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IntroductionTheYanqing-Huailaibasin,whichconsistsoftheYanqing-FanshanandHuailai-Zhuolusub-basins,ismainlycontrolledbythenorthboundaryfaultsofthesub-basins.AsabasictectonicunitattheintersectionofthenortheasternendoftheNNE-trendingShanxigrabensystemandtheNW-trendingZhangjiakou-Penglaifaultzone,ithaskepttheintensivetectonicactivityintheQuaternary(YANG,1982;XU,DENG,1988;XU,MA,1992;FANG,etal,1993;Pavlides,etal,1999).Overthepastdecade,manyresearchershaveconductedstudiesonthedetailedstr…  相似文献   
122.
湖南常德地区桃源推测隐伏断层是否存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湖南常德地区桃源推测隐伏断裂沿线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以及配套的物探、钻探工作和不同深度钻孔沉积物的新年代测试,表明前人推测的桃源隐伏断裂两侧地层单元连续分布,物探剖面界面清楚,可连续追踪,没有显示断错现象;钻孔中的3个热释光年代样品也表明(13.1±11.0)×104a以来的第四纪地层在断层可能通过的位置两侧可以完全对应,下伏的基岩岩性相同,不存在新活动性。在尧河乡沅江东岸发现的“正断层”实际上为卸荷张裂缝。桃源推测隐伏断层没有存在的证据,发生1631年常德634级地震的太阳山断裂带被严格地限制在常德-益阳-长沙断裂带以北。这为地震带以及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地质背景,对于认识1631年湖南常德634级地震的构造条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区域存在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科学分析资源开发中的SWOT因素,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可以变劣势为优势,以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资源持续开发。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云南省应立足资源和市场,加大力度,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云南省打造成旅游大省和强省。  相似文献   
124.
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杨山组沉积体系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杨山组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通过分析杨山组野外剖面及钻孔的沉积特点,详述了该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特点及其演化规律;探讨了沼泽发育的有利地区,沼泽的形成与沉积体系演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杨山组的可采煤层一般都形成在退积型扇三角洲的平原相。  相似文献   
125.
长江三峡工程区微震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文涛  杨清源 《地震地质》1996,18(2):161-168
通过长江三峡库首区沿江段、盐关和仙女山断裂带3个小孔径台网近3年的地震强化观测,发现该地区同时存在着天然地震和矿山地震。其中黄陵背斜轴部结晶花岗岩体内没有观测到极微震活动;西缘秭归香溪至龙马溪一带存在着百余次微震,最高震级为ML2.5级盐关地震,与这一带的矿山开采有关;东缘宜昌石门附近也分布有数次微震;在黄陵背斜外围区域分布着若干3~4级(ML)弱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的弱活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6.
外来晶(Xenocrystals),亦称捕虏晶,在火成岩中为外岩浆矿物.虽在各种有关的教科书及一些著述中早有提及,但多不详.但外来晶对于正确确定岩浆岩类型,特别是对于了解深部地质信息和寻找深源包体矿床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近年来较多地接触到这一问题,并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愿意提出来与大家探讨,以期引起有关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7.
作为岩浆初期熔离作用形成的典型代表一珠滴状构造,在喀拉通克硫化铜镍矿床中有广泛地发育。其中,不仅有金属硫化物组成的珠滴,而且还出现少见的金属氧化物珠滴。作者对珠滴构造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等所作的研究,以及成因探讨,在成矿理论与找矿实践中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8.
自1981年地质队按专业化组建队后,我队成为单一的探矿工程专业队——河南省地矿局第五探矿工程队。现有职工670人,各类专业技术干部80多人,开动钻机8台。1982年以来我队生产形势喜人,这一年提前40天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9125米任务。1983年提前72天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10,000米任务。1984年提前95天超额完成地矿局下达的13,000米任务。工程质量逐年提高,优质孔率1981年为12%,1982年为78%,1983年和1984年均达到94%以上,钻探成本逐年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好的生产形势呢?  相似文献   
129.
Djerfisherite(俄文名:ДЖЕРФИШЕРИТ)是一种成分可变动的含钾、铁、铜、镍硫化物(有时含氯),在我国为首次发现。它的中文译名通常叫做硫铁铜钾矿,也有译作陨硫铁钾矿或硫铜钾矿的。我们1983年在新疆富蕴县某硫化铜镍矿床1号岩体金属矿物鉴定中发现一种罕见矿物,经深入系统研究,曾认为是富蕴矿K_5(Fe,Ni)_(24)S_(26)Cl。后来呈报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经审查后确认该矿物为Djerfisherite的富镍变种。本文就是根据上述意见将该矿物重新厘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ctive block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ith surface ruptures as well as major and subordinate active faults.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first-order blocks. They are the Markam block (I),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II), Baoshan-Pu'er block (III), and Mizhina-Ximeng block (IV). Cut by sub-ordinate NE-trending active faults,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II)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blocks: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sub-block (II1) and the middle Yunnan sub-block (II2), while the Baoshan- Pu'er block (III)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ub-blocks: Baoshan sub-block (III1), Jinggu sub-block (III2), and Mengla sub-block (III3).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offset landform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basic types of active faults and their long-term slip rates along the major boundaries of active blocks of different orders in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are determined, through slip vector analysis, the motion states of the active blocks are clarified and th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on the block margins is discu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ctonic motion of the blocks in this region is a complex or superimposition of three basic types of motions: southeastward sliding, rotating on vertical axis, and uplifting. The Markam block (I),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sub-block (II1), and middle Yunnan sub-block (II2) have a southeastward horizontal sliding rate of 1-5 mm/a, clockwise rotating angular rate of 1.4-4(/Ma, and uplifting rate of about 1 mm/a. The Baoshan-Pu'er (III) and Mizhina-Ximeng (IV) blocks have also been extensively clockwise rotated. This pattern of motion is a strain response to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plates and the localized de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l slip on the block margins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ward mo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Because a set of transverse thrusts between the blocks absorbs and transforms some components of eastward or southeastward sliding motion, the eastward escape or extrus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limited as "imbricated thrusting transformation-limited extrusion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