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北京东北3个区(县)为例,利用从1996年和2005年TM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参照3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比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分剧烈。耕地变化最明显,共减少264.38 km2,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72.19,0.17 km2,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则分别增加63.76,19.94,253.05 km2。(2)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6—2005年呈下降趋势,依据3种价值系数计算分别下降5.22,3.68,36.49亿元,且离城区中心越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越快。(3)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减少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14日,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与日本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在京签订“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农作物时空特征分析与农业资源评价”项目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日农业遥感领域新一轮的合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GIS技术在环境资源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域中,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是处理好人口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观点,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叠加制图、基于GIS多指标决策方法和人工智能建模。对于目前常用的基于GIS多指标决策和人工智能建模两种方法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评价方法正向精确化、综合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注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空间尺度转换,力争在未来实现网络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16.
城乡交错带名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是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其理解不一,概念使用比较混乱。从这一地域的形成、演变、功能及其结构特征看,当今使用得较多的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等名称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区域的全部。城乡交错带则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土地利用区划新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土地利用区划研究并分析目前发展趋向,提出现代土地利用区划新方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从土地资源利用基础及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方面构建分区指标,并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进行功能分区,该方案有助于推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全球变化的趋势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 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和世界农业地理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分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影响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对全球气候变化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这些对策和措施可分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影响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将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安全相统一,建立了基于全国粮食安全考虑的区域粮食生产安全预警模型,实现了区域粮食生产安全的双重预警,并采用区域粮食贸易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吉林和辽宁两省2003年粮食生产好于2000年,而黑龙江省则相反,这与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实际状况相符,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区域粮食生产状况.最后,采用该模型对东北地区2010年的粮食生产安全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粮食生产安全程度高于2000年和2003年,而吉林省则低于2003年,高于2000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空间建模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53  
通过 GIS建模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的变化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着重对耕地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 ,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自然与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并且区分不同的规模尺度与不同的区域类型 ,将对提高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的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