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679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基于GIS的滑坡CF多元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基于GIS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评价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在基于数据的数学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CF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将滑坡确定性稳定系数与回归模型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以解决了滑坡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和量化的问题,有利于建立准确的滑坡分析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云南小江流域,进行了该区的滑坡空间分布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2.
张军  吴积善  游勇  程尊兰 《山地学报》2003,21(2):223-227
通过对云南蒋家沟粘性泥石流的野外观测 ,讨论了粘性泥石流残留层的定义特征 ,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 ,分析了残留层易形成时段的特性 ;分别对一次泥石流过程、若干阵泥石流和一阵泥石流残留层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 ;最后用观测数据分析了泥石流残留层的减阻作用  相似文献   
23.
流域产沙中的地理环境要素临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流域产沙中的环境要素临界是指在气候、下垫面、人类活动影响下, 流域产沙量发生突变的环境要素特征的转折点. 已往有关流域产沙的临界研究主要注重自然带的影响, 而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研究甚少, 尤其是对流域产沙中的复合环境要素临界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研究表明, 流域产沙受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与综合影响.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 定量得出黄河中游河口镇-潼关区间影响流域产沙的环境要素复合临界.  相似文献   
24.
易丁  汪华  兰方信 《贵州气象》2003,27(1):37-38
通过对自动填图系统在实时通信业务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正确处理方法。经反复使用,均能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传统的工程产面控制网复测的基础上,提出以测边网代替边角网的方法,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测量前的准备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6.
辽西半干旱地区防御苹果幼树抽条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平县位于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季风口主线上,受大漠风沙的影响,冬季漫长干寒,早春干燥多风.造成果树根系吸水与枝条蒸腾异步,即在春季地上部枝条大量消耗水分。但此时地下土壤尚未懈冻,根系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来补偿地上枝条部分水分的消耗,造成了该区新植苹果幼树不同程度的抽条。调查结果表明,在建平县境内,国光、金冠等苹果幼树自然越冬抽条率达45%,抽条死亡率超过15%。为了摸索防御苹果幼树发生抽条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建平县万寿镇宋杖子村进行了试验调查,该果园果树为1993年春季定植的短枝型国光苹果,现将试验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7.
砷的仪器分析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晓霞  张锡艳 《世界地质》1997,16(4):97-101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应用很广。笔者着重介绍了近几个来砷的仪器分析方法新进展,主要有光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法等。  相似文献   
28.
据《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我国石油钻探史上最深的探井——塔参一井,日前在新疆塔克  相似文献   
29.
太原地区剪切波速的深度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太原地区26个钻孔约540个剪切波速沿深度变化的实测燃料,统计给出了太原地区剪切波速沿深度变化的经验关系,据钻孔分布在不同的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地层特征的情况,对剪切速波沿深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区统计,给出了分区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可在地场类别确定中用于估计覆盖土层的厚度,即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土层的距离。  相似文献   
30.
从锦州连续干旱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玉莲  张翠艳 《辽宁气象》2004,(1):29-29,33
通过分析近年锦州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