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7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志建  郑新奇  赵璐  杨鑫 《测绘科学》2010,35(1):121-123
地理信息分类的传统线性算法具有正向直接判定的快速优势,但局限于对已知数据进行线性的判别划分,而非线性未知信息的分类预测同样是GIS技术的重要内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为一些非线性知识的发现提供了可能。本文在通用的GIS格式数据基础上,采用L-M算法进行分类,通过分类结果来预测未知信息。开发出可视化的GIS数据神经网络分类预测软件模块。并以美国各镇人口为样例数据进行测试,分类预测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及系统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城镇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城镇基准地价平衡,是为了协调区域地价,充分发挥地价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使基准地价能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城镇间真实的经济差异和地价水平,促进土地市场的均衡发展。基准地价平衡以土地分等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在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城镇间的经济差异、市场地价总体水平等情况确定,形成各等城市、县、建制镇的基准地价序位。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研究了基准地价平衡的过程,把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地价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中,使城镇间的地价建立起可比性,为城镇地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以中国知网(CNKI)总库中主题为智慧城市的文献为数据源,采用共词分析法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智慧城市的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研究主题分散,缺乏主线及核心,应深入研究和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模型等本质问题;对物联网、云计算等研究热点,应理清理论、技术及发展模式,拓宽研究广度和深度;研究集中在信息通信技术(ICT)等技术领域,缺乏人、社会及环境等非技术要素的研究;应更为全面地关注智慧城市形态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因此,随着未来国内智慧城市研究和实施的不断深入,其发展将会渐趋理性、合理、系统和全面。  相似文献   
24.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进展问题,该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将Web of Science中城市地下空间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在梳理现有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其研究热点与演化历史,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文献的合著特征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研究最活跃的国家是加拿大,最活跃的作者是李焕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前的预测和规划是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主题归纳为3条演化路径,包括以地下建筑为侧重点的城市地下开发利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国内外现有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已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架构,国际合作研究日益增多,相关研究学科交叉性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研究趋势和热点将集中在城市地质、地下潜力与开发效益评估、地下空间信息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5.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多角度、多视野全面分析研究了元明清各阶段北京城市主要功能空间特点及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从元大都到清北京的时空演变,呈现出城市功能中心随城址变迁移动,区域功能核心向多核化发展,皇城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城市边角的开发潜力趋于明显,城市通达性和协同性变差的演变特征.本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城历史研究和现代规划提供...  相似文献   
26.
区域优势资源及其评价指标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优势资源概念的阐述,提出了一套评价区域优势资源的指标系列,并对如何使用这些指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利用空间句法模型研究京津冀路网的通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宇  郑新奇  白书建 《测绘通报》2016,(10):101-105,132
空间句法属于通达性研究方法中的拓扑度量法,是一种通过数学方式描述空间结构的方法。它最初仅被用于研究建筑学,之后扩展到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等方面。当前在国内,利用其研究城市通达性、城市群的联系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针对目前通达性研究缺少方法集成的情况,本文将空间句法与距离度量法等其他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崭新的分析模型,研究了地区的道路通达性,使用空间句法原理,利用ArcGIS和Axwoman对京津冀地区的路网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先得到地区栅格图并矢量化,向其添加道路等级、道路实际距离等相关权重值,然后计算出各条道路的拓扑属性值,进行各项分析并讨论发展与规划。研究得出,将多种通达性度量方法相集成研究道路的通达性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当前,京津冀地区的路网中心位于北京附近,但是除京津两市之外,其余地区尚未形成明显的路网中心,且相互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张家口、承德等外围城市发展水平较弱,应作为重点发展地区。  相似文献   
28.
无人机影像支持的矿区开采动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得我国矿区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对矿区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减少矿业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的矿区环境监测多采用实地考察、逐级报告的工作方式,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在发现问题时难以作出及时的反应,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满足当前矿区监测工作要求的方法。本文利用无人机获取矿区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来进行矿区开采的动态监测;获取的影像通过Agisoft PhotoScan Pro软件的SFM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处理,实现了影像的快速拼接,以及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快速生成;最后利用ArcGIS软件的GIS方法得到不同时期的DEM高程变化情况及填挖方量,实现了矿区开采的动态监测。本次研究成果客观,可为矿区相关部门管理与规划矿区的开采现状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29.
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李新运  郑新奇 《地理科学》1997,17(4):372-376
从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开发条件等三方面选择12个因素建立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专家单指标评分的基础上,对全省17个地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区论述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30.
山东省人多地少,矛盾突出。海洋是山东国土的物色和潜在优势。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变潜在优势为经济优势是缓解矛盾的重要出路之一。本文分析山东省海洋渔业浆优势,开发利用两头和主要问题,探讨进一步合理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