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254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无人机影像转化为水平核线影像后,能够有效地减少同名点的搜索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SIFT算子进行了稀疏匹配,并用BP算法进行了稠密匹配。结果表明:①SIFT算子获取的同名点比较少,但是计算方法简单,同名点空间坐标精确,适用于大范围获取简要的空间三维信息;②BP算法计算复杂度高,可以获取地物大量的同名点,适用于小范围的地物三维重建。总体而言,两者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互补。  相似文献   
92.
杨多  陈满  龚全德  陈天红  黄菲  吴昊  李昊璐 《地质论评》2017,63(5):1209-1225
内蒙古白音图嘎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地处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西北侧,该区发育大量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本文对该区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02.8±1.3Ma(MSWD=1.4)和301.1±0.6 Ma(MSWD=0.84),属于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体属钾玄岩系,具有高硅(SiO_2=70.83%~75.01%),富碱(Na_2O+K_2O=11.58%~13.20%),贫钙(CaO=0.50%~1.22%)和镁(MgO=0.11%~0.33%)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0.81~1.01,为准铝—弱过铝质花岗岩。岩体整体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Ba、Sr以及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Ti;LERR富集,HERR相对亏损,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1~0.43)。初始岩浆温度(759.33℃~801.81℃)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白音图嘎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同时,低的Nb/Ta(7.38~19.50)、Zr/Hf(29.61~35.26)和Sm/Nd(0.22~0.32)比值指示其源岩为壳源。综合研究表明,白音图嘎花岗岩为陆壳变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后碰撞作用的板内伸展环境,为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古亚洲洋闭合的时限提供了新的约束和佐证实例。  相似文献   
93.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gr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recent decades, community resilience, the ability of communities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and recover successfully in the aftermath of disasters and shock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s. A number of studies had been conducted focusing on community resilience. This article applied community resilience framework to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which are the most densely populated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with the most frequent marine disasters. City-level social and economic data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community resilience index (CRI).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glob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55 city-level indexes were reduced into 15 factors that explain 73.99% of the variance. Getis–Ord G*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depict the high-value clusters and low-value clusters of the CRI. Clearly identified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CRI showed that both the overall leve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CRI increased from 2003 to 2013; the overall spatial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community resili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Our findings also highlighted the key elements to improv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a robust and developed economic system; excellent education programs and training to improve consciousness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dequate investment o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per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o protect ecosystems and water rouses; and extra attention and disaster risk budgets for vulnerabl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4.
铼-锇(Re-Os)同位素体系以其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为确定岩石的形成时间、演化过程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重要参数。随着测试技术和超净化实验室的发展,Re-Os同位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测试对象种类也随之扩展。然而,不同测试对象的Re-Os同位素赋存形式、活动特征及其体系封闭性有所差异。文章总结了以辉钼矿、普通硫化物、地幔橄榄岩包体、富有机质沉积岩以及灰岩作为Re-Os同位素体系定年对象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地评述,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推动Re-Os同位素体系在地质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5.
利用2012-12~2014-02获取的13景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采用PSI时序分析技术监测唐山矿地面沉降。该技术以短时空基线为准则生成47幅差分干涉图,选择强度稳定性和频谱相干性较高的相干目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取唐山矿区域相干目标的地面下沉速率和沉降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唐山矿有两个地面沉降中心,分别位于矿区东北和西部方向,最大沉降速率达58.2 mm/a;2013-06~09矿区出现回弹现象,而在其他时间段内地面呈近似线性下沉。通过对比高程误差改正前后的直方图可以发现,本文采用的两次回归分析方法对降低地形残余误差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6.
用大理、理塘和林芝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3站气温、相对湿度、本站气压、瞬时风速、地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理、理塘和林芝气温最低值和相对湿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分别为7时、7时左右和8时左右,气温最高值和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均在16时左右。3站气压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2个高峰值时段分别出现在10时左右和凌晨0~1时,2个低谷值时段分别出现在17时左右和5时左右。风速在凌晨至7时左右较低,之后至傍晚不断增大并出现极大值,日落后逐渐减小。3站地面温度7时左右出现最低值,14时左右出现最高值。从季节变化情况看,气温和地面温度出现最高值、最低值的月份及变化幅度最大的月份基本相同。地面温度增、降幅度最大的季节分别是春季、秋季。气压随季节变化幅度较气温、相对湿度小。初春风速较大,秋季风速较小,风速对相对湿度有一定影响,大理和林芝相对湿度出现最小值的月份与风速出现最大值的月份相同。各要素值基本是大理最大,林芝次之,理塘最小,这与3站的纬度、海拔高度和下垫面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7.
结合三维遥感影像解译提出一种定量的泥石流土石量计算方法。在泥石流汇水区内对地形进行0次谷与1次谷划分,按可搬运的物质总量和一次降雨所能搬运的物质总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细化;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与降雨所搬运的土石总量作为影响范围模拟的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泥石流汇水区的横截面面积及区域平面面积等地形参数,判别土石产出量与地形参数关系,实现泥石流影响范围的模拟。分析结果可为潜在泥石流危险区域评价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以天山北坡为实验区,采用2002-2008年精河、乌苏、石河子、蔡家湖4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进行月的水分平衡及其各分量的多年平均值计算,然后计算各气候常数;基于气候常数计算气候适宜蒸散量、气候适宜补水、气候适宜径流量、气候适宜失水量,确定月正常气候所需的水量,即气候适宜降水量;进而计算水分距平,最终确定研究区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对帕默尔干旱指数与本地的历史文献记录的实际干旱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帕默尔干旱指数模式的可应用性,并得出了研究区内4站点的帕默尔干旱指数计算公式,根据该指数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的旱情记录相符合.  相似文献   
99.
Yang N  Chu DL  Wong MM  Qi H  Wu RS  Kong RY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1,62(12):2654-2658
Marine waters from seven sites around Hong Kong with varying levels of sewage pollution were analyzed for Hepatitis A virus (HAV) by PCR cloning and DNA sequencing of the highly variable VP1/2A junction of the HAV genom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10 PCR clones from each of the HAV-positive marine sites indicated that human HAV genotype IB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type in Hong Kong waters. A sensitive and quantitative TaqMan-based PCR method targeting the 5′-noncoding region (5′-NCR) of HAV was used to quantify HAV particles in marine water samples along with the total Escherichiacoli counts being enumerated on TBX medium for comparis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no correlation of any significance between HAV and E. coli counts was observed which underscores the inadequacy in using E. coli as a sanitary standard to predict the levels of HAV in marine waters.  相似文献   
100.
超低渗透率测量仪的测试标定及初步测量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曼  杨晓松  陈建业 《地震地质》2011,33(3):719-735
低渗-超低渗透率测量是流体渗流力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断层带流体输运的定量化研究对于了解断层的力学性质和预测地下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新研制的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和工作原理.这套设备使用稳态法和目前逐渐流行的孔隙压力振荡法进行测量,其孔隙流体为蒸馏水和氮气,最高围压可达200M Pa,孔隙压上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