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09篇
  免费   5746篇
  国内免费   7636篇
测绘学   2521篇
大气科学   6687篇
地球物理   7913篇
地质学   15361篇
海洋学   3742篇
天文学   1335篇
综合类   3605篇
自然地理   422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1398篇
  2021年   1556篇
  2020年   1280篇
  2019年   1562篇
  2018年   1737篇
  2017年   1594篇
  2016年   1867篇
  2015年   1627篇
  2014年   1951篇
  2013年   1899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1919篇
  2010年   2026篇
  2009年   1912篇
  2008年   1783篇
  2007年   1678篇
  2006年   1311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929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937篇
  2000年   1081篇
  1999年   1477篇
  1998年   1180篇
  1997年   1117篇
  1996年   1031篇
  1995年   905篇
  1994年   783篇
  1993年   706篇
  1992年   560篇
  1991年   446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270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李晓勇 《江西地质》1997,11(2):20-24
本文通过对广丰县周家坞中奥陶统露头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的研究,识别出了三个不同性质的Ⅱ型层序界面和二个三级层序,确认这三个层序界面为符合实际又易于野外识别的自然界面,并对SQ2中反映最大海泛期的高分辨异旋回驱动机制事件,提出可能受米兰柯维奇频率的春分点和秋分点间约2万年间隔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2.
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组1:5万区调主要进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总结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1∶5万区调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区调方法上的创新。其中,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中所识别、填绘出的近东西向紧闭同斜倒转褶皱,叠加近南北向开阔圆滑褶皱,在中小型陆相红盆中探索出的运用数理统计与沉积学研究相结合确定冲积扇体,并用扇体与岩性段双重方法予以图面表达以及第四纪研究成果等取得的重要进展。此外,就有关提高区调质量等问题浅谈其体会。  相似文献   
993.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与工业“三废”及生活废弃物不合理的排放,造成了地下水较严重的污染。用动态系统方法建立的地下水污染时间序列递推预测模型,在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预测与管理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抚顺盆地超厚煤层的沉积条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抚顺盆地早第三纪超厚煤层中异常丰富的成因标志,论证了一种与河流、风暴作用有关的陆相超厚煤层形成新机制-湖成异地-微异地混合堆积机制。在这一新机制中,由风暴上升流(也许还有地震)触发的水下重力流及风暴回流,既驱动湖滨泥炭沼泽和三角洲上的有机碎屑及无机碎屑进入湖泊中心区,又造成泥炭碎屑在较深水环境的再次堆积,从而使其中无机碎屑与泥炭碎屑有效地分离。  相似文献   
995.
辽北清原地区在时空上有系统地发育了三个太古亩地体:浑河以南的小莱河花岗岩-绿岩带(XGGB)、浑河以北的清原花岗岩-绿岩带(QGGB)和在QGGB东北部出露的景家沟麻粒岩-片麻岩区(JGGR)。绿岩带中火山岩组合在XGGB中以双峰式岩套为特征,而在(QGGB中以连续的钙碱性系列为特征。XGGB中斜长角门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3018±20Ma,Nd(t)=+0.19±0.17,TDM=3347~3735Ma,而QGGB中的斜长角闪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2884±48Ma,∈Nd(t)=+2.61±0.41,TDM=2938~2992Ma。JGGR中黑云麻粒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994±325Ma,可能代表变质年龄,表明其形成在XGGB之前。综合研究表明辽北地区太古亩地质演化模式很可能为:JGGB代表了古中太古代古陆的残骸,XGGB于中太古代形成在这个古陆边缘的裂谷盆地内,QGGB则形成在新太古代的大陆边缘岛弧环境,并于新太古代晚期与XGGB拼贴。在此陆一弧碰撞过程中,QGGB逆冲推覆于JGGR之上,后者由于后期的伸展作用而出露于地表。成矿作用是地质演化的组成部分,并受制于各个演化阶段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6.
近十余年来,在华北地台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金矿的研究中,获取了许多有关地层、岩石金丰度值的资料。早期获取的资料因化验分析方法灵敏度不高且样品中常常包含矿化、蚀变和构造破碎的岩石等原因而使其金丰度值偏高。最新的数据采用了高灵敏度化验分析方法且剔除了矿化、蚀变和破碎的岩石样品,计算出的金丰度值均明显低于或接近于地壳金丰度值。结合其它研究成果,提出绿岩带有关金矿矿源是多源的(变质的、岩浆的),甚至是深源的(下地壳或上地幔)认识。  相似文献   
997.
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铁变化的环境记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沉积物中氧化铁的丰度、频率分布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其丰度值范围FeO0.39%-3.95%,平均值为1.25%;Fe2O30.44%-8.09%,平均值为2.60%;Fe2O3/FeO0.21-3.60,平均比值1.12。说明该彻岩芯沉积物中铁平均丰度值较低,但其变化幅度较宽且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环境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异系数值表明,该湖岩芯沉积物中FeO的离散程度较Fe2O3大。大约距今23万年来氧化铁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出7个环境演化阶段,并基本上可与深海氧同位索阶段对比。揭示了甜水海湖演化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气候环境改变的密切关系。在距今23一15万年,沉积以河流相或冲积、洪积相为主,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干型波动;在距今15-7.4万年,沉积以湖相为主,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湿型为主;在距今74万年以来,湖盆沉积环境多样化,沉积物以湖相和近源冲积、洪积相交替出现。气候出现冷湿、冷干、温湿和温干多种波动模式。这些资料分析初步认为甜水海古湖大约形成于距今15万年,即青藏高原第三成湖期,这也与青藏高原在距今15万年左右的再次构造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古陆边缘弧-槽-盆体系的发生与发展,元古代基底火山(沉积)岩系经深循环水(海水)-热系统的作用,成矿物质被浸出和搬运,并经海底喷溢作用沉淀于海盆洼地中形成桦树沟矿床含铜建造,后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和富集。桦树沟矿床为喷气(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999.
Sm/Nd isotopic age determination showed that Xiongshan dike swarm was at 585.7 Ma ± 30 Ma. The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Sr/Nd/Pb isotope gemhemistry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dike swarm was products of back-arc basin spreading ridge and the magma originated from the depleted mantle region which was metasomatized by LILE-rich liquids/melts derived from subduction slab.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