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363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庚辰  孔琴心 《大气科学》1984,8(2):219-226
本文利用国产XZJ—1型CO选支激光器测量了NO 5.2微米带和NO_2 6.2微米带49个激光频率处的吸收系数,对吸收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讨论了实验误差及实际大气监测中水汽干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2.
矿床中存在着岩浆离熔成因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矿石和热液改造成因的黄铁矿-针镍矿-辉镍矿矿石。研究证明现在矿石中存在的硫化物均为较低温度条件下的变质产物,并且矿物组合的更替不仅同温度变化有关,同时还受体系中氧逸度和硫离子活度的控制。矿物组合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现有Fe-Ni-S体系低温(<300℃)相平衡图解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玲珑金矿田矿脉深部成矿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阐述应用指标预测法对玲珑金矿含金石英脉深部矿体进行空间定位预测的实例,经初期工程验证,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留龙沟金矿的矿物成分、共生关系、矿物生成顺序,成矿温度进行了一些研究,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65.
箱法在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野外实验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2O、CH4和CO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统的N2O、CH4和CO2通量测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6.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6 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 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  相似文献   
67.
陕蒙交界地区基岩均具强风化,由此造成当地环境恶化、下游地区生态破坏和灾害积累。其形成机理应与岩石本身的物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条件有关。而南部地区,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差别,基岩风化微弱。  相似文献   
68.
Chemical reactions of plagioclase, biotite and their single minerals, as well as a mineral mixture of (plagioclase+biotite+quartz), with KCl and (KCl+KHCO3) solu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150–400°C and 50–80 MPa. Experiments show that alkaline fluid promotes plagioclase’s changing into potash feldspar, while acid fluid helps plagioclase, potash feldspar and biotite alteration form chlorite and sericite. After chemical reaction the acidity-alkalinity of solutions often changes reversely. It was observed that gold dissolved from the tube wall and recrystallized on the surfaces of biotite and pyrite. Therefore the transport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old are related to the elementary effect of the fluid-mineral interfaces. Fe3+-Fe2+, as an oxidition-reduction agent,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Cl- and CO2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69.
The results of Zayü-Qingshuihe MT sounding profile carried out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Using 2-D RRI method, the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with depth is obtained along the profile. It is featured by the resistivity zones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layer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and Jinshajiang suture zone are both importa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separating zones in the plateau, and the former is a zone with relatively low resistivity while the latter is a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gradient zone. The highly electrical conductive bodies in the mid and lower crust of northern Qiangtang and Bayan Har Terrain might be caused by regional melting due to shear heat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bduction in tectonic evolution.  相似文献   
70.
CT球管耙偏移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以GE sytec 2000i为例,详细描述了由此引起的扫描停止,机器伪影等现象及分析、处理过程,并通过与管衰老相比较。进一步述了两者的共同点及在图像质量,管电流稳定性,检测过程等方面的区别,最后总结出一套检测与判断耙心偏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