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现有的储层分层方法主要对焦于地质边缘奇异点的理解,而忽略了储层相应曲线集隐含的均质性信息.为此,开展了基于集成聚类的均质度与储层地质边界度联合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研究.具体地,通过利用集成聚类联合共生关联矩阵进行均质地层信息的编码,提取曲线均质度特征,并利用简单的阈值分割实现对均质地质区域的初始分割;同时,为对区域信息形成补充,提出了一种相关差特征获取曲线集各点的地质边界度.通过联合应用测井曲线集蕴含的均质区域信息与异构(奇异)地质边缘信息实现了一种灵活利用测井曲线集进行自动分层的方法.取用自然伽马、井径等7条常规测井曲线,对大庆油田陆相坳陷盆地齐家凹陷工区多口井进行实验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分层方法更加准确高效,精度更高,特别在工区内的薄层和薄互层上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高效稳定的实现单砂体级别的储层目标自动精细分层,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人工解译结果的补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提高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提供较可靠的分层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决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分布不均导致各节点能量消耗不均的问题,提出能量消耗均衡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算法(EBUC).引入节点密集度权重函数,考虑节点剩余能量与密集度权重构建阈值函数,选择候选簇头,通过节点到基站距离和节点密集度权重构建竞争半径函数,选择最终簇头;考虑簇头到基站的距离和簇头剩余能量的通信半径函数,...  相似文献   
23.
通过沉积相和高频层序地层分析,确定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主要为蒸发台地和局限台地沉积环境,可划分出SQ1、SQ2二个三级层序及SSQ1-SSQ5五个四级层序,经历了从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的沉积演化过程,主力储、产层发育于SSQ1和SSQ2层序,此五个四级层序主要由TST和HST两个体系域组成。以四级层序为编图单元,编制了SSQ1-SSQ5各四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图和探讨了有利储集相带展布规律,认为SSQ1和SSQ2二个四级层序叠置发育的局限台地—台内浅滩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应成为今后的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24.
内蒙古中部小南沟-明星沟地区出露一套新太古代片理化石英闪长岩和片理化英云闪长岩,岩石化学成分富 SiO_2、Al_2O_3、Na_2O、Ba、Sr、Mg~#和 LREE,而贫 Yb、Y 和 HREE,具有 Adakite(埃达克岩)及 TTG 岩系的特征,空间上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绿岩密切伴生。在石英闪长岩体中获得2组锆石 U-Pb 等时线年龄为2575±1Ma 和2541±30Ma,是新太古代形成于板块消减带之上的洋壳部分熔融产物,对研究该地区地球早期演化和板块构造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香孜剖面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等多项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了香孜组2.68~1.36Ma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2.68Ma的古格运动以后,香孜组的气候逐步向干旱、寒冷转变,在约1.81Ma之后,札达第三纪古湖经象泉河向南外泄并被疏干.上述3项环境指标指示的环境特征和演变与介形虫、孢粉等资料,以及喜马拉雅山的隆升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6.
胡实  韩建  占车生  刘梁美子 《地理研究》2020,39(7):1680-1690
高时空分辨率降雨数据的获取对陆地水循环研究至关重要。遥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虽然能有效再现降雨的空间格局,但存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以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海拔高度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太行山区GPM降水(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Mission)的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了2014—2016年研究区1 km分辨率GPM降水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植被指数和海拔高度构建的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太行山月尺度GPM降雨数据进行尺度下延,在提高GPM数据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保留了原始数据的观测精度。考虑NDVI的时滞性提高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降尺度效果,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不考虑NDVI时滞效应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降尺度结果与站点实测数据的确定性系数更高,RMSE更低。冬季降雨与第二年春季植被NDVI的关系较为密切,虽然采用第二年春季的NDVI作为解释变量构建降尺度模型能有效地提高冬季降雨的降尺度效果,但基于植被指数和海拔高度构建的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更加适用于植被生长季GPM降雨数据的降尺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