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东省威海市滨海新城作为威海市的新行政中心,是威海市着力打造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现代化卓越新城。本文采用MIKE21FM平面二维数值模型研究威海市滨海新城北部海域的潮流场运动,并以分层流速流向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潮流场流速和流向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太湖北部湖区水体中浮游细菌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冯胜  高光  秦伯强  陈默 《湖泊科学》2006,18(6):636-642
2003年1月-12月对太湖北部湖区8个采样点进行了每月1次、为期一年的水体中浮游细菌数量的测定,并同步对溶解性有机碳(DOC),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数量存在明显的季前变化和空间差异,夏秋季浮游细菌数量比冬春季高,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7月份,平均值为7.43×106cell/ml,最低值出现在3月份,平均值为3.14×106cells/ml,最低值与最高值差异达73%;污染严重的河口区浮游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湖心区,最高值出现在河口的6#点,平均值为5.51×106cells/ml,比湖心区最低值8#点高83.2%,并呈现从河口、湾内至湖心随水体污染程度减轻而逐步递减的趋势;浮游细菌数量与温度和浮游植物量显著相关.而与水体中营养盐无关,预示着太湖水体中的营养盐已处于较高的水平,不再是浮游细菌生长的限制因素,而来源于浮游植物的有机碳可能是其生长的重要碳源.  相似文献   
33.
基于2003年7月在龙感湖、太湖梅梁湾以及2004年7月在太湖站栈桥的连续不同风浪条件下水下光场原位观测资料,分析风浪作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PAR衰减,吸收系数及真光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龙感湖,小风浪、中风浪和大风浪的PAR衰减系数分别是1.74,2.02,2.45 m-1,400~700 nm光谱衰减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98~2.97,1.34~3.95,1.82~5.40 m-1;在太湖梅梁湾,小风浪、中风浪和大风浪PAR衰减系数分别是2.63,3.72,4.37 m-1,从小风浪到、中风浪、大风浪衰减系数分别增加了41%,66%;太湖站栈桥边PAR波段积分CDOM吸收系数在中风浪和大风浪的值分别为0.26,0.28 m-1,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从中风浪到大风浪反而由0.76降低到0.49m-1,沉积物再悬浮引起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则由0.94增加到1.73 m-1,增加了84%,总悬浮物颗粒物吸收由1.70增加到2.22 m-1,增加了30.6%.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对总吸收系数贡献最大,中风浪、大风浪下贡献率分别达44.14%,65.05%.龙感湖,梅梁湾,栈桥边3站点从中风浪到大风浪,PAR真光层深度分别降低0.40,0.19,0.20 m.透明度、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风速、波高等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并且与悬浮物中无机颗粒物相关性最好,而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及溶解性有机碳相关性很低.由此可见,在龙感湖和太湖等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风浪扰动引起悬浮物浓度的增加尤其是无机颗粒物的增加是影响水下光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4.
近几年来,安陆市气象局在进行建筑物常规避雷设施的安全检测时,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或住宅中的现代微电子设备,如微机、电视机等安装较多,其中大部分用户对这些设备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致使现代微电子设备被雷电击坏现象时有发生.为减轻或避免雷电灾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安陆市气象局科技人员开展了对微电子产品如微机等的防雷服务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近代矿物学研究的兴趣、除描述矿物学和结晶学外、已向多个领域引伸和扩展。现在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矿物,而且还涉及到融盐和玻璃物质,甚至气相,并进而扩大到地球之外的物质,如月岩和陨石。目前,由于社会的需要对矿物学的研究,为许多其它学科,如材科学、晶体生长、固体物理等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应用矿物学也随之发展起来了。从而对矿物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几个人为的愿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36.
武汉市影像信息平台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对于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和数字城市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7.
GPS流动站用户在使用网络RTK时,会出现在基准站网区域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外两种情况,文中从数学模型和实例数据计算两方面,详细分析和比较网络RTK中内插和外推综合误差时的精度差异。  相似文献   
38.
为促进数字连云港的建设进程,应尽快建立统一、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本文介绍了“数字连云港”的概念,分析了连云港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连云港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9.
太湖梅梁湾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其与藻类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通过对1998年5月-1999年5月的太湖梅梁湾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它水化学因子的同步实地监测,初步探讨了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太湖梅梁湾湖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藻类水华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水体中各种形态磷之间的转化非常快.在磷的循环、转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的作用至关重要.太湖梅梁湾各采样点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年际变化有着显著的规律性,各点位在春季(3-4月)及夏季(7-8月)均分别出现峰值,与水体中水华出现的峰值相吻合.尤其在水体中水华暴发前的4月份,各采样点中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急剧增加,其Vmax均为年内的最大值或接近最大值,预示着水体中其它形态磷的转化速率加快,为水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活性磷.水体中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总碱性磷酸酶活性/Chl.a)与水体中的PO43-存在着较好的负相关.尤其是在春季相关性更加显著,可达-0.9以上;夏季太湖梅梁湾水华暴发时,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远低于碱性磷酸酶的激发阈值,藻类体中的酶被诱导大量产生,从而使得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数量、活性急剧增加,达到较高的水平.这种短时间的有机质快速降解以及由此导致的营养盐释放,维持了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0.
将太湖微囊藻水华中3种优势微囊藻包括水华微囊藻1028、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培养在改良后的BG-11培养基(TN=10mg/L,TP=0.4mg/L)中,然后加入角突网纹搔,以研究3种优势微囊藻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的形态反应.整个实验共进行了12d.除了水华微囊藻1028以外,在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中没有观察到有大群体(大于10个细胞)的出现.在水华微囊藻中,处理组大群体细胞所占总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显著不同,其中对照组占22%,而试验组占53%.水华微囊藻对照组和处理组中单细胞、2细胞、小群体(3-10个细胞)和大群体(大于10个细胞)细胞密度存在显著的不同.实验第6-12d,水华微囊藻对照组和试验组单位大群体细胞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角突网纹潘的摄食压力不能促使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形成大群体.角突网纹溞的摄食促使水华微囊藻形成更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