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21.
为解决目前配电房配网规划改造设计中缺乏配电房结构及内部设备精确三维空间数据的快速获取装备与方法的问题,该文设计研发了配电房遥控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履带车编码器的配电房多站点云自动拼接方法,该系统将激光扫描仪安置于遥控履带式移动平台上,作业人员可在配电房外,遥控扫描系统移动到合适的测站位置,实现配电房内部的多站扫描,该方法能快速实现不同站点间的点云数据的粗拼接,再利用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算法迭代实现精配准,获得完整统一的精确配电房三维点云数据。该文研发的配电房移动扫描系统避免了操作人员进入带电的配电房作业,可在符合配电房安全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完成配电房扫描数据采集,提出的基于编码器的多站点云自动拼接方法可降低扫描仪的配置要求,降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322.
利用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SORPES)的多要素集成观测数据,分析了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在远距离沙尘输送和本地人为排放的综合影响下,大气混合污染对该地区地表微气象要素及能量平衡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合成分析对比了南京地区秋冬季不同污染状况下地表气象要素和能量分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天的日间气温比清洁天下降约1℃,而夜间气温升高达2℃。污染天向下/向上短波辐射通量减少的幅度高达清洁天同比的48.8%和55.2%,而夜间向下/向上长波辐射通量增幅则达到清洁天的15%和5.1%。清洁天日间净辐射较污染天高出45.6%,日间地表感热通量较污染天高出75.5%,而地表潜热通量的差异相对较小。污染天夜间平均波文比大于清洁天,表明夜间感热交换更强烈。该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长三角城市群区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大气污染物对地表能量平衡和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过程和机制,为城市群区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质量预报和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3.
岩体力学参数变异性及取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结构和赋存环境的制约,岩体力学性质及其力学参数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岩体力学参数和岩体质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岩体力学性质,两者具有必然的关联性,故可用相对简单的岩体质量评价来选取岩体力学参数:按地质条件将岩体空间离散为若干连续微元体单元;采用Q、RMR和BQ等方法逐一对各单元开展岩体质量评价,并利用岩体质量与岩体力学参数间的关系(如Hoek-Brown经验准则)计算其力学参数;综合各单元的计算结果确定反映连续岩体空间内空间变异特征的力学参数.以某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例,实现了工程区围岩力学参数的不连续取值.  相似文献   
324.
针对配电房内部设施改造规划设计的需求,该文基于三维点云、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等数据,采用C/S、B/S混合架构,设计研发了具有三维建模与浏览、网络数据管理与调度、配网规划与设计等功能的配网规划系统。规划人员进行改造设计时,可快速获取配电房的三维空间信息,在可量测的精确实景三维可视化场景中布设配电设备,并根据设备安全距离的规范要求自动调整设备位置,生成和输出二维设计图件。测试表明,系统运行流畅、三维实景效果逼真、功能满足设计需要。系统将精细级别实景三维模型应用于配电房配网规划设计,提升了配电房配网规划设计及管理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水平,延伸了实景三维中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