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4篇
  免费   1248篇
  国内免费   1693篇
测绘学   803篇
大气科学   1023篇
地球物理   1168篇
地质学   3171篇
海洋学   852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441篇
自然地理   6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电场差分信号的采集特点及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明  何展翔 《现代地质》1998,12(3):442-446
摘 要  多制式供电、早期检测、密集采样是捕捉电场差分信号的有效测试方法。与传统的 激发极化数据采集方法相比‚电场差分法增加了供电的周期‚扩大了采样的时间区段‚提高 了采样的速度。这将给电场差分法的研究工作提供丰富和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982.
Numerical Modeling on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Hangzhou Ba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flow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idment content in theHangzhou Bay and their affecting factors are studied.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indicate thatthe sediment movement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the sediment of the Yangtze estua-ry is induced by wind wave and tidal flow.Owing to the variation of dynamic conditions,the instanta-neous sediment content is controlled by tidal flow,wind wave,depth of water and tidal range synthetically.A sediment content relationship formula is established with related factors.A non-equilibrium2-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s set up,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pplied.The comput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is in accordance with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98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oast evolution and coastal protection in the area of theabandoned Yellow River mouth in Jiangsu Province,analyzes the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en-vironment,evaluates the efficiency of coas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works and designs the dimensions ofthe main seadike and offshore submerged dam.A gerneral scheme of shore protection for this area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984.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一张图"后台管理模块重复建设及缺乏统一和通配式的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问题,以GIS技术为核心,基于群组与服务和角色与功能的权限控制,设计和实现了通配式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框架,实现了用户、服务、群组、角色、功能、数据字典、日志等统一管理,实现了后台管理配置与前台时空数据可视化集成.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985.
利用卫星海冰密集度资料和船基海冰走航观测数据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南极罗斯海海冰密集度、厚度和浮冰尺寸等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12月下旬罗斯海西侧浮冰区南北向宽约1 000 km,沿雪龙船航线平均密集度在5成以上,平均海冰厚度为100 cm,平均冰上积雪厚度为16 cm,高密集度区域主要为尺寸较小的块浮冰(2—20 m)和小浮冰(20—100 m),低密集度区域主要为大尺寸浮冰(500—2 000 m)。1月和2月罗斯海大部分海域无海冰覆盖,3月海冰迅速冻结,下旬即覆盖整个罗斯海。SSMIS和AMSR2两种卫星遥感数据均能较好反映航线上的真实海冰密集度状况,AMSR2产品与观测符合更好。与1978—2012的气候平均值相比,观测区在2012年夏季冰情偏重。本文的分析结果可帮助我们了解罗斯海海冰的时空特征,为中国后续罗斯海科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地震层析成像反演中3种广义解的误差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波速度和地震波 值层析成像中,对于非线性反演问题解的可靠性研究非常重要.为了讨论ART(Algebraic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VD(Singular ValueDecomposition)、LSQW(LeastSuare)3种方法的算法稳定性以及反演效果,本研究将这3种算法用于求解非常病态问题和一般稳定问题,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别给出了在非常病态问题和一般稳定问题中3种算法的相对误差及其算法稳定性评价.进而针对3种算法在同一地质模型上的速度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地震层析成像反演效果分析提供了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987.
地震层析成像反演中3种广义解的误差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地震波速度和地震波 值层析成像中,对于非线性反演问题解的可靠性研究非常重要.为了讨论ART(Algebraic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VD(Singular ValueDecomposition)、LSQW(LeastSuare)3种方法的算法稳定性以及反演效果,本研究将这3种算法用于求解非常病态问题和一般稳定问题,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别给出了在非常病态问题和一般稳定问题中3种算法的相对误差及其算法稳定性评价.进而针对3种算法在同一地质模型上的速度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地震层析成像反演效果分析提供了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988.
柳永清  孟祥化 《地质科学》1999,34(4):442-450
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鲕滩碳酸盐沉积序列中具有特征的低频(级)和高频(级-级)旋回层序叠加样式和规律。旋回层序内部的沉积构成、微相组构、成岩特点以及高频旋回的复合、叠加严格受复合海平面变动的控制。巨厚鲕滩形成于低频海平面变化的回落时期,但复合叠加于低频海平面变化中的级海平面变化更直接地控制着鲕滩建造的时空发育、进积迁移。鲕滩微相中鲕粒组构特征则主要与高频海平面变化相关。鲕滩高频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厚度频率分布、不同级次旋回叠加比率和样式以及大范围空间上的连续可比性规律可能说明它们受地球轨道参数周期性变动的控制。轨道旋回层序具有的特定变化时间周期和频率使得旋回地层学具有了年代学意义,可以对重要地层段、事件层及生物带高精度测年。应用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得到了中寒武世毛庄\徐庄\张夏期的界线(面)年龄,即毛庄(期)\徐庄(期)为530.50Ma、徐庄(期)\张夏(期)为526.90Ma,与前人应用生物年代地层学等方法得到的年龄值极为一致。  相似文献   
989.
建立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推动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是海洋资源、经济和科技大省,为了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迎接新世纪挑战,山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有关精神,成立了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简称海工院),旨在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加强海洋技术创新,加快海洋科技产业化进程,为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海工院是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多年来山东海洋科技力量联合创新实践的结晶。海工院的成立将进一步优化配置海洋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的融合,提高海洋开发的国际与市场竞争能力,为建立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奠定组织和工作基础。王建立海…  相似文献   
990.
破坏性矿震震前短临阶段震源过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5月15日19时,北京矿务局房山煤矿矿井下6号地震台附近,在4分多钟内相继发生3次破坏性矿震,最大一次震级为2.3级(M0=1.51011Nm).利用理论地震图分析得到,这3次矿震都是以倾向滑动为主,与在场人员目击到的高倾角煤层中大量煤块倾泻而下的现象一致.主震及其震前一系列事件的6号台近场记录与普通记录不同,不仅有高频振动,而且还有低频振动.用弹性波理论和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地震破裂成核理论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低频振动可能是亚临界扩展向前推进时激发的长周期波,它是不可恢复的形变;高频振动则是矿震事件,它是脆性破裂辐射的波场.根据M=2.3事件记录及其震前5.4s出现的前震记录中低频振动优势频率推测,主震发生时孕震断裂端部扩容区体积迅速增大.震前20多天直到主震发生期间,震源过程主要特点如下:亚临界扩展多次出现,在此期间孕震断裂端部扩容区体积变化不大.亚临界扩展时不仅激发产生长周期波,也常同时诱发小事件的发生,亚临界扩展优势方向与主震的滑动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