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94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52.
禹县位于河南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属黄淮海地区的一部分。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海拔1151米,地貌的基本特点是“山环丘绕,颍川百里”。全县土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低山、丘陵)面积占29%,主要分布在境内的西部和北部。因而合理利用山区,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持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发展生产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基于共生理论的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2个共生单元,既存在相互依赖与合作,又存在相互冲突与竞争。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城乡之间共生界面、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城乡统筹的一级指标并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并对其统筹水平进行5个等级的划分,揭示了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分布上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最后,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区域基础设施、资源条件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城乡统筹水平差异的原因,旨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分析辽宁省沈阳大连的核心作用,将辽宁省城市分为核心城市组(沈阳、大连)和外围城市组(其他城市);再以人口、GDP和人均GDP为基本指标,利用Theil指数计算组内差异、组间差异和总体差异,利用KZ指数模型计算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分化。结果表明沈阳大连与其他城市的分化总体上加大;分化具有波动性特征,分化在地域空间上也体现为辽中南城市群被以沈阳为核心的辽中城市群和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南城市群取而代之,其他地区城市聚集不明显;沈阳大连与辽宁省其他城市的分化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化机制主要有地理位置的先导机制、区域发展战略的催化机制和政府规划的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55.
根据2009年6月江西省九江一次雷击事故现场的勘察结果,利用雷电监测数据和剩磁检测数据对雷电流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造成雷击事故的可能原因有三方面,分别是电源SPD的保护级别不够、SPD的容量太小、接地引下线过长和截面积太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56.
秦中勤  吴坚  刘丁齐 《气象科技》2010,38(6):840-842
<正>1"6.3"乙烯厂雷击火灾事故概况2008年6月3日18:20左右,茂名地区开始转为雷暴雨天气。18:56,茂名石化乙烯厂裂解车间2号装置发生火灾,火势于当日20:30基本被控制,于21:50彻底被扑灭。火势烧毁装置的部分管线和设备,无人员伤亡,没有造成环境污染,茂名乙烯厂的  相似文献   
57.
齐庆华 《地理科学》2021,41(9):1667-1675
根据中国东部冬季海陆热力分异和耦合作用关系,构建了纬向海陆热力差异指标。从大气环流和降水角度,揭示了局地海陆热力差异对中国东部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基于此,探讨了局地海陆热力差异与华南地区冬季雾霾形成、转化和趋势变化的气候学关联。结果表明:冬季海陆热力对比显著的耦合区位于华南地区和菲律宾海东部海域,形成的局地海陆热力差异具有约17 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其由强转弱的趋势突变明显。局地海陆热力差异增强时,华南地区冬季东北风异常加强,由东中国海(渤海、黄海和东海)及日本海向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降水也呈现增强趋势,这有利于华南地区相对湿度的异常增加。受局地海陆热力差异调控,华南地区偏湿期和偏干期约以17 a的周期交替出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偏湿期,华南地区雾日条件湿度基本保持不变,之后环境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引起雾日偏少。由于华南地区本底(平均)相对湿度更利于霾的形成,在污染物排放或迁移累积增强的情形下,相对湿度的降低抑制霾向雾的转化,使得雾日持续减少,而霾日趋于增加,特别在21世纪初的偏干峰值期霾日增加速率达到最高。21世纪20年代华南地区相继进入偏干期,气候变暖导致饱和比湿加大,未来霾天气趋多趋强、持续时间长等极端特性和高危险性特点将更为突显。  相似文献   
58.
通过调查早苔蒜和当地蒜的植物学形状表现,蒜苔、蒜头采收日期及产量、青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认为早苔蒜如果作为青蒜有引种和推广的价值,作为苔蒜和蒜头生产则没有引入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9.
从充分利用光能度出发,探讨了平原地区苹果树集约化栽培中的合理行向密度,结果为:太阳高度角为30时的太阳方位角是苹果树集约化栽培的最佳行向,合理行距是树的阴影响长度和加上冠基宽度,合理株距为2。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