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2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1798篇
测绘学   740篇
大气科学   960篇
地球物理   1205篇
地质学   3186篇
海洋学   959篇
天文学   206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82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很漫长的道路,在实践中常常由于规范性的缺乏而带来很多问题.本文试从提高数据字典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角度出发,提出了通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字典系统的概念,并从规范数据生产过程的角度出发,产生了建立一套全新独立的、由向导生成的数据字典建库方案流程的思路.最后根据以上思路研制开发了空间数据库辅助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72.
刘福臣  方静  林世乐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60-162,F0003
支护结构工程中,当坡顶填土表面倾斜时,无法采用常规的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探讨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荐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推荐方法,具有计算简单、计算结果合理的优点,可供工程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3.
岷江上游第四纪叠溪古堰塞湖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岩性相和沉积体系的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流域的阶地进行了研究.发现叠溪较场到太平村以北约28km的沿江河段内断续分布有湖相沉积。对太平村一带的三级阶地沉积识别出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风成、表生沉积体系。认为古堰塞湖发育2期高湖平面,其间存在低湖面期形成的古土壤层。根据最高湖泊沉积与堵江滑坡体的顶部高度对比和堰塞湖发育的时间计算,太平村地区相对叠溪校场地区存在着平均3.18m/ka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山西保德-静乐地区新近纪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该区的新近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获得了新的ESR和古地磁测年数据,并结合生物地层序列确定了该区新近系地层的顺序为: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2j)、新近系中新统上部保德组(N1^26)和中新统下部芦子沟组(N1^1l)。  相似文献   
75.
区域矿产评价模型——以赤峰红花沟金矿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中,区域矿产评价模型包括远景区圈定要素组合、远景区优选要素组合、矿床数估计要素组合和资源量估算要素组合,它们成功地解决了矿产预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问题.通过对赤峰燕山期红花沟式岩浆热液型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预测,共圈定远景区11个,其中A类远景区4个,B类远景区3个,C类远景区4个;预测潜在矿床数8个,潜在资源量306.532 t.本区该类型金矿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6.
High resolution research of rock magnetic records and quartz sands from the Maogou Section in the Linxia basin reveals that after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between 13.07 Ma and 8.6 Ma, the basin was gradually influxed by eolian dusts at about 8.6 Ma, with two rapid increases at about 6.4 Ma and 5.3 Ma, respectivel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drying of northwest China began at 8.6 Ma and strengthened rapidly at about 6.4 Ma and 5.3 M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2007, 27(4): 103–110 [译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77.
This paper presents pelagic records of planktic foraminifera, as well as data of stable isotope stratigraphy and carbonate stratigraphy since 3.5 Ma B.P. from site ODP758 in the Ninetyeast Ridge of the Indian Ocean. Based on these data, manifestations and related mechanisms of major tectonic and environmental events such as the rapid uplift of the Himalaya Mountains, “middle Pleistocene climatic transition” and “mid-Brunhes dissolution event” in the region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indices and changes in terms of foraminifera assemblage, paleotemperature, paleosalinity and themocline from site ODP758, the authors deduce that the paleoclimatic changes might correlate with the 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 at 1.4–1.7 Ma B.P. The changes of CaCO3, mass accumulation rates (MAR) of CaCO3 and non- CaCO3 MAR indicate that the loaded terrigenous sediments increased at 1.7 Ma,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shown by the available data. The last two changes coincide with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ence they are called “Qinghai-Tibet movement” (1.7 Ma), and the “Kunlun-Yellow River movement” (1.2–0.6 Ma). The changes of the CaCO3 content, coarse fraction (> 150 μm) content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biostratigraphy show that strong dissolution of abyssal CaCO3 occurred in the study region during 0.5–0.4 Ma. The even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mid-Brunhes dissolution event”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Atlantic Ocean, Pacific Ocean, Indian Ocean and Nansha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7, 26(12): 1627–1632 [译自: 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78.
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网综合时须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特征这一基本要求,在讨论道路网眼拓扑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制定道路网拓扑相似性评价指标来进行道路网综合方案选择,同时针对拓扑相似性相同的不同道路删除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道路形状加以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原理正确,无论对于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还是形状特征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对九岭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规律、控制因素、触发因素与地质灾害关系的分析,采用环境地质学原理,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预测模型,圈定九岭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区,为实时地质灾害时间预警预报圈定有效的空间靶区。预测单元采用规则的栅格(500m×500m),共14415个单元;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类、地质构造、破坏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等四大类26个因子;利用GIS技术,提取出相关的数据信息;信息量预测方程:Ii=-1.164X1-0.999X2-0.681X3 …… 0.203X25-0.135X26(其中X1、X2、X3、…X26取1或0,即某单元中存在某种因素时取1、否则取0),据此计算出各单元格的信息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临界指标,确定单元格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合并同类项,并考虑类似的地质、自然环境具有类似的地质灾害问题的原则,进行归并与单元边界线的修改,得出九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相似文献   
80.
对会“打滑”地层,国内外均为难题,新研究的技术是:(1)用特殊的新构思,运用内设备,压制出可批量2供应的高强度金刚石,这种高强度金刚石可承受比目前高得多的钻压;(2)运用强力钻进的配套技术,用上述高强度金刚石制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