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8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91.
Various paleosol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within the Witwatersrand and Ventersdorp Supergroups, South Africa. They were studied in an attempt to constrain the amount of oxygen available in the atmosphere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gold- and uranium-bearing Witwatersrand conglomerates. The majority of these horizons do not have any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leosols, and none of them have a chemistry consistent with weathering, suggesting they have been subjected to modification by later alteration processes. A similar chemistry, indicating overprinting of any original soil chemistry, has been reported from paleosols elsewhere (Elliot Lake region, Canada; Hekpoort basalt, South Africa), but it does not appear that significant cognizance has been taken of this fact when using these paleosols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ecambrian atmosphere. It is concluded here that characteristics previously attributed to Precambrian weathering in an oxygen-deficient atmosphere are better explained by post-burial,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long lithological contacts.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195.
196.
中国水电开发的生态足迹及其温室气体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能资源是中国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2011年水电装机容量占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的20.4%。为了对中国水电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该论文对过去60年来中国水电开发的生态足迹及其温室气体减排状况进行了评估。水电开发的生态足迹包括水电工程建设的能源消费足迹和土地占用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根据吸收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面积来计算,土地占用生态足迹是将水库淹没等相关建设占用的土地按照耕地面积计算。评估结果表明,到2010年中国水电开发的能源生态足迹是50.24227Yha,就面积数量而言,占中国可耕地资源的0.3%,水电开发淹没的土地面积142万ha,占中国可耕地资源的1.2‰显然土地淹没的生态足迹远远大于水电开发的能源消耗生态足迹。对水电开发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计算结果表明,自,9k1949年以来随着水电开发的迅速增长,因为水电利用减少的化石能源消耗所减少的CO,排放量也快速增长,2010年减排量达5.024Lt,过去60年来累积减排量达62.21亿t。  相似文献   
197.
198.
199.
200.
青藏铁路哈(尔盖)-格(尔木)段位于青藏高原,横穿柴达木沙漠,不少地段曾因沙害造成中断行车和机车掉道等事故,其中以客城最为突出。对青藏线客城区段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表明:风大多风是该区段风沙猖獗的动力因素,分布广泛的洪积沙层则构成了风沙流的物质基础,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加剧了当地的沙漠化,致使线路沙害日趋严重。在该锻铁路防沙中,采用的竹片栅栏与碎石方格相结合的机械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沙效果,经过观测,阻沙措施降低了风速;固沙措施增加了地面的粗糙度,减少了沙面的流动性,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植物固沙试验表明,白刺是当地最佳的治沙植物种,它具有冠幅大,根系发达、固沙效果好等特点,虽然地下水矿化度高,但用它浇灌,可提高白刷成活率。防沙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沙效果和经济效益,确保了该段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