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390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722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21.
Vis5D是美国威士康星-麦迪逊大学空间科学与工程中心(SSEC)研制的可视化系统,主要有Bill Hibbard 和Johan Kellum 完成.Vis5D能够直观而清晰地显示3维立体图形,适用于中尺度研究结果,尤其是云物理结构研究.本文介绍了Vis5D的安装过程以及数据文件转换为v5d格式的方法,并以GRAPES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可视化试验.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成都区域气象中心业务使用的GRAPES模式的运行现状,然后针对模式在业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导致模式出现异常状况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3.
陈静  张永才 《气象》2007,33(S1):71-75
2007年3月2—3曰鄂尔多斯市出现暴雪天气。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所罕见。在天气图上主要表现为北槽南涡,东高西低,具有夏季降水特征,冷暖空气在鄂尔多斯市交绥且维持时间达24小时。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表现为降水前后3个时段具有明显特征,降水前涡旋云系完全形成,雷达上只有零星回波,强度为20dBz,垂直风切变随高度变化无序;降水主要阶段,涡旋云系第一象限的中低云控制鄂尔多斯市,雷达回波连成片,强度为25dBz,且有一中心强度为55dBz的强回波中心,垂直风切变随高度变化有序,风速加大,冷暖平流明显,回波顶高度3?8km,并出现了牛眼回波;之后,降水减弱消失,暴雪天气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24.
Recognition of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shallow strata in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great difficulty. In order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we present a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reservoirs using a broad frequency band and ultra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Based on forward modeling, we recognized that a thin bed seismic refl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hanging amplitude with changing frequency (amplitude versus frequency, AVF). We calculate the thickness of thin reservoirs from their AVF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bed reservoir using broad frequency band and ultra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The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3D seismic area of Zhaoyua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ngliao Basin. The seismic resolution is increased by two or three times over that of conventional seismic and many thin reservoir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technique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to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location of exploration wells, the design of wells (especially horizontal wells), choice of production test layers, analyzing reservoir continuity in development wells,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25.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有细晶结构的流纹斑岩。岩石的SiO_2含量为70.9%~75.38%,K_2O Na_2O含量为7.55%~8.99%;大部分样品Na_2O>K_2O,里特曼指数值为1.8~2.5之间,Al_2O_3=12.80%~14.53%,A/CNK=0.9~1.1,NK/A=0.7~0.9,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低镁、高钾钠、低钙和锶、高(Fe)_(mol)/(Mg)_(mol)特点,具A型花岗岩类特点,属于亚碱性脉岩。岩石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中等负铕异常,壳源特征明显。锆石U-Pb二次粒子微探针测年显示岩墙群形成于277~286Ma。推断岩墙是阿尔泰海西期造山运动结束后,在拉张构造环境下的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126.
基于一个全球气-海-冰耦合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年际尺度的气-海-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所使用的全球气-海-冰耦合模式中,大气环流模式和陆面过程模式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海洋环流模式和海冰模式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一种逐日通量距平耦合方案实现次网格尺度海冰非均匀条件下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洋环流模式在高纬地区的耦合。只对50 a模拟结果中的后30 a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首先对滤波后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平面气压、表面大气温度、海表面温度、海冰密集度及海表面感热通量的标准化距平做联合复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取第一模进行重建,然后讨论了在一个循环周期(约4 a)中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海-冰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当北大西洋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格陵兰海出现南风异常,使表面大气温度升高,海洋失去感热通量减少,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海冰密集度减小;当北大西洋涛动处于负位相时,格陵兰海出现北风异常,使表面大气温度降低,海洋失去感热通量增多,海洋表面温度降低,海冰密集度增加。巴伦支海变化特点与格陵兰海相似,但在时间上并不完全一致。(2)多年平均而言,北冰洋内部靠近极点区域为冷中心。当北冰洋内部为低压异常时,因异常中心偏向太平洋一侧,使北冰洋内部靠近太平洋部分为暖平流异常,靠近大西洋一侧为冷平流异常。伴随着暖、冷平流异常,这两侧分别出现暖异常和冷异常,海表面给大气的感热通量分别偏少和偏多,上述海区海表面温度分别偏高和偏低,海冰密集度分别偏小和偏大。当北冰洋内部为高压异常时特点正好与上述相反。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海洋、大气年际循环中,大尺度大气环流变率起主导作用,海洋表面温度和海冰密集度变化主要是对大气环流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7.
通过个例分析,认为对于高影响低概率事件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应明确环流形势,特别要注意天气图上微小变化及观测数据的突变,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充沛的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抬升机制.然后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确定未来天气演变趋势;提出制作临近预报的思维过程.归纳总结出影响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要素变化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认为当地强降水天气过程和飚线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后根据天气系统和气象要素的演变及雷达回波特征,找出其各类指标,从而成为制作强降水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8.
由长春科技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中国科学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韩第五次<东北亚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8月3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29.
回顾就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性问题所引出的争论,模型和方法,试图对发生于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和震级窗内的地震,研究其发生概率定量化的统计方法是本文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0.
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方法与寒潮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桑志勤 《气象》1998,24(2):34-38
从气温变化的物理过程出发,设计了一种数值预报产品的动力-统计释用方法,开发了一套四川盆地寒潮入侵时间和降温幅度的释用方案,并利用ECMWF产品建立四川盆地寒潮自动预报系统,滚动预报未来1~6日内的寒潮过程。1995~1997年投入中短期业务运行,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