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DivisionofhydroclimaticareaoverChinaseas──Ⅰ.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ChenShangjiandYaoShiyu(ReceivedAugust1,1993;acceptedSe...  相似文献   
12.
开疆文化在海南的地域扩散与整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朱竑  司徒尚纪 《地理学报》2001,56(1):99-106
在界定海南文化是一种开疆文化的基础上 ,对其地域扩散与整合进行了研究。指出 ,开疆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扩散有别于大陆文化传播中占主流的沿江河、沿平原扩散的模式 ,而呈现出以移民和传染方式为主 ,先西后东 ,先北后南按海拔从沿海向腹部五指山 ,从低到高渐次推延的文化传播特点。此外 ,海南文化的形成 ,实际上是各种形式的开疆文化在海南地域上的一种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即是在黎族文化本底的基础上 ,经历史时期汉、苗、回等民族文化 ,以及近代华侨文化、农垦文化等多种文化长期影响 ,并经相互碰撞、彼此融合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后 ,在海南这一地域环境下整合生成的一种海岛文化。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广东人屈大均著《广东新语》是一部关于岭南历史地理杰作,涉及自然、经济、文化、聚落、民族地理等部门、内容丰富,见解精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在中国地理学史上长期湮没无闻,实有失公允。在人文地理学复兴的今天,应重视对该书的研究,给屈大均其人其书予应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仰观风云,俯察地理──记我国地理学家何大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何大章科学覆历为经,地理研究部门为纬,介绍何大章半个世纪以来在华南地理研究,尤其是在气候观测、资料整理、气候区划和气候资源农业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以及在华南地形、水文和环境生态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展示何大章作为我国当代一位地理学家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科学业绩和品格.  相似文献   
15.
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在广东五邑侨乡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广东五邑侨乡自然和人文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阐述以华侨为纽带引进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创新,说明华侨文化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应予继承、弘扬和发展,为今天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联合应获得文化支持,而文化支持的基础在于文化共同性.泛珠三角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地区,自古以来即不断发生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直到唐代以前,形成以百越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格局,同时在以铜鼓和风俗为代表文化变迁和发展上表现出更多文化共性,折射泛珠三角各个区域历史交流和联系不断加强的趋势,奠定了泛珠三角作为一个历史存在形式出现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近海区域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组成及分布特征,讨论全新世早期火历史及气候变化。【方法】利用AMS 14C定年技术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全新世早期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柱状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中16种PAHs总浓度范围为8.58~17.48 ng/g,在约10000 a B.P.的全新世早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波动变化,与TOC变化基本同步。【结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南海北部近海陆源区域自然火灾产生的焦炭残渣。PAHs的沉积浓度变化间接指示了全新世早期东亚季风的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人们赋予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为了交往而产生的语言代号。作为语言的化石,地名对特定历史时期和区域文化具有指示作用。广东地处我国南方边陲沿海,具有发展海盐业的有利条件。宋代以来,广东海盐业的兴旺,在地名上留下深刻烙印。以广东现在遗留盐业地名,反观历史时期盐业发展,揭示广东盐业发展过程和规律,为研究历史时期盐业发展和当今盐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指出岭南历史名镇渊源久远,早期随军事和政区建置而兴起,主要是宋代随商品经济发展而较多地出现,成为城乡物质交流中心,明清达到鼎盛时期,近代则大量出现,同为聚落和工商产业所在.岭南历史名镇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交通、产业、市场、名人、艺术文化等类型,具有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生态良好和美学价值高等特点,应在保护前提下,积极开发利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广东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质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壮、瑶、畲族是广东的世居少数民族,其饮食文化特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壮族饮食结构以水稻为主,玉米、番薯和麦类为辅,副食品种包罗万象,饮料以酒为主;瑶族喜食糯米、山珍野味和油茶;畲族以玉米、番薯等五谷杂粮为主食,喜食黄米粿,喜饮三道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环境的改变、社会文化的进步,某些饮食文化特质慢慢消失,但却通过一些隐性或显性的形式反映在作为强势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饮食文化民系上.广东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三大汉民系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融而不合,各自又保留着原有主体饮食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