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一系列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在我国西部涌现,深埋隧道围岩的岩爆成因机制及监测预警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微震监测作为岩体微破裂空间监测技术在隧道工程岩爆预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微震数据存在的波动性(时间序列)、离散性(空间分布)和误差,利用震源参数随施工循环的演化特征评估岩爆发育过程并非足够稳定、有效。基于3种微震监测易于获取且紧密联系的震源参数(地震能量、地震矩和视应力),扩展建立了用于岩爆评估与预警的EMS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地震能量、地震矩、视应力3种评价指标,并获得了3种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将3种评价指标用于岩爆预测,并进行了岩爆等级评估;同时还给出了微震路径与震源参数空间的概念。最后,将EMS方法应用于巴陕高速米仓山隧道的岩爆灾害实例,对岩爆里程段微震事件簇(微震事件聚集区域)内岩体累进破裂和岩爆发育过程进行了评估,实现了简易有效的微震数据日常处理与岩爆灾害评估预警。  相似文献   
52.
高密市南部低缓丘陵区是山东省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通过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小于家庄村南成功施工1眼深100 m水井,并通过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取了部分水文地质参数,确定了可开采量。此次工作对下一步该区农业抗旱、居民生活用水打井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3.
1引言自2003年自动气象站投入运行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质量,降低了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但是由于自动气象站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使得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大大增加,所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通过数据反映判断仪器设备故障和业务工作中对故障的处理,成为观测员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三大问  相似文献   
54.
唐山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唐山人民以巨大的血的代价,为人类换取了地震防灾和救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在唐山地震前和地震发生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奇异而且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现象,这些现象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作为亲身经历唐山地震的地震工作者,调查震时现象,收集地震经历者的感受,责无旁贷。所以,在地震发生后,我们从几个方面对几百名从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的地震幸存者、震时现象的目睹者进行了调查和访问。现将调查结果简单作以介绍。1.断裂带两侧居民的反映唐山地震发生后,由于地下岩层的破裂或错动,地表土层产生了大量裂缝。这些裂缝在  相似文献   
55.
福建屏南黛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春 《福建地质》2002,21(1):21-26
福建屏南黛溪铅锌矿床形成了火山活动频繁的断陷带中,矿体产于火山基底“构造窗”震旦纪龙北溪组地层中,矿化受绿片岩相控制,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矿石具特殊的结构和构造,矿物组分简单,品位低,规模较大,硫主要来源于花岗质岩浆,铅来源于地壳,有陆源铅混染,表现为“层控型”矿床特征和多期次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56.
江苏观山铜铅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山铜铅金矿矿石中含有4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Ⅰ)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Ⅱ)富液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富气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Ⅳ)纯气相包裹体。它们的气相分数变化较大,显示成矿过程中可能发生过沸腾作用。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冰点温度为-0.3℃~-4.7℃,流体盐度w(NaCleq)变化范围为0.48%~7.39%,均一温度为133~304℃,对应流体密度为0.70~0.98g/cm3。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水=-81.0‰~-90.0‰,δ18O水=0.1‰~2.3‰,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但在矿体深部可能有少量岩浆水的加入。热液方解石碳同位素δ13C方解石=-1.2‰~2.9‰,显示其中的C主要来源于流体对流循环过程中对基底岩石中碳酸盐地层的溶解。综合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的证据与围岩蚀变类型,初步推断观山铜铅金矿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属矿床,沸腾作用可能是引起矿质发生沉淀富集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7.
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极其短缺,人地矛盾突出。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为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有效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成为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该文结合夏津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践,提出了适应鲁北平原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8.
江苏镇江谏壁岩体特征与钼(钨)矿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春  王素娟 《江苏地质》2003,27(3):152-158
谏壁钼(钨)矿床是产于下扬子地台中的一类斑岩型矿床。在大陆边缘活动带中,陆壳碰撞、俯冲,形成了壳幔混源型中酸性、钙碱性杂岩体,为中—浅成相。岩石的演化、分异于岩浆的晚期产生了各类中酸性斑岩脉体,沿主岩体的碎裂岩化带产出。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部分的围岩有益组分的加入。成矿温度、压力为中—低温和低压。矿化作用主要为热液充填作用,与石英脉带紧密相关。矿石类型为细脉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等。矿体围岩蚀变不具有“环带模式”。因此,矿床属斑岩—石英脉型热液充填—交代钼(钨)矿床。与斑岩型(铜)矿床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异,而与钨、钼一类矿床相近。  相似文献   
59.
"藻白云岩"术语的提出已有五十年历史,震旦系藻白云岩以其巨大的厚度,精美的原生结构、构造,以及丰富的微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而闻名,但至今其成因仍存在争议。以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宏观的剖面、岩石学、原生构造特征,微观的白云石和微生物化石形态、原生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灯影组藻白云岩为一套在潮坪和潟湖环境下形成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组合,以藻黏结型的叠层状、纹层状、葡萄状和均一状(藻)白云岩为主要的次级类型;藻白云岩中主要发育原生的隐晶状微生物白云石和次生的纤维状拟晶白云石,其形成与蓝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中度嗜盐好氧细菌和红藻等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密切相关:沉积-同生阶段,主要由微生物诱导矿化作用形成大量纳米似立方体粒状和(亚)微米级片状微生物白云石,同时共(伴)生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同生-准同生阶段,主要由微生物影响矿化作用形成纳米球粒状和微米级不规则状、球状和卵状微生物白云石,同时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因微生物催化矿化作用和拟晶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纤维状拟晶白云石;随后微生物白云石与拟晶白云石一起组成具纹层状、叠层状、均一状等构造的藻白云岩。对藻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微生物-矿物交互作用和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也为前寒武纪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白云石和拟晶白云石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  相似文献   
60.
重大建设项目对施工过程中岩土体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以一种动态设计施工模式来应对工程体的各类突发状况与病害。流变损伤模型既能反映岩土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的时效发展,又能反映其力学性质的时效劣化,继而能较准确地掌握工程体动态稳定性。基于以上考虑,为体现卸载边坡工程在卸载回弹阶段的瞬时塑性特征和时效演化阶段的黏塑性特征,因此,在流变模型中引入加载塑性元件和黏塑性元件,建立了复合黏弹塑(弹-黏-黏弹-黏塑-塑)模型,室内岩石压缩(卸载)蠕变试验证明了该流变模型的合理性,并对其参数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从几何研究方法出发,引入反映节理分布的初始损伤张量及一种等效的依据黏塑性偏应变推导出的损伤演化方程,最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节理岩体等效流变损伤模型。将此模型用于川东红层某软硬岩互层型路堑边坡的卸载分析,结果表明:随不同的开挖阶段,易损部位(软岩集中段、软岩深埋段、软硬交接硬岩段)在瞬时卸载回弹阶段的塑性损伤和时效演化阶段的黏塑性损伤逐渐积累,边坡浅表部逐渐出现卸载损伤(松弛)带,在损伤累积中边坡各部位蠕变速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边坡变形、损伤发展与动态稳定性特征,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支护时机及相应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