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前言 ESRI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GIS软件ArcGIS9。其中增加了ArcObjects的产品:面向开发的嵌入式AE(ArcGIS Engine)。AE进行开发时彻底地脱离了ArcGIS桌面平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开发的方便程度,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GIS应用选择。AE提供了COM、.NET和C++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这些编程接口不仅包括了详细的文档,还包括一系列高层次的组件,使得临时的编程人员也能够轻易地创建ArcGIS应用程序。本文对AE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开发和部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2.
为有效地组织人防资源和信息,为人防战时指挥和日常演习提供保障,提出了面向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人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依据地理空间数据标准来确定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命名规则,遵循现实世界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必要的几何网络和平面拓扑,提供可行的数据安全性策略和有效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33.
一、前言 人防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以人防设施资源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应用型辅助决策指挥系统,它通过在数字地图上显示必要的静态和动态信息,从而直观、清楚地了解城市当前人防设施和预案的基本情况,并能实现快速查询、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等操作,为城市防空袭指挥部战时组织全市人民开展防空袭斗争作好准备。人防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相似文献   
34.
面向服务架构是通过功能定义为独立的服务、面向消息机制的新的应用程序体系架构.本文深入研究了面向服务架构,分析比较了当前构建面向服务架构的主要技术,包括:REST、Agent、Web服务、Jini以及.NET Remoting等.针对地理信息的独特性,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架构.本文旨在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提供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更优地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和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35.
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陈国能  张珂 《华南地震》1995,15(3):16-21
根据在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测得的热释光年龄和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资料,分析讨论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性。自晚更新世以来,陈三角洲外围几条主要的北东向断裂的局部地段以外,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晚更新世一全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的断裂有狮子洋东西两侧的北西向断裂,近南北向的崖门断裂和北东向的古劳-广州断裂。近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新世亦有过活动。  相似文献   
36.
温州山地面积大,地形复杂,暴雨频繁,山区遍布村落民居,人类活动频繁,发生泥石流灾害或出现泥石流隐患的可能性很大。通过对温州目前存在的泥石流隐患进行分析,发现如下特征:一是相对高差小、沟床比降大、流域面积小、流域形态独特、两侧山体坡度大;二是大部分泥石流发育在风化强烈的熔结凝灰岩、玻屑凝灰岩、沉积相凝灰质砂岩、沉凝灰岩和侵入岩中;三是多数泥石流多分布在断裂交汇处,其形态与地质构造、地貌格局相一致,主要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四是温州大部分泥石流属于低易发,但是危害大,具有群发性、低频性、猛烈性等活动特征。本文初步总结了温州泥石流的特征,为泥石流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昆  张珂 《华南地震》1990,10(2):25-34
莲花山断裂带是我国东南陆缘带中的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本文从古夷平面、水系形态、河流阶地及断裂活动形迹等方面,探讨了该断裂带广东大陆部分的新构造运动特征,认为在新构造运动时期,莲花山断块隆起区至少上升了1000米;文中指出,莲花山断裂带的早期(E_3~N_2)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晚期(N_2末—Q)转为北西西——南东东向,这一转变系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38.
沙漠植物DNA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刘志学  陈妍珂 《中国沙漠》1997,17(3):274-279,T001
在比较了植物DNA数种提取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改良的DNA提取方法,可以快速地从沙漠植物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样品,降低了实验成本,紫外吸收的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DNA的A260nm/A280nm值大于1.75,琼脂糖交电泳结果表明:DNA片段的大小为50kb左右。用RNA酶去除残留RNA的效果良好,限制性酶切实验合格。该方法对于其他植物材料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39.
我国物探化探找矿思路与经验初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依据入选《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中的900多个案例,统计了物探化探方法在各类矿床上的找矿效果和取得显著成果的矿种;初步总结了物探化探(侧重于寻找金属矿产方面)工作部署、异常解释思路(主要是定性解释)和异常查证3个环节在思路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40.
成都盆地为龙门山推覆造山带与龙泉山褶断带之间的陆相盆地,晚新生代时期沉积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砾石层,过去对其地层划分与对比主要依赖于盆地周围的阶地剖面.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这些阶地剖面存在如下问题:(1)长度较短、地层连续性差,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及剖面序列等相似;(2)缺少年代地层与生物地层资料;(3)缺少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剖面和标志层,进而导致依据阶地剖面建立的岩石地层单元时代归属存在不确定性,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存在矛盾,生物地层还没有起到地层划分对比的支撑作用.建议在盆地坳陷区实施地质调查井,通过钻井的岩石地层组合及充填序列、年代数据的系统测试和孢粉组合的系统分析等,建立成都盆地地层划分的标准剖面和辅助对比剖面,从而完善该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为成都市地下空间的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