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3年   2篇
  1932年   2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52.
文中根据硅铁矿层的褶皱形态、复合关系等确定迁安铁矿区在中元古代之前发生过6期褶皱变形,叙述了这6期褶皱的特征和分布,讨论了褶皱的成因。区内各期褶皱形态演化规律反映了变形过程中岩石塑性有规律递减的特点。这一演化规律对研究早前寒武纪地区褶皱变形和指导该区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东秦岭柞水-镇安地区泥盆纪沉积环境和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秦岭陕南柞水-镇安地区泥盆纪沉积盆地中主要发育有冲积扇、小型辩状河、河口湾、潮坪、潮下洼地、台地边缘生物滩、生物礁、开阔台地、斜坡和盆地沉积环境。台地沉积主要由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合类型岩石组成,斜坡-盆地为巨厚的陆源碎屑浊积岩充填。根据沉积作用特征和大地构造差异,在构造活动期和构造稳定期的沉积模式就反映了沉积盆地演化特征。 根据沉积作用,沉积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地层层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和化学资料,论证了当时沉积盆地为南北向展布(与秦岭造山带总体方向垂直),具向东走滑的大陆边缘裂谷-断陷盆地。盆地的发展演化阶段为:(1)岩石圈裂前拱起-陆内裂谷早期阶段(Z2-S);(2)大陆边缘裂谷-断陷盆地的中期阶段(D1-D3);(3)晚期回返-陆内俯冲阶段(C-T2)。盆地的关闭是由于强烈陆内俯冲,同时盆地被挤压进东西向展布的秦岭造山带。  相似文献   
54.
山西板内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55.
大别山北麓有石炭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文璞 《地质学报》1991,65(1):17-26
  相似文献   
56.
57.
由于对太古代时期外生地质作用过程缺乏了解,关于太古代陆壳发展演化的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为阐明这些地质作用,我们模拟了在假定的太古代大气圈中镁铁岩和超镁铁岩处于大气中和水下环境时的化学风化作用。为了检验上面的情况,用同样物质在近代大气条件下做了一些实验。例如,实验表明在N_2(65%)、CO_2(31%)、H_2S(3%)和H_2(1%)的大气中,碱性橄榄玄武岩中镁的析出比率是近代大气成分条件下溶解比率的100倍。加入Hcl溶解速率可达1000倍。然而,在有硅的情况下,发现溶解的量在所有的实验中基本相同,基本离子的溶解比率与Al+Si的相关性列于表1。总之,我们发现,与近代化学风化相比,太古代大气中基本离子的溶解比率要高达  相似文献   
58.
Rao  VD 戴文志 《世界地质》1991,10(1):36-37
花岗片麻岩中的一种高级变质岩-麻粒岩,是组成太古代地盾花岗岩—绿岩—麻粒岩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花岗岩与片麻岩、麻粒岩和绿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了解甚少,因而未作深入讨论。低级和高级变质岩石之间的转变,在空间上的渐变及其它方面的突变,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角闪岩相的英云闪长片麻岩和麻粒岩相的紫苏花岗岩之间的野外关系,矿物学和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支持了低级和高级地体属同种成因的观点。沿着印度半岛东海岸1500km长的东部高止山脉,形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麻粒岩带。尽管印度南部克拉通麻粒岩(SCG)和其东部高止山脉的麻粒岩(EGG)岩性相似,但其化学成分不同。南部的英云闪长麻粒岩和北部片麻岩呈渐变关系,而东部的麻  相似文献   
59.
60.
下击暴流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灾情调查,本文提供了一个证据较为充分、说服力较强的下击暴流实例,加深了人们对下击暴流的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在观测密度(时间和空间上)远不能满足中小尺度分析要求、探测手段受到很大限制的情况下,用实地灾情调查和地面拍照的办法进行下击暴流这类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