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与河南三省边界地区,地理资料比较贫乏,因此,1953年中华地理志地形组的考察计划中,列入了穿过大别山的路线调查一项。 横越大别山的路线有好几条,作者选的是从安徽霍山到湖北罗田一线。一因  相似文献   
32.
解放後不久,读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者当时虽不能完全理解,但却得到一些启发:应该为劳动人民大众而工作,为工农兵服务。因而,就联想到  相似文献   
33.
地图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发展到二十世纪5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科学体系。随着社会生产需耍、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地图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更广泛地为经济、文化、国防以及其他科学的发展服务。地图学的内容也就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34.
一系列的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床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寒武系底部,前人对多金属矿特征、成因等方面进行许多研究,但对Mo-Ni、V、P和Ba矿的成矿顺序研究较少。本文对云南德泽、贵州纳雍-坝黄-天柱及湘西柑子坪等地区的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多金属矿的成岩成矿环境、矿石矿物微观特征、成矿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结合元素富集层出现先后可将寒武系底部成矿作用自下而上分为四个成矿序列:即磷矿成矿序列、重晶石矿成矿序列、钒矿成矿序列、镍钼矿序列。同时,根据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含矿性等特征,将贵州境内Mo-Ni、V、P和Ba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区,即纳雍-遵义-福泉黔中镍钼成矿区、铜仁-镇远-岑巩黔东南钒(镍钼)成矿区、天柱-新晃重晶石成矿区。  相似文献   
35.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地理学应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理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6.
一、引言 表示地貌之方法不下十余种,但以等高线法应用最广。若地图缩尺大於十万分之一,表示之效果,诚无出其右者。惟地图辅尺较小时,则等高线并非最适宜之方法。因缩尺较小之地图,等高线间距必大,局部之地貌改变,常被抹杀。即平原与同山地等最重要之自然地理区划,亦竟不能明显表示。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原多起伏之邱陵,而太原、长安及成都附近,实为广大之平原。但在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37.
云南地形,东西迥异。西部山脉纵列,峡谷叢错,形成巨大之天然屏障。东部高原,则地势较缓,多山间盆地,土壤肥沃;宜於耕耘。此类盆地,滇人称为‘坝子’;其间湖泊,则称为‘海子’。滇池乃云南高原上最大之‘海子’,环湖周遭二十余河流,以及流域三千方公里之水流悉汇注其中(注一)。螳螂川为其唯一之尾闾,自海口以下,河床狭窄,坡度至为陡峻,仅中下游流经安宁盆地  相似文献   
38.
云南螳螂川流域之地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前言 螳螂川位于云南高原中部,上承滇池,下游改名普渡河,北流入金沙江(注一),流域面积约五.五○○余方公里,惟其盘龙江及鸣矣河二大支流之上源,未及攷察,本文论述之范围,仅以滇池、安宁、富民等山间盆地及贯穿其间之螳螂川干流河谷为限,面积约当流域全面积之半·(图一) 滇池位于昆明之南,海拔约一·八八六公尺(注二),为云南第一大湖,寻常洪水位时,面积约三四○方公里,西岸迫近断崖,北东南三面匯纳盘龙  相似文献   
39.
香港未来 1997年7月1日零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难忘时刻。它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7月1日这一天,万众欢呼香港回归,百年梦圆普天同庆。全国火树银花不夜天,衷心祝福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明天更美好!  相似文献   
40.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陈述彭  黄翀 《地理研究》2005,24(4):489-498
经济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到处存在。既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外。为此重申“中国原则”,即以“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准则。对石窟文化的保护,初步解决了游客拥挤对壁画、彩塑的潜在威胁,加强了对风沙侵蚀危害的防范,但仍然面临许多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古城遗址的发现,涉及对古环境反演的科学问题。利用考古发掘的丰富信息,联系古自然环境变化和人文影响、物质传播的大背景,可能有助于开豁诠释、论证古代文明和古文化的新思路。破解中原许多古城遗址之谜,也需要从重建、虚拟古环境着手。古建筑的修复或重建,既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也要考虑适应现代环境与生态功能,适度采用现代新工艺和新材料。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运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不乏成功先例。作者建议,进一步推广田间考古格网的经验,构建多层次的格网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能力建设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