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381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913篇
海洋学   24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为探明舟山近海海域仔稚鱼丰度的分布、出现概率及与环境因素的综合关系,进一步研究该海域渔业资源的补充机制,根据2019年3、4、7、11月在舟山近海海域开展的4个航次仔稚鱼生态调查资料,研究了舟山近海仔稚鱼的出现概率、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仔稚鱼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环境变化对仔稚鱼补充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空间上,调查海区水深范围5~50 m,仔稚鱼集中分布于水深10~20m的近岸河口岛礁区;时间上的季节变化比较大,春夏季丰度高,冬季少。GLM模型结果显示:近岸河口型仔稚鱼在近岸出现的概率为0.65~0.95,在近海出现的概率为0.26~0.60;近海型仔稚鱼在近岸出现的概率为0.12~0.34,在近海出现的概率为0.32~0.54。仔稚鱼优势种春夏季各出现1种,秋冬季各出现2种,全年仔稚鱼优势种有4种。数量分布为:仔稚鱼种类数春季(19种)、夏季(16种)、秋季(10种)、冬季(5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按种类适温属性划分,调查海区仅出现暖温性和暖水性两种,其中暖温性15种(占已知适温类型种类的60%),暖水性10种(占40%);按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992.
在IONESS系统中浮游介形类的昼夜垂直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ONESS系统对浮游动物的分层采样结果,研究浮游介形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浮游介形类存在着整个类群的昼夜垂直移动,白天其丰度最大值记录于200~300m层,并往上层水域递减,而夜间则明显往上层密集,丰度最大值提升至50~100m层;就物种多样性而言,由于工作水层(0~1000m)以深水层的众多种类于夜间上升至1000m以浅水层,导致工作水层内总种数由白天的49种剧增至夜间的78种,增幅达60%,各分层的种类数都有较明显的增加,750~1000m层的增幅最大,达150%,其次为50~100m层(增幅达125%);各种浮游介形类有不同的昼夜垂直移动模式,但绝大多数种类属于夜间上升型,少数种类属于不敏感类型,极少数种类却具夜间下降的移动特点.浮游介形类虽具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但这一变动往往局限于一定水深范围,从而反映出介形类的层状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广深分布型、上层分布型、中层分布型和下层分布型.  相似文献   
993.
以美国NCEP的FNL再分析场和我国GRAPES初估场为参考对北京探空雷达测风从平均偏差、标准偏差、概率密度分布、峰度系数、偏度系数、相关系数和均方根差等多参数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对雷达测风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再次求解参数进一步评估质量控制效果。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质量较高,平均偏差基本在±1 m/s内,其与参考标准一致性随气压减小而减小;风的东西分量和南北分量的一致性基本保持一致;四个季节中夏季数据一致性最高;基于FNL的评估结果优于GRAPES,即基于FNL的所有参数相对于GRAPES的参数更接近最优值。基于评估结果质控后的测风一致性得到提升,保留了原有特征。该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季节性差异,且质控后两个背景场的评估结果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频次的延伸期预报方法,比较了新构建的动力-统计和统计预报模型的预测技巧,并探讨了预报误差来源及改进方向。动力-统计预报模型是基于动力模式预测的热带季节内振荡(ISO)信号及ISO-TC生成的同期统计关系来进行预报;统计预报模型则是基于TC生成的前兆ISO信号建模预报。预报评估结果显示,动力-统计混合预报模型的预报技巧高于统计预报模型,原因在于影响TC次季节变化的前兆信号并不稳定,且随着预报超前时间迅速消散,无法提供有效且稳定的可预报源;相反地,TC生成与同期的ISO背景场显著相关,动力模式对ISO(预报因子)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因此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为TC延伸期预报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动力-统计预报模型的预报技巧可达5~6周,但仍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型TC预报技巧检验和误差分析,研究认为年际和年代际背景场对ISO调控TC活动的影响不可忽略,且热带外ISO信号(如罗斯贝波破碎和西风急流强度等)对TC频次和轨迹也有显著影响,这些因子为TC延伸期预报提供了潜在可预报源。  相似文献   
995.
1 IntroductionCobalt-richcrust, alsoknownasferrom anganesecrustormanganesecrust, isdefined astheferroman-ganesedepositiondistributingontheseamountandoc-curringinlayer,crustandgravelornoduleinpart.Itisrich inthemetalofhigh economicvalue(cobalt,nick-el,plat…  相似文献   
996.
利用1950-2015年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表面温度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和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太平洋不同尺度水汽输送和大气河(Atmospheric River,AR)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DO、ENSO的联系.结果表明,在PDO正位相时期,时间平均的水汽输送将大量水汽从太平洋北部和中部地区输送...  相似文献   
997.
对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的主要特点、路径预报难点问题和路径预报误差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显示:(1)“梅花”登陆次数多、登陆强度强,是首个4次登陆不同省(市)的台风,也是2022年最强登陆台风,造成华东与东北地区长时间、大范围的风雨影响。(2)台风生成初期的中长期时效路径预报是路径预报难点之一,模式对台风主要影响系统的长时效预报存在明显偏差,针对模式的及时检验和订正对预报调整非常重要。(3)双台风或多涡旋情景下,集合预报发散度大,“梅花”陆上路径预报偏西偏慢,其东侧“南玛都”的强度和位置差异对其路径有明显影响。(4)台风变性过程中的移速误差是路径预报极大误差的来源,关注台风是否处于变性过程可作为调整台风移速预报的参考。未来开展多模式交叉实时检验,基于集合预报研发针对转向变性台风路径预报订正技术可为主观预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8.
天鹅湖长蛸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蛸(Octopus minor)肌肉组织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长蛸肌肉样品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鲜质量分数和干质量分数分别为14.85%和71.80%、0.41%和2.0%、1.94%和9.36%,水的质量分数为79.30%;测得17种氨基酸,总质量比是651.7 mg/g,必需氨基酸质量比为256.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9.36%;必需氨基酸中色氨酸得分最高为217,所有必需氨基酸均在53分以上,半胱氨酸+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共检测10种主要脂肪酸,其中EPA+DHA的总质量分数为31.23%(雌)、32.10%(雄);富含钠、钾、钙、镁、铁等11种矿物元素,微量矿物元素中锌质量比最高,为111.36 mg/g;维生素A、B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999.
根据近年来侧扫声纳、单波束等野外调查资料,对长江口北支河口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深变化从0~20m,海底地形总体上由西向东倾斜;区内地貌特征主要由两个拦门沙、两个深槽以及一个沙脊组成。同时,利用历史海图与实测水深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内地形地貌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新提出的“情景模式比较计划”(ScenarioMIP)下中国近海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本文选取了其中6个海气耦合模型,对其模拟的风速、气温、降水进行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表明选取的模式对中国近海模拟效果整体都不错,但在菲律宾群岛附近模拟结果相对欠佳。模型平均预估结果表明未来21世纪中叶4个情景下渤黄海风速夏季增加、冬季减弱;至21世纪末,研究海域夏季15°N以北(南)风速主要呈增加(减小)的趋势,冬季25°N以北(南)风速主要呈减小(增加)的趋势。4个未来情景下的中国近海气温都将持续升高,高纬区域增幅大于低纬。可持续发展情景(SSP1-2.6)能有效减缓升温,其他放任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情景(如SSP5-8.5),则会加剧升温。未来中国近海降水变化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渤黄海与东海降水增幅在SSP5-8.5情景下最大,世纪末分别增加约15.87%与5.61%;南海降水增幅在SSP2-4.5情景下最大,世纪末增加约4.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