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日本的蛇绿岩看,一般都是经过变质的,但这种蛇绿岩若从世界范围来看反而是例外。纽芬兰和亚洲的阿曼的蛇绿岩以变质而闻名,然而它们却是与海洋地壳同时逆冲上来的下部超基性岩变成蛇绿岩的上部,这一过程中以固体为热源的接触变质作用,而一般情况蛇绿岩似乎并未全部遭受变质。  相似文献   
42.
我国的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气候学这一多学科综合性研究领域,近十余年来获得了长足进展,这是因为许多原因使得古气候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也促进了这一发展。古气候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古气候变化的证据,还原或重建古气候,给出气候要素序列和气候变化模型;探讨气候变化机制和原因。我国的研究偏重在前面两项。古气候包括史前气候(又称地质时期气候)和历史气候两部份,二者的时间界限并无定论。我国大致以仰韶文化期(公元前3,000年)作为历史气候的开端。一、回顾我国的古气候研究可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  相似文献   
43.
从一些实验的结果得知:在OS系例中,纤蛇纹石(Chrysotite)的生长机理如图所示。首先,经过20—30分钟的水热反应,在橄榄石的衷而生长了数目厚的蛇纹石膜状晶体,与此同时,晶体还发生了弯曲,这川作用与溶液的pH值有关。在碱性介质中,从开始生长  相似文献   
44.
在古城襄阳东南隅,绿影壁巷的东端,有座大型彩色石雕照壁,因是用青绿色石料雕砌而成,故称绿影壁。 我国古代大凡豪门贵族的私宅,正对大口都有一堵遗壁,建在大口外称照壁,建在门内称影壁。这绿影壁原是明襄王府门外的照壁,本应称绿照壁,只因明襄王府早已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门内、门外之分,只是襄阳人习惯称绿影壁,故而沿用。 襄王府是何时建?据《襄阳县志·沿革》载:明襄王瞻善系仁亲第五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被封,宣德四年(1429年)王府设长沙。正统元年(1436年)王府迁移襄阳城内东南隅,重新营建,占…  相似文献   
45.
中国西部地区地表条件恶劣,地下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勘探的难度很大。要获得勘探的高效益,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做到物探先行。物探先行,不完全是一个勘探工作部署问题,要做到物探先行,必须解决好2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二是各种技术的难题。主要应包括如下5个方面:1.首先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是一种在诸多困难面前毫不气馁,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难题、难点找准,然后逐个突破,取得成功;2.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这是辩证的统一,由于某些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某些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  相似文献   
46.
本文运用已建立的二维时变云模式[1],就中低空风垂直切变对对流和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为此设计了五种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低空风切变较小时,容易爆发对流;中低空切变不超过某一值时,对流发展缓慢,但最终会爆发强对流;一旦中低空风切变超过某一值时,则对流发展不起来。另一方面,中低空风切变可加强各云微物理过程及地面降水量。  相似文献   
47.
中国源区粉尘的元素示踪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中国北方沙漠12个地点大气气溶胶粒子中10种粉尘元素的浓度-粒度分布显示,沙漠粉尘是黄土高原风成黄土的源物质,粉尘在间冰期气候条件下的传输受控于正常的大气搬运过程,冰期黄土的堆积过程中尘暴的影响明显增强。基于4种粉尘元素(Al,Fe,Mg,Sc)的组配特征,发现中国粉尘的主要源区-中国北方沙漠存在3个可统计分辨的区域,即西北部沙漠、北部沙漠高粉尘区和北部沙漠低粉尘区。应用化学平衡模式,建立了中国源区粉尘的元素示踪系统。  相似文献   
48.
何宏让  陈家华 《气象科学》1996,16(3):215-224
本文对已有的二维时变的深对流型模式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尤其对于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原有的对暖云、雹云和雪云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依据建立的模式,就低空风切变对对流的影响,尤其对云和降水形成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为此我们设计了五种速垂直分布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空风切变对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云和水的形成过程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