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624篇
测绘学   244篇
大气科学   371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1131篇
海洋学   417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Nova Cygni 1978 was observed from October 11 to December 23, 1978 at the Beijing Observatory with the grating spectrograph attached to the Naismith focus of the Schmidt telescope. This paper gives postmaximum photographic magnitud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ectral features, emission line structures, intensity ratios of some emission line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nderlying star.The main spectral lines in wavelength range from October 11 to 30 are those of the following atoms or ions: H, FeII, NII, TiII, [0I], NIII. From November 10, lines of [0III], HeI and Hell become visible one after the other. The emission line Hα shows three components of which the most redshifted is the strongest. In turn, each component is split into a number of secondary peaks. Temperature of the underlying star increases with decline of the nova brightness. The upper limit of temperature may be 120000 K.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小演变换的奇异性检测原理,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原子钟特性的影响;基于小坡变换的信号重建原理,将温度变化引起原子钟相位-时间起伏进行时域一频域分析;用小演变换理论分析了由于昼夜温度变化引起原子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结合传统的谱分析方法,认证了原子钟相位-时间起伏的周期性。结果表明:在有环境温度调节的环境中,氢原子钟的相位-时间起伏标准差为41ns左右;在一般环境中,铯原子钟的相位-时间起伏标准基为21ns左右,改善环境条件可以提高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利用Berteli等人新算出的等龄线,以及Gunn和Stryker观测的恒星光谱(3130-10800)构造了一个星族综合模型.该模型能预计金属丰度在Z=0.0004-0.05,年龄在107-2×1010年范围内的简单星族(SSP)的光谱能量分布(SED).利用SSP,通过对不同时刻恒星形成率的卷积能够得到星系的SED的演化.我们计算出SSP以及星系在UBVRI系统和BATC15色中带测光系统中的颜色.计算出的从E/SO到Sdm各类星系的UBVRI颜色在年龄为12Gyr时都和观测符合较好.因此,我们的模型为正在进行的关于星系SED的多色测光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4.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 layer procedure for Biot's consolidation analysis of layered soils using a cross-anisotropic 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e program is first verified using published results. Then, using this program, the influences of cross-anisotropy on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the final settle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ur are investigated by changing one model parameter at one time.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cross-anisotropic elastic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using an isotropic elast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cross-anisotropy has very large influences on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the final settle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ur. Curves or tables of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coefficients, the final settlement coefficients, and the average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are obtained and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se curves or tables can be easily used to estimate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the final settle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of a cross-anisotropic soil.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5.
数字化形变观测干扰识别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收集整理了山东省数字化形变台自观测以来的固体潮分钟值资料,论述了气压、雷电、洞室进入、仪器故障及附加载荷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高频记录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996.
台风暴雨灾害是台风三类灾害(暴雨、大风、风暴潮)之首,而台风极端降水是暴雨灾害的直接原因,对台风极端降水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对台风极端降水机理的认识和提高极端降水的预报水平。强台风“菲特”(1323)具有登陆强度历史罕见、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引发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菲特”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菲特”的强降水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造成了杭州湾一带和浙闽交界处两个强降水中心。“菲特”极端降水之所以产生,源于环境因子、地形和内部条件多尺度相互作用:环境因子涉及双台风作用、弱冷空气侵入、台风倒槽、垂直风切变和高空急流等,其中“丹娜丝”台风外围偏东气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菲特”极端降水形成的关键物理因子;山脉等地形增幅作用是浙江余姚等地出现历史性强降水的重要原因;水汽辐合和凝结与霰的融化和对流区雨滴的迁移是暴雨增幅重要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精密工程测量中全站仪测距加常数的两种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分析目前各种测距加常数测定方法的不足,指出精密工程测量中可利用两点法及比对法进行全站仪测距加常数的测定,通过公式推导对测定精度进行估算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8.
由三维坐标值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由三维坐标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估算公式,指出仪器和目标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所求空间距离的精度,并通过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这两种不同精度的三维仪器对标准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基于距离测量的“两点法”计算测距加常数的原理。在文献中尚无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深入讨论,希望本文能给精密工程测量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9.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了M7.4地震,造成玛多县境内的野马滩1、2号桥破坏,其主要表现为桥梁纵向位移过大导致多跨主梁落梁,桥墩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经现场专家鉴定,地震影响烈度均突破桥梁抗震设计值,并且初步判断这种整齐划一的落梁震害的机理系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的强速度脉冲作用所致.野马滩大桥位置的地震影响烈度调查结果为Ⅸ,但是野马滩大桥附近无强震动观测台站,大桥附近没有获得地震动记录,这不利于野马滩大桥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和破坏机理的研究.另外,野马滩大桥的设计参数和折损情况也很难掌握,桥梁模型难以准确估计.为此,本文拟采用另一座同等抗震设防烈度的桥梁,通过有限元程序,使用反应谱法作为参考,同时使用拟合的地震动和脉冲记录进行桥梁结构反应时程分析,以便间接地揭示玛多地震桥梁地震反应特征和破坏机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所分析的桥梁结构地震响应位移和内力均超过罕遇地震设计值,其中一条地震动记录最大反应接近极罕遇设计值,导致桥梁结构出现破坏甚至损毁震害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00.
岩石密度测定是获取准确密度值的重要手段,同时密度也是对重力测量结果进行地形校正和中间层校正不可缺少的参数。密度测定精度越高,利用其进行地质解译的精度也越高,但不同版本的测定规范对岩石密度测定前是否需要浸泡处理存在分歧。本文以白云鄂博矿区12种岩(矿)石标本为例,对比浸泡前后的密度变化,得出除云母型铁矿石外,浸泡后的岩石密度均不同程度增大。对于孔隙或裂隙发育的岩(矿)石,浸泡后的密度差百分比大于0.5%。而结构致密的岩(矿)石,浸泡对密度测定的影响低于2倍测定误差,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