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21.
122.
123.
雷亚川 《盐湖研究》1995,3(3):11-15
利用Pitzer的离子相互作用理论和化学热力学理论,计算了各实验点晶间卤水中相关离子的活度,以及晶间卤水对光卤石(KMgCl3·6H2O)的饱和指数,得出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结论。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可知,随着采卤过程的进行,不同水质的卤水相互混和,在某些有利地段,可形成过饱和卤水,使钾、镁等组份以光卤石的形式析出。  相似文献   
124.
太平洋西北海域海水中钇与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样品是在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科学考察船(淡青丸KT)93-14次航海期间,于1993年9月12日在日本伊豆-小笠原海沟海域(29°05′N,142°51′E,水深9500m)采集的。采用化学萃取-反萃取分离法并结合等离子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重稀土相对于轻稀土富集,相对于重稀土和轻稀土来说,中稀土有一定程度的亏损。钇浓度从海水表面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与稀土元素一样在海水断面上呈营养盐型分布。同时还发现Ho是稀土中与Y相关性最好的元素,并指出Ho/Y的浓度比同样可以用来示踪海洋中水团的移动。  相似文献   
125.
基于开源的数据挖掘系统Weka,使用Java语言及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地震数据挖掘系统。根据地震数据资料的特点,将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引入到该系统中,其中聚类分析选用DBSCAN作为核心算法,关联规则分析选用Apriori作为核心算法。用户使用该系统只需在交互界面选择相关参数,即可实现调用数据挖掘算法来分析地震数据,发现探索其隐含规律。  相似文献   
126.
127.
1.引言最近关于大气环流和厄尼诺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Wallace和Gutzler(1981年)论证了500百帕高度场上5个遥相关型。而Horel和Wallace(1981)提出了太平洋/北美(PNA)型及其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的关系。另一方面,Hosksins和  相似文献   
128.
贝克线法是为了确定或比较折光率而广泛使用的方法。两个矿物粒相接,矿物粒在浸液中时,通过上下调动显微镜焦点,看边界线向哪个方向移动就是哪个方向折光率高的方法。根据同一原理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Schroeder van der Kolk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上放入遮断一部光线的光栏(Stopper),通过斜向光线看边界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快钻勤提”即是在钻进过程中,适当地缩短钻进时间,合理地增加提钻次数,充分发挥和利用切削工具在井底工作的最大效能,尽量获得最高的钻进速度。经验证明,“快钻勤提”,在合金钻进中,尤其是在煤田300公尺左右的中浅孔钻进,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东北煤田勘探局104队耿孝金钻机,五六年即在平均孔深300公尺的孔,创造了1600公尺以上的台月效率,而轰动全国。五七年七月赴该队观摩学习,知道他们在150—200公尺深的孔,一个小班(八小时)内,钻进回次最高达12次之多,一般每一回次钻进时间均不超过一个小  相似文献   
130.
水晶中的日本式双晶(斜交双晶,C轴间倾角84°33′,接合面(1122),在形态上与单晶有明显差别,从来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晶体.它与共存的六角状单晶相比,日本式双晶的水晶体形较大,形状作平板状,最大的甚至有呈扇形的.日本式双晶所以具有这种特征,过去认为是双晶上面凹入角优先成长之故.最近据北村与砂川等人对长崎县奈留岛产日本式双晶的水晶进行X射线形貌(topograph)法的研究,认为其原因并不是晶体凹入角本身的问题,而是在凹入角处集聚的位错成为晶体生长的活动中心的缘故.通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开始弄清有下列几点:1)日本式双晶的双晶面是高指数的,因此有人认为它不是接触双晶,而是X字型的贳入双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仍应属于接触双晶.因之日本式双晶的V字型不是X字型的一半,而相当于Y字型的上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