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阿拉善荒漠地处西风带、高原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尾闾和交汇影响区,不仅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还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区和运移通道。通过总结分析阿拉善荒漠及周边地区的树木年轮学研究成果,综述了阿拉善荒漠绿洲区河/湖岸林、荒漠灌木、周边山地针叶林等乔灌木树种日-季-年尺度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年轮记录的过去百余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今后该区域树木年轮研究应更加注重未来气候发展趋势预测,并拓展更多研究树种及树轮指标,将荒漠区乔灌木年轮研究、荒漠周边山地树木年轮研究和荒漠演变过程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更加全面、深入了解阿拉善荒漠化驱动机制和治理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2020年以来,多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 2020 年1月1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施行,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施行,2021年 11月1日《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施行.这些法律法规对土地征收产生深远...  相似文献   
23.
姚磊  韩超  丁士明 《湖泊科学》2016,28(1):156-162
采用平面光电极技术研究了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二维pH值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能将沉积物-水界面处pH值的变化梯度由2.5 mm内降低1.6个pH值单位减缓至约1 cm内降低0.6个pH值单位,并在界面处形成约1 cm深的pH值缓冲区域.水丝蚓的造穴活动也会对沉积物的二维pH值分布产生影响,洞穴内的pH值高于洞穴周边沉积物约0.6个pH值单位.  相似文献   
24.
为评估滆湖围网拆除工程实施效果,采用高密度网格化布点方法,系统分析滆湖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并基于有机氮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法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滆湖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09±1004)mg/kg、(1127±650) mg/kg和(78.39±23.88) mg/g,三者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营养盐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全湖整体为重度污染,其中全湖TN均处于重度污染状态,TP绝大部分区域也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沉积物重金属Zn、Cr、As、Pb、Ni、Cu、Cd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0.62±47.25)、(105.18±34.91)、(68.55±10.86)、(52.43±14.73)、(44.04±11.93)、(42.57±12.43)、(1.55±1.06) mg/kg,整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重金属含量最高值在湖区东北角;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As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其中Cr和Ni的污染程度表现为清洁,Cr、Ni、Cu、Zn和Pb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表现为轻微风险.与围网拆除前比,湖中区西南部沉积物营养盐含量无显著变化,湖南区南部沉积物营养盐状况明显改善,但其余各区域沉积物营养盐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有极大程度的降低,降幅在29.50%~80.45%之间,表明在外源污染输入得到一定控制时,围网拆除在控氮、控磷效果及改善重金属污染状况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5.
2013年以来,嘉兴市秀洲区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实行)》(浙政发[2014]32号)的要求,始终以'无违建'创建为抓手,坚持以改带拆、以拆促改,拆改结合、拆用结合,依法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6.
跃进山小型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完达山地体西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花岗斑岩及其构造裂隙中,呈扁豆状或脉状。本文对矿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矿床形成时代、成岩(矿)构造背景及矿床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115.8±1.0)Ma和(126.9±1.7)Ma,铜金矿化时代与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基本一致,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图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较强的铕负异常,无铈异常,岩浆主要来源于壳源物质;花岗斑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弱铕负异常,无铈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和HREE,岩浆来源于壳幔物质混合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后的伸展体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生物相及其分区的研究对于川西地区中二叠世—中三叠世的古生物古地理、古板块等特征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区内二叠系—三叠系生物化石丰富,其门类主要有腕足类、珊瑚、蜓类、菊石、牙形石、头足类、双壳类及有孔虫等。研究表明,这些生物门类的分布受沉积环境控制较为明显。在对生物群落划分和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与沉积特征的组合规律,在研究区识别出6种类型的生物相。通过对生物的生态类型、产出岩性以及对应沉积相类型等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中二叠世—中三叠世生物相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各类型生物相中的生物类别以及典型群落等特征和含油性特征。根据生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及生物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规律,将川西地区中二叠世—中三叠世划分为3个生物相区,认为台地生物相区受控于扬子台地的发展,盆地生物相区受控于龙门—松潘海槽的发育。生物相类型的分布特征表明,台地型和缓坡型生物相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主体区域,体现了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扬子台地,而深水盆地型生物相则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边缘区域,反映出其分布主要受控于其北部的龙门海槽。  相似文献   
28.
对南海北部陆坡柱状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总硫含量,以及其中的自生黄铁矿形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黄铁矿(FeS2)、总有机碳(TOC)、总硫(T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71%、0.37%~1.18%、0.04%~0.81%;黄铁矿和总有机碳、总硫的含量随深度加深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不断减少,三者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黄铁矿主要以莓球状集合体和八面体微晶形貌产出,局部层位亦发现管状、生物内膜状和立方体状黄铁矿晶体.表明该区浅表层环境为缺氧环境,硫化物主要以黄铁矿形式产出,其成因与有机质的厌氧氧化作用有关,而甲烷的厌氧氧化作用也可能促使自生黄铁矿的加速形成.莓球状黄铁矿占主导亦指示一种强还原性的缺氧微环境.黄铁矿富集的缺氧环境与下伏地层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有关,为天然气水合物在该区的勘探提供一定的科荤依据.  相似文献   
29.
通过田间开顶式小区熏气试验,研究在SO2急性伤害条件下水稻冠层导数光谱与叶片含硫量、叶液pH值以及叶绿素含量的相 关性。分别选择分蘖期和抽穗期显著相关的波段(分蘖期: 689 nm、584 nm、570 nm; 抽穗期: 689 nm、584 nm、585 nm)建立 预测叶片含硫量、叶液pH值及叶绿素含量的回归模型,并分别用拔节期和灌浆期相应导数光谱反射率检验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 ,由分蘖期建立的回归模型估测拔节期叶液pH值以及叶绿素含量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和0.630; 由抽穗期建立的回 归模型估测灌浆期的叶片含硫量、叶绿素含量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59和0.768,均通过显著检验。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国GPS现代化战略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美国GPS现代化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剖析,指出美国GPS现代化战略的实质;其次对美国GPS现代化的内容进行评析,指出了其计划过程及推进情况;最后对美国国家安全空间战略和太空政策对GPS现代化的影响进行讨论。本文对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