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61.
针对坚硬致密“打滑”地层研制了一种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室内微钻试验及现场钻进试验均表明:在钻进极坚硬致密“打滑”地层时,相对于普通金刚石钻头,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可提高钻头机械钻速1~3倍,且钻头寿命相对较高,为攻克“打滑”地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碎岩钻进工具。  相似文献   
562.
土性指标概率模型参数的确定是进行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行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应该首先建立地区土性参数的概率模型。作为反映土性指标自相关特性的相关距离,研究其区域分布特性,建立其概率分布模型是必要的。本文收集了西安黄土的176个钻孔CPT数据,利用其端阻值qc作为样本,采用递推空间法计算了各层西安黄土的相关距离。研究了计算结果的统计特性,并对其均值进行了单侧置信区间估计,提出了各层西安黄土相关距离的代表值。建立了西安各层黄土相关距离的概率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法对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认为其符合Beta分布。  相似文献   
563.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收集到的Landsat TM图像、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开展区域城镇扩张监测方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1995—2010年间城镇扩张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分类回归树算法,综合利用TM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可精确稳定地提取城镇信息;1995—2010年间,浙江省城镇用地持续增加,除洞头县、庆元县、文成县、云和县、兰溪市、龙泉市和绍兴市等7个县市扩张加速度有所减缓外,全省其余市、县均处于加速扩张阶段;浙江省城镇扩张地域差异明显,表现为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整体高于内陆地区,地势平坦地区高于地形复杂地区,从而形成了杭州、绍兴、温州3大沿海城市群和以金华为中心的内陆地区中小城市带。  相似文献   
564.
开江地区石炭系储集岩类主要为颗粒云岩和角砾云岩。储层以低孔渗、低含水饱和度、孔喉体系多具有中孔小喉为特征。储集性能主要受裂缝发育所控制,主要形成于喜山期多数未被充填或半充填的构造缝,这些构造缝是石炭系气藏渗流的主要通道。白云岩化是储层有利成岩事件。岩溶斜坡带及古构造斜坡带在以后的地质历史中又继承性发展为印支期的古隆起斜坡或古构造高地,并且在后期埋藏作用的影响下地层酸性水对已有储集空间进一步的溶蚀改善,一直处于次生溶孔发育和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地区。因此,开江地区石炭系有利储集发育区主要为开江—梁平石炭系残厚薄带周围的古岩溶斜坡带。  相似文献   
565.
南岭骑田岭复式岩体仰天湖单元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分布有暗色闪长质微细粒包体,这些包体主要呈被打散的片云状或次圆状,大小不等,颜色较寄主岩深,粒度较细。本文在锆石内部结构的CL图像特征研究基础上,用LA-ICP-MS和MC-ICP-MS测定了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探讨了寄主二长花岗岩、闪长质微细粒包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获得寄主二长花岗岩、闪长质微细粒包体的结晶年龄为(166.0±2.0)Ma和(169.8±4.1)Ma,对应的εHf(t)值为-13.2~-1.9与-8.3~+6.7。研究表明,骑田岭复式岩体中的仰天湖岩体是以古老地壳物质熔融为主体的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高度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66.
卫宁北山地区的金场子闪长玢岩岩脉分布较广,在空间上与矿化带密切共生,很可能与区域隐伏的中酸性岩体是同源、同期形成的,而隐伏的中酸性岩体可能就是研究区多金属成矿的矿源和中心。因而研究其形成时代对研究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用SHRIMP锆石U-Pb法获得的闪长玢岩年龄为(147.2±2.3)Ma(MSWD=1.6),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属燕山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的确认为深入理解中国西部中生代岩石圈的演化、构造背景及其对卫宁北山花岗岩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制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67.
深孔钻探金刚石钻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能大幅提高深孔钻探效率、降低钻探成本的金刚石钻头——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制造及工程应用效果。这种钻头包括两种结构形式——单水口高胎体金刚石钻头和双水口高胎体金刚石钻头。研究设计的新型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在钻速提高20%的前提下,寿命比常规钻头提高了200%,有效解决了深孔弱研磨性地层和强研磨性地层钻头寿命短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8.
不同粒度叶腊石对铝矾土基喷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善铝矾土基喷涂料的体积稳定性,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系统,分别研究了不同粒度的叶腊石对铝矾土基喷涂料性能的影响。试样自然干燥24 h脱模后,再经110℃烘干24 h,分别于600,800,1000,1300和1500℃热处理3 h。检测各温度热处理后试样的线变化率(P.L.C)、体积密度(B.D)、常温抗折强度(M.O.R)、常温耐压强度(C.C.S)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铝矾土基喷涂料经过600,800,1000,1300和1500℃热处理后,线变化率随着叶腊石粒度的增大出现线收缩率先减小,最终出现膨胀的变化规律。铝矾土基喷涂料经过800,1000,1300和1500℃热处理后,体积密度随着叶腊石粒度的增大而减小。铝矾土基喷涂料经过800,1000,1300和1500℃热处理后,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耐压强度随着叶腊石粒度的增大而减小。粗粒度叶腊石膨胀的结束温度要高于细粒度叶腊石。在本实验中,同时含有粗粒度和细粒度叶腊石的铝矾土基喷涂料的体积稳定性最好。但随着粗粒度叶腊石的引入,在调整喷涂料线变化率的同时也会相应降低喷涂料的高温1500℃的强度。  相似文献   
569.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滑坡众多,地质灾害频发。若能把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技术应用于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将会大大降低使用全站仪开展监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文章简要介绍了全站仪免棱镜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针对免棱镜测距基线短,误差较大的局限性,结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的具体要求,对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反射膜测量法。本文介绍了有关的实验,以及在三峡工程万州库区实际监测工作中持续半年的应用情况与获得的成果。最后,对反射膜测量法与常规有棱镜测量进行的对比观测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70.
针对前陆盆地所特有的“不同段、不同排构造”这一特点,通过对准噶尔南缘13口钻井的岩心精细描述、储层显微特征研究、数据统计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以“不同段、不同排构造”作为研究对比单元,认为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沙湾组储集性之间在物性、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①不同沉积物源与沉积相影响储集性,即使在同一物源、同一沉积相类型内,砂体类型不同造成了储集性的差异;② 成岩相的不同、填隙物(泥质、胶结物)含量与分布的不均匀性与溶蚀作用均影响储集性;③ 机械压实作用形成的埋藏热效应主要影响古近系储集层,构造挤压作用影响相对要弱;④ 新近系储集层主要受构造挤压作用影响,埋藏热效应则转变为次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