干冷的冬季风控制,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剖面中发育风成砂沉积.SiO2/Al2O3比值上升。据气候干寒程度的差异,风成砂的性状可划分为3类,即风成砂(Ⅰ)、风成砂(Ⅱ)和风成砂(Ⅲ),它们的SiO2/Al2O3比值分别为15.42、15.40和10.32,代表着从流动沙丘砂向固定半固定抄丘砂的过渡。  相似文献   
22.
文章据据沙漠化发生的特性,运用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试图以定量研究代替传统的定性分析,经实例验证,取得了与文献资料一致的结果,对予测一地区是否发生沙漠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高寒草原背景值样点(RS7)的分析,将共和盆地的137Cs背景值含量确定为(2691.78±196.08) Bq·m-2,基本接近北半球137Cs背景值的平均水平,其137Cs剖面满足尖峰分布函数,与公认的理论分布(即负指数分布)相比,呈现出峰值下移和曲线趋平的现象,可能与近几十年来137Cs的稳定下渗有关。应用137Cs背景值剖面分布函数,建立了风蚀速率的137Cs估算模型,估算出四个样方的土壤风蚀速率,并由此转化为区域风蚀速率,计算出共和盆地区域土壤风蚀速率为12.556 t·hm-2·a-1,通过蚀积平衡检验,其误差水平小于10%。并分析了风蚀物的输出途径及其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24.
邹学勇 《中国沙漠》1990,10(2):43-53
亚热带季风区风沙化土地的风沙地貌特性,与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风沙地貌和海岸沙丘均有明显的不同。在深入调查和解剖沙堆沉积构造的基础上,恢复其发育过程,提出各种风沙地貌类型的发育模式。并通过对影响风沙地貌发育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该区风沙地貌发育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25.
地形对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典型断面,利用野外风场观测与风洞模拟,讨论地形在道路防沙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防护体系前沿栅栏沙丘下风向10倍沙丘高度的水平范围内,地表摩阻风速通常小于临界值;风速递减系数随防护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地形倾斜和起伏对贴地层风力减弱的贡献占防护体系风速削弱程度的43%。自流沙区至铁路路基,潜在输沙率迅速波动降低,其中地形变化使得防护体系内潜在输沙率降低50%以上。这表明,地形是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发挥卓越功能的重要因素,栅栏沙丘已成为防护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6.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稳态风沙流中沙粒体积浓度的数学模型,包括3个部分:稳态风沙流的风速廓线描述、跃移沙粒轨迹的计算、床面沙粒起跳速度分布的描述。利用已知实验的风速廓线作为气流速度场输入参数,跃移沙粒轨迹的计算主要考虑重力和拖曳力,基于体积观点的床面起跳沙粒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分别采用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函数来描述。根据稳态风沙流中运动沙粒的动态平衡特征可推导计算沙粒体积浓度。计算的沙粒体积浓度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7.
随着修订风蚀方程(RWEQ)的提出,采用增加了冻结因子的气候因子(WF)表达风蚀气候侵蚀力更具有科学性和必要性。基于中国北方风蚀区157个气象站1980—2016年的观测数据,逐月计算了各站点气候因子,并探讨了气候因子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0—1997年,年气候因子值表现为快速下降,从940.46kg/m下降到273.03 kg/m;而1998—2016年,年气候因子值表现相对稳定,在139.81~398.85 kg/m范围内波动。(2)春季气候因子值约占全年63%,其变化也显著高于其它季节,这也是土壤风蚀发生在春季的主要原因。(3)气候因子的高值区分布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40°N以北的内蒙古中西部,这与气压中心和高大山体地形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28.
室内沙风洞空洞条件下流场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室内沙风洞空洞条件下的气流场测定结果,阐述了风洞实验段内边界层发展、气流加速、底板边界层内的风速分布、自由流区风速不均匀性等规律,其中底板边界层内的风速分布遵循Coles定律和指数定律,不完全遵循普兰特-冯·卡曼对数定律。  相似文献   
29.
风沙流中沙粒旋转通常具有明显的三维旋转特性。本文通过数值建模考察了三维空间中不同沙粒旋转状态所产生的Magnus力对其跃移运动轨迹特征的影响。在三维坐标系中,X、Y、Z轴分别表示水平、垂直和横向方向,气流沿X方向流动,沙粒起跳时位于XY平面内。结果表明,跃移沙粒仅绕Z轴旋转起跳时,初始起跳角速度的增大会导致在XY平面内的跃移高度和跃移距离减小而降落角增大,但Z方向没有运动发生。跃移沙粒仅绕X轴或Y轴旋转起跳时,绕X轴或Y轴的初始起跳角速度的变化对在XY平面内的跃移轨迹特征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沙粒偏离XY平面的偏离距离和偏离角的绝对值随起跳角速度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沙粒起跳旋转状态对其跃移轨迹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风沙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风沙物理学研究在土壤风蚀、沙粒跃移和风沙流结构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展望了风沙物理学在地表风蚀、沙物质的风力搬运和沉积、风成地貌理论和相似理论、风沙工程理论与应用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风沙物理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