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干涸湖盆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长江源地区卓乃湖流域湖泊溃堤后,大量湖底碎屑物质出露地表成为新的沙源,不断加剧的风沙灾害严重威胁着卓乃湖的生态环境与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营。通过对卓乃湖西岸、南岸和东侧3个部位的风沙活动进行系统观测,获得了卓乃湖溃堤后地表及风沙流中沙尘物质的粒度分布以及风沙流结构。结果表明:卓乃湖西岸是流域内风沙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西岸和南岸是流域内的主要起沙起尘区;东侧为沉积沉降区,风沙沉积物既包括本地沙物质,也包含来自西岸和南岸的沙尘;由于湖相沉积物粒度较细,西岸的风沙流结构随高度线性递减。结合地表和风沙流中沙尘的粒度分析特征,认为卓乃湖流域沙尘以流体起动为主,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以跃移物质的轰击起动为主。高原地区干涸湖盆的风沙活动具有独特性,在风沙防治中不可照搬低海拔地区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豫北延津的风沙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半湿润地区的区域性风沙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因子之一。通过对豫北延津地区历史上黄河改道泛溢与沙物质沉积过程的分析、风沙问题历史与现状的对比表明,历史时期风沙问题以流沙大规模活动形成各种风蚀风积地貌为特征;而现代风沙问题以沙地在冬春季的片状风蚀和夏秋季的恢复逆转交替为特点,指出本区以季相性为特征的风沙活动及风沙地貌发育规模的有限性。风沙问题的整治关键已不是大规模治理流沙,而是建立有效的防护体系,防止沙质农田土壤风蚀,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沙地高效农业开发。  相似文献   
13.
北疆铁路沿线风沙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北疆铁路沿线存在着严重的风沙危害。在三个典型路段风沙危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北疆铁路沿线风沙危害发生与当地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铁路沿线下伏含沙地层、铁路施工对地表的破坏以及艾比湖周围沙漠化的发展有关。作者通过实验计算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比较了三种典型的机械防沙措施的效果,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一个优化的防沙体系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月形沙丘形态参数与移动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月形沙丘演变监测区,运用华测X90 GNSS接收机获取毫米级高时空分辨率三维坐标数据,利用ArcGIS 10.0和CASS 9.0提取新月形沙丘的15个形态参数和移动速度,利用SPSS 21.0对沙丘移动速度与15个形态参数间的数值相关性进行曲线估计分析。结果表明:以移动方向230°为界,沙丘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间存在明显的分段线性函数关系;当移动方向为210°~230°时,沙丘移动速度 > 1.5 m/月,移动较快且与主风向NE的下风向方向一致;当移动方向为230°~320°时,沙丘移动速度 ≤ 1.5 m/月,速度较低。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高度之间存在负线性函数关系,沙丘高度每增大1个单位,速度会相应减小2.263个单位,沙丘高度对移动速度的影响较大。移动速度和沙丘走向间存在正的增长函数关系,与沙丘左、右翼走向均呈正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明确新月形沙丘移动速度的具体影响因素和完善其计算公式提供支持,并对小尺度风沙地貌演变的精确分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新月形沙丘表面输沙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沙率研究是风沙物理学与风沙工程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尝试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新月形沙丘表面不同部位输沙率分布及模型建立中的应用,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典型孤立新月形沙丘,对其表面进行粒度采样和风速采样,并对沙丘表面的五个典型部位进行输沙率的采集。经过对风速数据归一化处理之后,根据粒度和风速采样特点,分别应用克里格方法和反距离方法对粒度和风速样点插值,得到新月形沙丘表面栅格形式的粒径分布和风速分布图。利用3种常用输沙率模型分别对沙丘表面5个典型部位进行输沙率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选取拟合优度最佳的Srensen模型,整合粒径和风速分布图,利用地图代数方法对沙丘表面输沙率分布进行计算,得到栅格形式的沙丘表面输沙率分布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沙丘表面的输沙率分布,克服了传统定点观测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7.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若干特征观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为研究区, 选取复合沙垄、新月形沙丘和平沙地三种典型风沙地貌为床面, 通过实地观测与分析, 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流结构及其输沙强度等风沙运动特征. 横向沙丘链、纵向沙垄及平沙地上风沙流输沙量的对数与高度之间表现为线性关系, 即风沙流输沙量百分数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 10 cm高度内输沙量占观测高度(40 cm)内总输沙量的80% ~ 95%, 20 cm高度内输沙量占总沙量98%以上. 不同地貌类型和地貌部位, 输沙率差异甚大. 并根据对风沙地貌成因、形态类型与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 将复合横向沙丘链-冲积平原与高大复合纵向沙垄-垄间低地两种塔克拉玛干沙漠典型地貌组合的风沙流运动划分为若干状态特征带, 由工程设施所处地形与地貌部位, 可定性判断风沙危害类型与强度, 进而确定防治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致文  周玉麟 《中国沙漠》1995,15(4):378-384
半湿润地区的区域性风沙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因子之一。通过对豫北延津地区历史上黄河改道泛溢与沙物质沉积过程的分析、风沙问题历史与现状的对比表明,历史时期风沙问题以流沙大规模活动形成各种风蚀风积地貌为特征;而现代风沙问题以沙地在冬春季的片状风蚀和夏秋季的恢复逆转交替为特点,指出本区以季相性为特征的风沙活动及风沙地貌发育规模的有限性。风沙问题的整治关键已不是大规模治理流沙,而是建立有效的防护体系,防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CASS和ArcGIS的新月形沙丘属性参数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选取新月形沙丘演变监测区,运用华测X90 GNSS接收机RTK工作模式,获取精度达毫米级的沙丘表面高时空分辨率三维坐标,应用地藉成图软件CASS 9.0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软件ArcGIS 10.0对三维坐标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新月形沙丘的坡长、坡角、高度、宽度、脊线长度、两翼距离和夹角、体积、表面积和投影面积、坡度坡向等属性信息数据,多期监测数据叠加分析,求算沙丘侵蚀堆积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等沙丘演变信息。结果表明:在第1次和第2次监测期间,代表性新月形沙丘处于堆积增大状态,堆积量51.4 m3,移动速度16.0 m·a-1左右,移动方向226°45',沙丘移动方向与主风向NE一致。基于CASS和ArcGIS的新月形沙丘属性参数提取,是量化研究沙丘形态演变过程和位置迁移动态、明确沙丘演变中各属性参数间数值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