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5篇
  免费   3259篇
  国内免费   4455篇
测绘学   2676篇
大气科学   1940篇
地球物理   2591篇
地质学   8466篇
海洋学   2216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1087篇
自然地理   161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816篇
  2021年   984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999篇
  2018年   892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823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1121篇
  2012年   1187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1132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987篇
  2006年   899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粤西湛江港海底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9月23日至10月5日对湛江港海洋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样品20个,采用王水-氢氟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As、Cd、Co、Cr、Cu、Ni、Pb、Zn、Al、Ca、Fe、Mg和Mn。结果发现,湛江港大多数区域的沉积物未受污染,但霞山区港务局码头附近海域受到Cd、Cu和Pb的轻度污染,特呈岛养殖区也受到Cu的轻度污染。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Al、Cd、Co、Cr、Cu、Fe、Ni、Pb和Zn主要通过陆源输入进入近岸水域的沉积相中,Ca、As、Mg和Mn主要通过海洋环境中水相和沉积相的相互作用进入沉积相中。结合其它调查结果认为,湛江港的Cd污染在水相、沉积相和生物相中均已存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2.
根据海底管道路由潜在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相结合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AHP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式识别理论,建立识别结果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五个短蛸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LZ),烟台(YT)、青岛(QD),日照(RZ)和大连(DL)五地短蛸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分析了AAT,ALP,EST,GRS,G6PD,SDH,CAT,SOD,IDH,GPI,PGM,G3PD,MPI,ME,MDH,CK,AK等同工酶在短蛸外套肌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同工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LZ,YT,QD,RZ,DL五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5%,5%,10%,10%,10%(P0.99),群体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分别为0.024,0.001,0.009,0.007,0.006,平均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200,1.022,1.061,1.103,1.077。结果表明,L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对五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系统树图。  相似文献   
94.
仿刺参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制备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天然抗真菌新药的开发,从冻干海参加工废液中提取了水溶性海参皂苷,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水溶性海参皂苷,经Libermann Burchard反应等对提取物的性质进行鉴定后,利用管碟法对所得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所得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提取物在Molish反应、沉淀反应和泡沫实验中均为阳性,说明提取物中确含有皂苷类成分;在Libermann Burchard反应中,液体的颜色处在红色与紫色之间,显示提取物可能是1种三萜类皂苷。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浓度为0.5~4 mg/mL的范围内,其抑菌活性与所用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浓度为4 mg/mL时,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抑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裂殖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白色念珠菌、葡萄炭疽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和黑曲霉,海参皂苷对6株真菌的MIC值依次分别为0.002,0.016,0.063,0.063,0.125,0.250 mg/mL。  相似文献   
95.
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CLIVAR计划)的实施,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气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由于海洋特别是海洋次表层具有巨大的热损性,海洋环流在年代际气候变率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迄今为止,海洋以什么方式参与到年代际气候变化中,海洋次表层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起到什么作用这些与海洋环流有关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建立一种完备的年代际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近10a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研究进展的回顾,提出了一个关于太平洋年际变化(如ENSO循环)和年代际变化(如PDO循环)相互作用的猜想,为今后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6.
鳚亚目 4 科 33 属 95 种,鰕虎鱼亚目 5 科 98 属 259 种,刺尾鱼亚目 5 科 11 属 65 种,鲈形目 19亚目 104 科 535 属 1799 种。  相似文献   
97.
综合了多个沉积物声学测量的实验方案,提出适合研究柱状海底沉积物声衰减的实验方案。对黏土质粉砂的物理性质和声学性质作了相关处理,得到了在高、低两种测量频率下该类型沉积物的波形特性、频谱特性和与沉积颗粒因素有关的孔隙度对声衰减比的影响。进一步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低频时方差为0.169—0.175,高频时方差为0.029—0.032,尝试总结出黏土质粉砂类型沉积物在两种频率下的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98.
厦门湾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西海域、同安湾及东侧水道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吸收特性,分析了CDOM的河口行为,并讨论了CDOM光吸收特性与其荧光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厦门湾表层海水CDOM光吸收系数a(355)的水平分布表现为河口区最高、东侧水道最低、西海域和同安湾介于两者之间,底层水a(355)的分布与表层基本相似,表明陆源河流输入是厦门湾CDOM的主要来源;a(355)的垂直分布为表层高于底层,主要受水文和生物因素控制。厦门湾表层水CDOM光谱斜率S的平均值介于0.014—0.018nm-1,但河口低盐度区S值较小,反映陆源腐殖质的影响。a(355)在河口混合中呈保守行为,表明CDOM具有良好的保守性质。CDOM的吸收系数a(355)与其荧光强度之间表现为较好的相关关系,指示可以用灵敏度更高的荧光方法来研究CDOM的分布和行为。  相似文献   
99.
海洋作业渔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项日中的业务软件部分渔船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根据我国渔洋作业渔船的实际管理模式,提出了渔船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通过网络化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规范渔船建造、审批、登记以及捕捞许可证发放等管理业务,实现渔船控制指标的统一分配,以控制捕捞业发展规模和保护我国的渔业资源。系统以Microsoft VB6.0,Delphi6.0开发,在Window98/2000/XP环境下运行。通过运行试验,对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评估,为渔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系统升级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