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82.
桂(林)-(北)海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北(海)高速公路沿途主要为低山和陡坡丘陵区,高边坡、陡边坡隐患较多.地质灾害以崩塌、边坡蠕动、滑坡及路基下陷为主.致灾的内在因素是沿途出露的泥盆系至下二叠统中-薄层页岩、泥岩及砂岩风化较强烈,构造裂隙发育;外在因素为大量的连续降雨及人工切坡,改变了边坡岩石和土体的受力状态,使高边坡失稳.主要防治措施为(1)对坡角>35°的斜坡挡土墙进行全面检查,薄弱处加固;(2)在已产生蠕动、滑坡的地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治理.如采用预应力锚索(杆)、锚固工程治理边坡,用高压施喷、化学灌浆加固处理路面下沉等.对不同的岩土工程条件,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葶苓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葶苓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量、体质量、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B型纳尿肽前体)、电解质(血钠、血钾)、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酸)、Lee氏心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分别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Lee氏心衰积分减少率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32/40),对照组为52.50%(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34/40),对照组为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尿量、体质量、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血钾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葶苓饮联合利尿剂能增加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24h尿量,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4.
笔者近年对东南极内陆格罗夫山(Grove Mountains)开展了上新世以来冰盖表面波动的综合研究,运用冰川地质、地貌、土壤、沉积岩、孢粉组合及宇宙核素等各种方法手段,提出东南极大冰盖形成以后并非稳定演化至今,而在上新世早期时发生过大规模退缩,其前缘至少曾经退缩到格罗夫山地区,距现今冰盖边缘约400 km。之后,冰盖又迅速膨胀,到距今2.3 Ma时,冰面至少超过现今高度约400 m。以后冰面缓慢平稳下降,至1.6 Ma时,东南极冰盖进入第四纪振荡期,但重新上升的冰面再也没有超过现今高度的100 m以上。东南极冰盖大规模消融事件在全球尺度上也有所响应,例如北半球大冰盖形成,青藏高原整体剧烈隆升,塔里木盆地黄土出现等。这类行星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与地中海盐化事件,巴拿马地峡关闭等大地构造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85.
大量观测资料及实验研究证实,地下水对地壳应力-应变的响应频率较宽,可记录到地震波中的瑞利波(10~20 s)、潮汐波动(1/3~1/2 d)、气压波动(儿小时至几十天)等.在文献中,已见热带气旋引起地震仪的震颤波,倾斜仪和重力仪的“脉动加粗”等方面研究成果,但井水位对大气环流、雷暴高压、热带气旋等的响应,则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86.
井孔水温对远场巨震同震响应及其机制的数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量的流动必然伴随着温度的改变, 地震活动期间的井孔水温同震响应也服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本文以汶川8.0级地震和日本9.0级地震为例, 以海口ZK26井水温同震响应的观测数据为基础, 运用热力学传导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同震响应过程中井孔水温度变化与热量传导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热力学机制问题.通过正演的方法, 得出沿井深方向不同时刻水温同震响应变化的数值模拟曲线, 水温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际测量数据一致. 研究结果表明, 井孔中水温同震响应方式(上升、 下降或不变), 与水温传感器的位置、 热源的位置和分布、 传感器与热源之间的相对空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7.
海南井水位对热带气旋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10年, 海南省地下流体观测台网记录到多次热带气旋引起的井水位抖动现象.本文以2003年7月21日强热带气旋ldquo;天鹅rdquo;和2005年9月27日台风ldquo;达维rdquo;为例, 系统地研究了这两次热带气旋引起的水位抖动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 经过高通滤波, 水位抖动变化图像更加明显;通过频谱分析,得知热带气旋引起的水位抖动周期为100——101 min;井水位抖动的起始时间、 幅度最大值的时间与热带气旋通过海南岛陆的时间一致, 且与热带气旋的结构特点、发展和运动过程密切相关,与井孔自身的井-含水层系统对微动态信息响应的能力也有关系.分析认为,气压振荡式升降变化和摩擦是热带气旋引起水位抖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污泥的物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磊  朱伟  林城  大木宜章 《岩土力学》2009,30(10):3001-3004
针对采用水泥和膨润土为固化材料处理的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循环试验测量了在水分强烈变化下固化体的质量、体积、含水率及强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评价固化污泥的干湿耐久性。结果表明,水泥的掺入是提高固化体干湿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但要达到一定的掺入量才能发挥作用。膨润土对固化体的干湿耐久性影响呈现两面性,适当地掺入膨润土有利于干湿耐久性的形成,而过多地掺入膨润土反而不利于干湿耐久性的形成。在水泥掺入质量比小于或等于0.4时,干湿循环后固化体相对控制样强度明显提高,但体积显著减小,而水泥掺入质量比大于0.4时,干湿循环后固化体相对控制样强度有所下降而体积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9.
北京张坊地区岩溶地下水运移富集的构造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西山张坊地区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地下水赋存于复杂的构造裂隙网络中,形成岩溶裂隙水。文章从构造空间分布的属性和规律出发,分析了在张坊地区褶皱构造格架控制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赋存富集规律与多期构造演化产生的一系列北东-北西向、南北向断裂及裂隙网络的制约关系。研究表明,本区断裂经历了侏罗世逆冲推覆活动与白垩世的伸展构造,先压后张两期构造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多条区域性断裂,其导水性能大为增强。裂隙中频度较大的NE和NW向是优势裂隙,表现出构造节理的共轭特征,多高倾角或直立,导致雨水的直接下渗;在裂隙交汇带构成了区域地下水的径流通道和存储空间,控制了白岱、甘池-长沟、高庄-石窝富水区的形成以及岩溶泉的出露,具有重要的供水意义。   相似文献   
90.
福建三明地区被污染土壤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福建三明某钢铁厂和火电厂附近的污染表土样品进行了多参数的岩石磁学测试分析,包括χ T曲线、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等. 三明地区污染表土中的磁性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和磁黄铁矿. 样品中磁性矿物的平均粒度较粗,为较大的准单畴,甚至多畴,粒度明显大于成土作用所产生的磁性颗粒. 粗粒的磁铁矿颗粒是污染物的主要磁性组分. 虽然磁化率测量可以作为一种简单、快速而且廉价的检测污染土壤的方法,但同时辅以必要的岩石磁学测量将有利于提取更多的污染信息. 对于低磁化率的污染土壤,亚铁磁性硫化物的存在可以作为土壤可能被污染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