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固体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祥麟 《地学前缘》1995,2(2):183-186
在地球早期至今的几十亿年历史长河中,行星地球从过去的早期阶段到现今阶段是受整个地球系统发展的结果。借鉴地质历史演化,地球系统的过去状态特性对预测将来是非常有助的。温室效应尚不确知,因为这样一个问题难以解释,即近期150万年甚至整个第四纪240万年内冰期与间冰期相间出现,与人类释放CO_2或消耗燃料无关。CO_2或CH_4叠加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到底是什么?平流层的臭氧是否也有自身修复的功能,它自身是否也在变化?固体地球科学作为地球科学前沿,需要持续发展,应当参与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部石英砂微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存海  钱亦兵 《地质论评》1995,41(2):152-158
笔者对采自塔里木盆地腹部钻井岩芯中的石英砂及地表风砂时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合沉积岩相和孢粉分析,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第四纪沉积环境做了初步分析,认为深部石英砂形态和结构具有多种外营力作用相互叠加的特征。近地表层显示风-冰川-水流作用的组合形态和结构类型;沉部则主要为水流-冰川-化学为主的组合,随深度增大,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地表风成砂不具备成熟的沙漠形态和表面结构,这可能同沙漠本身的年青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有关的低温硫化物相平衡实验结果,对黔西南、桂北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浸染型金矿床与金共生的硫化物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与金矿化共生的砷、锑、汞和铊等地球化学指示元素及其矿物组合不仅具有成生方面的联系,而且可以作为寻找金的一种特征的标型标志。  相似文献   
994.
详细的构造-岩性填图研究表明,恒山变质区存在五台群的基底杂财,该区晚太古代-早元古宙经历了表壳岩形成-沉成岩体侵位事件,并且涉及多期构造变形(褶皱、剪切作用)较变质,其中,大规模近水平剪切变形造成基底杂岩的不同单位构造叠置和重熔。地质事件序列记录了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陆壳生长、分异的克拉通化过程及大陆裂谷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传播与地球层圈间的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部大地构造活动的一大特点是新生代造山作用的复活 ,特提斯洋的最终关闭———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常被解释为这种构造复活的原因。比较典型的造山带复活是天山造山带 ,天山造山带原生造山发生于古生代末期 ,古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碰撞拼贴形成碰撞造山带。原生造山的主要特点是海西期沿天山造山带发生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古生代沉积岩系的广泛变形变质 ,沿碰撞造山带发育有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古地磁及沉积相证据分析表明原生造山作用以后 ,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和中朝板块一…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晚太古宙大陆克拉通化作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9.
安宁河断裂带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分段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唐荣昌  钱洪 《中国地震》1992,8(3):60-68
本文据断裂带的断层几何形态、组合型式、断错地貌及地震活动资料,讨论了安宁河断裂带北段(西昌-石棉田湾段)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状。根据该段活动程度的差异,从南至北将其分为三个活动段,即西昌-冕宁段;冕宁-紫马垮段;紫马垮-田湾段。上述三个活动段除南段具备发生大震背景外,中段和北段分别具有发生强震和中强震的背景。根据断层泥中石英碎屑表面扪描电子显微(SEM)结构特征,讨论了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运动性质,指出西昌-紫马垮段具粘滑运动方式;紫马垮-麂子坪段具粘滑、蠕滑兼有的运动方式;麂子坪以北至田湾段具以蠕滑为主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东亚夏季环流的中期变动特征和可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981年6—9月东亚夏季风系统中各成员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表明它们各自存在显著的准双周振荡,并且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种“自我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