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3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807篇
测绘学   475篇
大气科学   792篇
地球物理   746篇
地质学   2171篇
海洋学   534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49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彬长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彬长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合煤层实测含气性特征,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该区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构造简单,延安组煤系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不具明显水力联系,有利于煤层气富集成藏,同时使得煤系含水层地下水补给只能来源于区外侧向径流补给;矿区划分为3个水动力强弱不同的区域:侧向径流补给区、弱径流区和相对滞流区,其中位于矿区东南部的相对滞流区,也是水势低洼带煤层气汇集区,有利于煤层的富集成藏。同时,东南部煤层的含气量最高,说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实对煤层气成藏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12.
通过于2007-2011年对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的调查,应用 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植物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植被盖度和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值均最大,流动沙丘条件下最小;Hill多样性指数排序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差,物种多样性同样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按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相应的立地条件分别为丘间低地、缓平沙坡、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选取的土壤因子对过渡带植被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土壤含水量>pH值>全钾>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钾>全磷>土壤盐分>速效磷。土壤含水量和pH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前3个轴的环境解释率为98%,证明排序可信。  相似文献   
913.
宋立新  周春山 《热带地理》2013,33(3):269-275
在公共空间价值研究中,社会行动理论提出基于“场域”空间结构化的社会行动研究框架,并为公共空间价值建构提供了实践论方法。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公共空间价值危机背景下,社区逐渐成为构建公共空间价值的重要载体,社区规划因其社会行动本质,逐步成为重构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社区规划的实践作为城市规划制度体系框架之下的局部探索创新,很难适应公民社会背景下不断成长的社区行动需要。本文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以广州市北京街盐运西、流水井、龙藏3个传统文化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组织”和“场域”两个分析视角,探讨社区运行空间构建和社区振兴行动方法,试图搭建我国面向公共空间价值需求的社区规划体系。研究显示,上述社区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社区异质性加深、社区资本降低、社区行动障碍等问题,建设更包容开放、更有活力的可持续社区则成为社区居民的普遍愿望和需求。  相似文献   
914.
林晨  周生路  吴绍华 《地理科学》2011,31(10):1235-1241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是侵蚀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内大部分研究直接引用国外监测模型,不仅在因子选取以及模型通用性上存在不足,而且对区域土壤的潜在性侵蚀危险考虑不够。因此,研究提出土壤侵蚀度的概念,作为区域土壤实际侵蚀强度与潜在侵蚀危险的综合表征,并基于人地关系系统,通过多指标的量化与建模进行土壤侵蚀度测算,从而分析福建省长汀县土壤侵蚀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长汀县土壤侵蚀分布存在集中连片的特点,汀中地区的侵蚀度最高,并向周边逐渐衰减。同时,侵蚀度在变化方向上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侵蚀状况近30a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安全区的比重从1975年的3.87%增长至2006年的56.38%,相比而言,极度侵蚀危险区的比重仅从1975年的12.3%,减少至2006年的6.66%,改善幅度较其他等级土壤有所差距,这与区域在立地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导向上的差异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说明选取侵蚀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适宜性,也证明土壤侵蚀度可以有效表征土壤侵蚀时空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915.
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与城市化水平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城市资源压力的加大,为了找出它们之间定量的数字特征关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近1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资源压力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缓解城市资源压力和协调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16.
衡阳南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布局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给建设用地供给和耕地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 村居民点用地普遍散乱、粗放的现象为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少占耕地提供了可能。以衡阳南岳区为例,应用GIS 空间分析与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生产环境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对南岳区农村居民点 用地布局的影响后,提出引导南岳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17.
桦甸盆地位于敦密断裂带之上,是我国著名的古近纪含油页岩断陷盆地。其中桦甸组油页岩段发育厚层的泥岩沉积。长期以来对该段油页岩特征研究较多,但对其物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研究甚少。对油页岩段厚层泥岩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泥岩中w(SiO2)整体较低,K2O/Na2O值较高(大于1),w(MgO+Fe2OT3)为3.91%~11.66%,Al2O3/(Na2O+K2O)为3.77~6.29,表明泥岩中含有一定的铁镁质组分和较多的稳定组分。微量元素PAAS标准化分配曲线显示不同样品之间元素富集、亏损趋势不一致,同时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呈现出稀土含量变化较大、轻稀土富集和明显Eu负异常,表明油页岩段沉积时期存在多个物源。泥岩风化蚀变指数为74~82,Th/U值多集中在4.65~6.07,表明泥岩源区经历了相对中等的风化作用。Th/Sc和Zr/Sc值表明泥岩基本受源岩成分控制。由源岩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得知:桦甸盆地油页岩段母岩主要来自于海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以及少量的燕山期中酸性喷发岩;源岩形成于大陆边缘造山带,为大陆岛弧火山岩系。  相似文献   
918.
919.
为了研究爆炸条件下不同垫板形式锚杆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中选择了平板和碗形两种不同的垫板形式。通过抗爆试验,对锚固洞室宏观破坏形态、洞壁位移特征、拱顶位移与比例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爆心两侧拱顶各点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垫板形式在爆炸条件下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爆炸条件下,碗形垫板可以充分发挥锚杆抗拉能力高的特点,拱部围岩经碗形垫板加固后,整体刚度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对岩体的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0.
基于UDEC的隧道掘进机滚刀破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施工方法在长大深埋隧道工程中已被广泛采用,对滚刀破岩关键技术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为了研究滚刀破岩机制,分析刀圈断面形态、岩石强度和节理角度对其的影响,运用UDEC方法建立了滚刀贯切岩石的二维数值系列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表明:滚刀破岩是滚刀下岩石拉破坏和剪破坏的综合反映,拉破坏是裂纹萌生与扩展的主要驱动机制;刃宽较大的平刀与刃角较大的楔刀破岩效果较好;平刀与楔刀在软岩中破岩效果相近,平刀在硬岩施工中比楔刀的破岩效果好;滚刀对节理角度为30°~60°的岩石破坏效果较好,由于楔刀的“劈裂”作用,楔刀比平刀更适合用于贯切含有节理的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