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位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榆林、阿羌和米浪沟湾地层剖面为典型例证 ,讨论了 110 0kaBP以来中国沙漠沙尘暴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提出在过去的 110 0ka中该区总共记录了 4 2个沙尘暴时期 ,并与 4 1个间沙尘暴时期构成比较连续且交替进行的一系列沉积演化历史。其中 ,最强烈的沙暴期发生时间大致在 6 2 0kaBP和 6 80kaBP前后 ,最温暖的间沙尘暴期出现在 5 90~ 5 0 0kaBP和15 0~ 70kaBP。研究认为 ,110 0kaBP以来因沙尘暴期与间沙尘暴期交替出现而形成的沉积旋回 ,是自那时以来在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冬夏古代季风相互对峙、交替演化形成气候旋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2.
基于SRTM的重砂矿化信息提取方法——以中甸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可覆盖我国全境的3 arc.s(~90 m)SRTM数据进行重砂矿化信息提取方面应用前景分析,解释了SRTM数据来源、精度、数据类型及预处理方法,认为SRTM3数据的精度可以初步满足1:5万~1:100万尺度成矿预测的需要.在GIS中进行了中甸地区汇水盆地的自动提取,结果与基于地形图人工绘制的基本相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GIS中以汇水盆地为单元进行重砂矿物异常的取值,对于中甸地区斑岩型铜矿床的找矿预测,包含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Cu、Au、Ag、Pb、Zn的重砂矿物对找矿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各矿物分类中各种矿物的组合越复杂、含量越高,其指示矿化存在的意义越大,以此可做为异常综合评价的准则.在GIS中基于该预测评价准则采用模糊逻辑模型进行了异常的综合,完成了模糊成员权重赋值和重砂矿物示矿综合模糊推理网络构建,计算得到的汇水盆地重砂综合异常图很好地反应了已知矿区的分布,并提供了较多的新异常区,为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综合分析和野外检查提供了方便.因为夕卡岩型铜矿品位相对高、富矿多、矿物组合相对复杂,且红山矿床剥蚀程度相对较高,因此模糊示矿概率高.该区要寻找斑岩型铜矿,具有中级模糊示矿概率(0.5~0.8)的汇水盆地异常要引起重视.经野外检查,发现普上和地苏嘎两处斑岩型铜矿的矿化新区.  相似文献   
123.
在分析我国季风区西北缘宁夏河东沙地西部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宽度年表与气温降水相关关系基础上,建立了树轮宽度指数与年降水量的转换方程。交叉检验结果表明转换方程比较稳定,重建结果合理可靠。公元1899年来降水量重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降水变化波动幅度较大,年际间干湿变化明显,20世纪40-80年代间降水波动幅度变小且频率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降水变化波动幅度又趋于增大且频率减小;与昌灵山、贺兰山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变化对比分析发现河东沙地西部的降水量变化与周边地区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同步性;宁夏河东沙地西部20世纪10年代、20世纪20-30年代初期、20世纪末以及2004-2006年的相对干旱时期有利于该区沙漠化范围的扩大,对该区沙漠化治理不利,而20世纪初期、20世纪10年代末期、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90年代的相对湿润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暖干化趋势,有利于沙漠化范围的缩小。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河东沙地西部1899年来降水量变化存在2~4 a、5~7 a和10 a左右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24.
镓矿资源需求趋势分析与中国镓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镓是一种伴生矿,主要与铝、锌、锗的矿物伴生,没有独立的矿床,我国金属镓资源储量丰富。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镓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通讯、光纤通信、汽车雷达、LED照明、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且金属镓所有用途几乎都和当前现代科技发展及低碳经济、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相关。随着镓消费量的不断增长以及镓应用领域的拓展,金属镓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本文采用部门分析法分别预测镓在砷化镓、LED、薄膜太阳能领域的应用,预测出全球2020年镓金属需求约410~430 t,并对中国镓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增强下游镓产品竞争力、保护镓金属产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5.
天然气因其丰富的储量和清洁低碳的属性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在未来30~50年内,天然气的消费量和比重还会继续上升,预计在2040年前后将成为第一大能源。科学分析天然气全球供需格局和研判其未来变化,是科学制定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全球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严重分离,形成了基本的天然气供需格局。但新世纪以来,天然气领域全球出现了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美国页岩气革命改变了天然气的供应格局,2013年的俄乌争端将改变了天然气的贸易格局,固有的市场体系必不可免地随之改变。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速将大大高于产量的增速,天然气供需缺口将不断扩大。本文提出了我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思路,对我国天然气需求的供应保障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本文以能源和大宗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S"形规律为基础,总结并讨论了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均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增长的极限及其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社会财富积累以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指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物质追求是推动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增长的原动力,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即人均收入或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水平持续提升,大宗商品或资源性产品消费将陆续进入准近饱和状态,消费结构的改变,致使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在工业化中期开始陆续到达人均消费极限值,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经济结构变迁;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逐渐使人均能源消费增长到达极限值;强调国家集团或大国资源消费增长极限的到来是导致全球性矿产资源消费增长周期结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7.
非洲大陆发育地球上最大的前寒武纪陆壳,拥有众多世界级矿田和成矿带,已探明的锰、铬、铂族、钴、磷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铁、铝土矿、金、镍等储量居世界前列,这些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非铜钴成矿带等50 余个三级成矿带中,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占全球23%,未来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8.
冉钊  高尚  杨捷  高建华  张佰发 《地理研究》2022,41(2):494-508
认知资源要素在地表人文活动中的空间交互性对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从“单资源-复合资源-资源网络”多尺度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医疗健康资源空间交互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利用2012年和2020年百度地图POI数据,综合运用Ripley's K函数、格网熵指数、协同区位商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定量方法,从集聚交互、功能交互和网络交互3个方面研究郑州市医疗健康资源空间交互及其网络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从集聚交互上看,各类医疗健康资源在数量和增速上扩张明显,同时呈现出显著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逐步增强,相对而言,更具综合性的医院健康资源的集聚程度最高;多距离下各类医疗健康资源集聚规模差异在不断缩小,集聚交互向良性方向发展。② 从功能交互上看,医疗健康资源的功能主导类型逐渐复杂,交互复合性逐步增强。医疗健康资源功能交互空间格局经历了主导类型由“单功能为主、多功能兼容”向“多功能为主、单功能为辅”转变,由点状格局到连片发展的蔓延模式与空间跳跃的飞地模式并存的转变特征。③ 从网络交互上看,医疗健康资源网络密度基本保持稳定,网络联系性质演化特征明显。诊疗与医药健康资源始终处于强联系的地位,存在集聚促进机制;理疗健康资源在关联网络中联系强度逐步提高,网络地位有所上升;而医院健康资源以其独有的规模大、高品质和综合性等特征在网络体系中具有较强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9.
中国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对比了中国、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的主要能源效率指标, 明确了中国当前的总体能源效率水平。通过对比产业和部门能源效率指标, 分析产生指标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找出了能源效率差距所在, 并运用相关规律对一些能效指标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判断, 进而确定了我国节能的潜力和主要领域。研究表明, 我国节能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 但仍有很大潜力。不同部门节能空间不同, 不同部门的能效指标会有不同表现。因此, 节能措施选择和目标设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0.
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 全球现状评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 发展环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共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 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 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各国经验教训,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