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滇西澜沧老厂地区玄武岩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滇西澜沧老厂地区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和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玄武岩为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玄武岩浆含富集地幔组分。老厂地区玄武岩浆活动可能与地幔热柱有关,玄武岩可能为地幔热柱(软流圈)熔融产生的岩浆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岩浆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82.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群起源于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缕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 ̄①早期(纳缪尔8-C期)已成为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并非由欧美植物群发展而来,二者均源于拟鳞木植物群,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平行演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483.
五台山车厂岩体侵位机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台山北坡的车厂岩体出露面积达500km ̄2,据分析,仅为一厚不足4km的岩席。其顶板(北界)是金刚库组,底板为五台山主峰地带的绿片岩。该岩席与围岩没有明显的热交换反应,侵入时温度很低,可能呈固态侵位。岩体的接触带岩石已全部糜棱岩化,含角砾状捕虏体,大捕虏体多在韧性剪切边界与岩体接触带附近,说明岩席的侵位机制可能是地层受力后片理张开为其贯入提供了空间;张开过程中巨大的负压和岩浆房受挤的联合作用为侵位提供了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484.
我们研制的DST-3型井间声波探测和井中声波来油系统,用于油气田井间层析成像,分辨率高、可检测度高;用于油层井中震动来油,功率大、作用范围大。该系统在冀东油田投入高104-5井和高105-5井试验,取得了210m井间距、1854.1m—1890m深部油层上较高质量的井间数据,经CT处理,获得了井间声波层析成像剖面。高104-5井1867.6m—1884.8m含油层经过13个小时井下声源震动解堵,这口原已不出油停产的井竟然出现原油自溢流出井口,后下泵抽油恢复产能。试验效果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显示该系统将会在油气田开发和开采中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85.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及其图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政  戴汩 《遥感学报》2001,5(3):177-182
介绍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星上图像智处理的方案,包括云检测和图像压缩两个部分,并介绍了地面的图像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86.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及其图像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星上图像智能处理的方案 ,包括云检测和图像压缩两个部分 ,并介绍了地面的图像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87.
锗的原子吸收分析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米瑞华 《岩矿测试》1991,10(3):221-225
本文对近十年来Ge的原子吸收分析,包括电热法、火焰法、氢化物-火焰法和氢化物-石墨炉法等四个方面的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88.
(Ca0.5□0.5)BaCe2(CO3)4F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b=5.093(6),c=23.017(6),r=120°,Z=2。用强功率四圆单晶衍射仪在2=2—65°范围内共收集到821个原始衍射强度数据。晶体结构主要靠重原子法解出,采用空间群P62C,根据344个独立衍射点经多轮最小二乘修正后,获得其全部原子的三维坐标、占位度、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温度因子等参数,最终的偏离因子R=0.05。  相似文献   
489.
Based on the coll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lood and drought information in Baoji area from 1368 to 1911, and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we investigat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 chains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using the methods of moving average, cumulative anomaly and wavelet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We found a total of 297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from 1368 to 1911 in Baoji. Among these events, droughts and floods occurred separately 191 and 106 times, which accounted for 64.31% and 35.69% of the total events, respectively. (2) We observ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 and drought events in Baoji in different phases.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dry from 1368 to 1644. A fluctuant climate phase with both floods and droughts occurred from 1645 to 1804.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wet from 1805 to 1911. Moreover, we observed a pattern of alternating dry and wet periods from 1368 to 1911. In addition, 3 oscillation periods of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occurred around 70 a, 110 a and 170 a, which corresponded to sunspot cycles. (3) We also observed an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 in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in Baoji.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Weihe River basin were regions with both frequent droughts and floods. (4) The sequential appearance of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 chains in Baoji from 1368 to 1911 was in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Since the 1760s, global climatic deterioration has frequently led to extreme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相似文献   
490.
综合交通网络演进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对于中心城市辐射场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Arc GIS10.0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通过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和场强、场能模型对2005,2014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辐射场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测度研究,并对腹地划分、扩展趋势及偏移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浙江省总体空间场能不断提高,但中心高于外围、干线高于周边以及北部高于南部等区域差异现象明显;(2)以杭州为枢纽的高铁网络成为场能集聚新高地,空间场能呈现以"X"型高铁线为骨架的新型分布格局;(3)杭州、宁波以及金华等地市具有较高腹地偏移度,其腹地超出自身市域并延伸袭夺周边相邻乃至非相邻地市腹地范围;(4)大部分地市腹地与政区范围吻合度较差,少数地市"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腹地与政区匹配关系的研究可为浙江省重构城市经济功能区划和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