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e daily FY2 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data from China 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NSMC)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OISST) data from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 over Northwest Pacific Ocean(NPO)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Y2 E SST is close to OISST in tropical region over NPO, especially in typhoon active season, but the value of FY2 E SST is a little lower than that of OISST in tropical ocean, with the absolute deviation 1℃ lower an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about 6% lower.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onthly FY2 E SST and monthly OISST is as high as 0.7, which passes the t-test at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0.01.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 the merged SST_(FY)over NPO is calculated using a weighting function. Besides, Tropical Cyclone Heat Potential(TCHP_(FY)) is calculat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ed sea temperature profile. From three years operational tests in NSMC, the merged SST_(FY)and TCHP_(FY)are shown to be good indexes i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the intensity of tropical cyclones(TCs) over NPO.  相似文献   
72.
南极石     
项长兴 《地质学刊》2008,32(1):40-40
在大连市东南面,有个很著名的老虎滩风景区,规模大,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景区内有个国内最大的极地海洋动物馆,位于该馆左前侧约20m处,有块十分醒目、好似扁柱形的岩石竖立在那里。看了景点介绍牌得知,这是一块极其珍贵、来之不易、难得一见的南极石,即是一块从南极采集来的岩石。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探矿工程学科的活动情况和以大陆科学钻探,地质钻探新技术主要成果为内容的钻探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师长兴 《地理科学》1997,17(1):56-62
以西辽河红山水库修建后上游河道调整为例,说明了除来水来沙等的变化所引起的河流系统调整外,存在由于河流系统可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水库水位上升后造成的溯源淤积发展中,主、支流河道、上、下游河段冲淤相互影响,槽,滩淤积相互转换,地生态系统调整的影响下,产生的可调要素的复杂多向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重点介绍,使用泡沫剂进行气动潜孔锤钻进,较理想的解决了钻进大口径钻孔时,上返风速低、排渣困难等问题。以及钻进过程中遇水,使岩粉粘结成团,造成的埋钻事故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76.
晚期富挥发分的黄玉花岗岩广泛而零星地产于英格兰西南部含Sn-Cu多金属矿化的S型黑云母花岗岩岩基中。St.Austell地区的最新观察资料查明了其野外关系,并论证了影响花岗质容矿主岩和沉积岩容矿主岩的电气石化晕的意义。黄玉花岗岩接触带通常以显示出无定向固结结构、具有石英-电气石晶洞的伟晶岩带为标志,较小的侵入黄玉花岗岩岩席在其围岩中具有对称状电气石化晕。黄玉花岗岩矿物组成复杂,除钠长石、正长石和石英外,还含原生黄玉、铁锂云母或锂云母、磷铝锂石以及各种富Nb-Ta的副矿物。在化学成分上,它们与黑云母花岗岩截然不同,特别富Li、F、P、Nb、Ta、Ga、Rb。黑云母花岗岩的晚期分异产物包括电气石花岗岩,但这部分异趋势主要涉及到B的增高,Li、F或P的变化较小我们认为,黄玉花岗岩可能不是由英格兰西南部的黑云母花岗岩浆(被属于黑云母花岗岩岩套的流纹斑岩岩脉所侵入)经结晶分异所派生,而是在钾质基性岩浆作用期间由岩基之下的熔融残留物经有限部分熔融而形成。与其它富挥发分的花岗质岩石的对比表明,英格兰西南部的黄玉花岗岩与锂伟晶岩(如Tanco)、火山玻璃(如Macusani)和其它的黄玉花岗岩(如Seward半岛)具有一些共同的重要特征。这些岩石可能代表一类基本相似的富挥发分花岗岩浆。我们认为它们的形成可能受以前曾产生过更为“正常”花岗岩浆的下地壳熔融残留物的有限部分熔融所控制,尽管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77.
项长兴 《江苏地质》1992,16(2):122-126
矿床经济价值分析,就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已探明地质储量的矿床进行经济价值的计算,并对矿山开发利用后获得的产品产量和损失的资源分别进行经济价值、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与分析.由于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未建铅锌冶炼厂,因此,对该矿床的经济分析只能计算  相似文献   
78.
中国河流地貌研究进展——纪念沈玉昌先生100年诞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是中国现代河流地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沈玉昌先生100年诞辰,本文对中国河流地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资纪念。研究涉及4个方面:① 水系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变,包括大江大河水系历史发育和山区河流地貌;② 侵蚀与产沙过程,包括有物理成因基础的侵蚀产沙模型、侵蚀产沙过程的尺度效应、植被对侵蚀的影响及临界现象、坡面细沟发育过程模拟等;③ 河床过程与河型,包括河道冲淤过程、河床演变、河型成因与演变等;④ 河流地貌系统研究,包括流域系统不同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河流地貌系统中的高含沙水流和多营力地貌过程、河流地貌系统对于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河流地貌系统中的泥沙灾害和河流地貌系统的实验研究等。50年前沈玉昌先生与钱宁先生提出在地貌学与河流动力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河流学科。文中对此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需要深化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微动探测技术作为一种获取地下地层速度结构和探测隐伏断裂构造的方法, 具有无须人工源、勘测过程便捷、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在城市、村庄浅层勘探中很受青睐。为进一步探索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地热资源潜力, 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南部松科二井及周边, 布设了一条微动探测剖面, 以获取该区嫩江组至坳陷层底部登娄库组地层的横波速度结构。基于空间自相关法(SPAC)从微动信号的垂直分量中提取S波频散曲线, 通过内插、光滑与反演计算, 获得了一条长9 km、探测深度达到地下4000 m的二维S波速度结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下S波速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 在松科二井西侧100 m、东侧2300 m、东侧3700 m处, 深度1400~2800 m范围内存在三个明显的低速异常带, 推测这些位置很可能存在断层或隐伏断裂构造。结合地层分层资料, 在该深度范围内以泉头组和登娄库组为主, 岩性多为砂岩和泥岩互层, 是良好的水热储层。本研究探索了基于空间自相关法的微动探测在识别深层地热储水构造的适用性, 为松辽盆地北部清洁能源调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目前南缘下组合储层多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但是温压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大量油田钻井实测温度和压力数据,对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及温度、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温压场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现今地温梯度普遍在13.2℃/km~23.7℃/km之间,平均为18.2℃/km,地温梯度高值分布于齐古断褶带中部和阜康断裂带西部。大地热流介于26.4 mW/m2~46.0 mW/m2,平均值为36.1 mW/m2,属于准噶尔盆地内地温梯度及热流较低的地区,这主要受到盆地基底格局的控制。南缘西段卡因迪克地区压力系数以常压为主,位于四棵树凹陷的高探1井、独山1井和西湖1井下组合地层在6000 m左右开始发育强超压。南缘东段下组合层系均发育弱超压或强超压,自西向东压力系数逐渐增高。根据声波时差—有效应力关系反映南缘地区下组合地层除不均衡压实作用外,还存在横向构造挤压及有机质生烃的超压机制,喜马拉雅期较强的横向构造挤压是盆地南缘下组合发育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质生烃是西山窑组—三工河组超压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