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498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跨越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整个剖面全长254 km,分5段完成,其中第2段剖面(简称SP04_2)横过盆山结合部位.SP04_2剖面首次揭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发现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均以北倾为主的强反射特征,提供出若尔盖盆地下地壳整体向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揭示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在挤压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深部构造关系.而近于平的Moho反射特征又反映出两者在造山后期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一般地区路基土体变形主要受土体压密过程控制,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变形则主要是受土体冷生过程影响和控制。通过对填土路基修筑后土体冷生过程以及工程实测数据分析,指出冻融过程不同阶段冻土路基变形与土体冷生过程有着密切关系。认为控制填土路基冷生过程稳定时间和填土路基地温场形态,是减少冷生过程和铁路长期运营过程中路基变形、保证冻土区路基工程长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此认识已经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5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函数多项式的GPS轨道标准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卫星运动的坐标的周期性特点,所以能获得很好的内插和外推精度。文中的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测量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量的分散性,它是被测量客观值在某一量值范围内的一个评定。表示计量结果的位数不宜太多或太少,太多了会使人误以为测量准确度很高,太少了则会损失准确度。校准证书及检测报告上的校准结果或检测结果均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通过实例,介绍了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对不同情况下,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依据秋白菜冻害发生前不同的天气条件,将冻害分为干冷型和湿冷型2种类型,并针对秋白菜的生理特点及对气象观测资料的研究,归纳出2型的冻害气象指标。在反查了大量的历史天气图基础上,选取08时天气图上某一范围作为预报关键区,建立了2型冻害的72h、48h、24h各预报时效的进型条件、起报条件和消空指标,综合组成了秋白菜的冻害预报系统。在1992年~1999年的试报中,各预报时效准确率平均达86%,取得了较满意得效果。  相似文献   
56.
王正尚  康英 《华南地震》1998,18(1):125-129
对1997年9月23日和26日两次三水有感地震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两次地震具有震前和震后地震活动水平低、面波发育和低震级高烈度等特性;震区的主压应力为北北西方向,两震的受力方向基本一致,但断层面解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7.
王文辉  白冰  张茵 《地理科学》2019,39(11):1814-1821
居民不规范行为危害性极大,传统相关研究多基于社会交换视角,存在一定局限。相对剥夺理论在研究人们的不规范行为上存在一定优势,但鲜有应用于旅游研究。以社区问题明显的李坑、思溪两村落为例,结合相对剥夺理论对居民不规范行为的成因和形式等进行了定性分析。与传统研究不同,发现居民不规范行为与其对旅游负面影响的纵向感知并无直接关系,而主要与横向剥夺感相关。研究表明,相对剥夺理论或可作为居民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的新视角,并在预防和管控旅游地社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它旨在保护企业的自身利益,使企业的资产、利润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反映。同时,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而,有些企业却利用这项规定人为地调节利润,制造报表利润。资产减值对利润的影响从长期看是有限的,但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是较大的,本文仅就资产减值对当期利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某些企业调节利润的途径及应对措施谈一些看法。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8项减值准备,即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  相似文献   
59.
1932年以来北京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扩张特征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历史地图、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提取1932年以来,北京主城区城市空间扩张,以及建筑密度空间信息。从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特征、建筑密度变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过程。研究表明:1984年前,北京城市呈现缓慢增长趋势。1984-1992年在市场经济驱动下,北京进入了第一次大规模快速的扩张阶段。1992-2000年间,由于我国出台了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这一时段城市空间扩张有所放缓。2000-2007年受北京城市建设规划、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影响,北京城市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快的扩张阶段。北京城市呈现单中心低密度蔓延,1982年前,城市扩张形态以相对较高的建筑密度紧凑扩张模式为主,1982年以来,呈现严重的低密度蔓延态势,特别是2000-2007年城市在5-6环之间"摊大饼"式与"遍地开花"式低密度蔓延问题更为突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是重大事件与人口、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而且重大事件驱动对于长时间序列城市空间扩张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0.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 field observed salinity of the Bohai Sea (BHS) and the northern Huanghai Sea (NHS) from the 1950s to the present,the patterns of 10-years-averaged salinity at the different layers in the recent five decades (the 1950s,the 1960s,the 1970s,the 1980s and the 1990s) are obtained by the spatial-temporal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with the scrupulous data quality control in this study.Then,by combining the spatial-temporal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with successive correction method,the annual distributions of salinity both in the BHS and in the NHS are obtained as well.The data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overall salinity in the BHS and the NHS increases from the 1960s till the present,with the increase of annual mean salinity of 0.04 psu from the 1950s,and the maximum increase rate of salinity is about 0.14 psu/a in the Bohai Bay.The high salinity tongue extend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NHS into the BHS.The intensified eastern wind field is related to the western intrusion of the NHS warm current,which probably leads to the moving forward of the high salinity water mass into the BHS.However,it is rather different from the salinit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The extensive precipitation in the 1960s c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Huanghe River,which might result in the decrease of salinity in the BHS.But the salinity isoline of 32 in the NHS still extended significantly into the BHS in the 1960s.Since the 1980s,the patterns of salinity distribution have changed thoroughly.The salinity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BHS was low,while the salinity in the Bohai Bay and the Liaodong Bay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regions with its horizontal salinity gradient decreasing in the 1980s.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EOF) is also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terannual salinity variability of the BHS and the NH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ime coefficient series of the main mode and the Huanghe River discharge can reach -64.57%.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alinity variation of the BHS and the NHS has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Huanghe River dischar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