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9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1438篇
测绘学   405篇
大气科学   1251篇
地球物理   1304篇
地质学   3114篇
海洋学   576篇
天文学   197篇
综合类   557篇
自然地理   71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秦岭造山带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是长期复杂造山作用的结果。胭脂坝花岗岩岩体出露于南秦岭宁陕地区五龙岩体群的最东部,是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02.9±3.5)、(201.0±3.0)、(202.1±2.6)、(200.4±5.4)、(~(205).5±3.3)Ma,平均年龄为(201.9±1.5)Ma,属于早中生代五龙岩体群岩浆作用中晚期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该岩体的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初始Sr同位素组成为0.704 31~0.706 78,ε_(Nd)_(t)值为-5.2~-2.0,初始Pb同位素组成相对高,(N(~(206) Pb)/N(~(204) Pb))_(t)=17.737~18.191,(N(~(207) Pb)/N(~(204) Pb))_(t)=15.511~15.574,(N(~(208)Pb)/N(~(204)Pb))_(t)=37.439~38.071。较高的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说明胭脂坝岩浆源区具有扬子地块的属性;初始Sr同位素组成和ε_(Nd)_(t)值随着SiO2含量的升高呈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说明胭脂坝花岗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存在围岩物质的同化作用;结合与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如耀岭河群、武当群、碧口群)相似的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推测胭脂坝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是具有扬子地块属性的新元古代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布在天津市宝坻区和廊坊市永清县的2个观测台站在2021-04-16河北滦州MS4.3地震前均观测到大气电场异常。宝坻站监测到过境云与地质活动混合型电场异常信号;永清站监测到湾型持续电场异常信号,属于典型的临震前小时尺度先兆信号,其幅度和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宝坻站的异常电场信号。对比电场异常期间2个台站的气象活动和空间天气活动发现,虽然2台站电场异常信号的表现方式不同,但背景变化中均隐含大型地质活动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可通过分析多源活动导致的空间静电演变过程,形成有效的识别方法,在一定的气象活动范围内,从大气静电监测数据中提取中等以上强度地震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2021-09-16四川泸县MS6.0地震的发震机理,加强对四川盆地内地震活动性的认识,基于四川及周边地区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获得泸县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同时,基于震前四川盆地内155个震源机制解,利用MSATSI程序反演得到泸县地震震前四川盆地内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泸县地震矩心深度为3 km,矩震级为MW5.3,滑动性质为纯逆冲。震中附近震前构造应力最大主压应力和中间主压应力都近乎水平,最大主压应力在震中附近走向101°,此构造应力状态下,优势滑动断层为纯逆冲性质,与泸县地震震源机制一致。根据震源位置和性质、震前构造应力场及震中附近的断层性质推测,泸县地震发震断层不是华蓥山断裂,而是其分支和余脉之间极浅的盖层滑脱型断层。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电话语音报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原理 ,并阐述了系统硬件及通讯接口设计。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报时准确 ,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5.
阿拉善地块北缘的蛇绿混杂岩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泰然  何国琦 《现代地质》1992,6(3):286-296
阿拉善地块北缘新近发现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即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和查干础鲁蛇绿混杂岩带。这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前者规模巨大,表现为洋壳的性质,是华北地台和中亚陆块的最终缝台线;后者表现为弧后小洋盆的性质,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岛弧和地台的缝合线。这两条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以及对它们性质的研究。对该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和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为邻区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文章采用准地转带耗散因子的大气和海洋的动量、热力学方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描写大尺度运动的准地转海气耦台浅水模式,分别在中高纬和低纬地区讨论了海气的耦合效应,分析了耦合低频模(海洋模)的振荡周期随耦合频率和经向波数的变化转征,并由此而说明低频振荡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然后从海洋和大气的频散曲线中揭示出耦合强度对Rossby波传播的影响,还从缓变波列的观点,讨论了两种模之间的转换机制。 结果表明:Newton冷却Rayleigh摩擦对海洋Rossby波起稳定作用。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加,耦合低频模的周期也相应增加;经向波数越大,这种增加就越迅速。当耦合频率趋近于临界值时,海洋Rossby波趋于静止。当海气耦合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海洋Rossby波的传播方向变成与原来相反。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Rossby波的一部分将转换成大气Rossby波,本文求解了其能量转换系数。   相似文献   
997.
1982—1983年冬季亚澳地区季风环流的低频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1982年11月16日—1983年3月15日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及向外长波辐射资料(OLR),考察了冬季亚澳季风区季风环流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冬季亚澳季风盛期的月平均流场;对澳大利亚季风活跃与中断的几个不同时期流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冬季亚澳地区季风环流的演变具有准40天低频振荡特征。主要表现是局地哈得莱环流的准40天强弱变化,澳大利亚季风槽的东西进退,以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   相似文献   
998.
以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实时资料库和大气所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为基础,在VAX6220机上建立了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准业务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并从1990年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了连续22天的试验,对结果的分析表明,系统能稳定及时地提供12小时和24小时的预报产品,对短期降水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非均匀层结大气中的重力惯性波及其激发对流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WKBJ方法求解Boussinesq近似下的重力波方程,导出非均匀层结大气中重力惯性内波的一个守恒波作用量(称为广义波作用量)。根据广义波作用量守恒原理,着重讨论了重力惯性内波在发展过程中尺度变化的规律;在适当的条件下,重力波随着其尺度的变化而可能崩溃(或破碎),从而激发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何世水 《中国沙漠》1989,9(3):27-35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研究兰新线玉门段铁路两侧水资源开发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问题, 采用整个输水系统的总费用最小和净效益最大分别作为目标函数, 并分别建立数学模型, 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统计资料, 选择了是最佳引水路线方案, 并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而合理地分配。经过15年来的运用实践证明: 这些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