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32.
分析了苏、皖石炭系石灰岩的胶结作用。查明了胶结物的晶形、碳、氧同位素成分、发光特征及包体均一化温度。指出胶结作用主要发生在大气淡水补给较充分的含水层内,这与本区属海退成岩序列有关。  相似文献   
33.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axono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density of meiobenthos depending on some factors of environment has been studied in bottom sediments of the northern estuary part of Ha Long Bay (Cua Luc estuary). The basic factor of influence on mei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the granulometr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 The greatest taxonomic diversity is noted in the silted sands, lowest — in the silty sediments. The density of meiobenthic community was higher in the silty sediments. Slightly expresse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nematodes and the percentage of silty particles in the sediments is detected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49±0.21, p=0.035). The nematodes were dominant at all stations. In total, representatives of 66 species of nematodes belonging to 17 families and 52 genera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34.
田明中  曹伯勋 《现代地质》1993,7(4):421-427
本文对周口店新发现距今11~1.9万年的东岭子洞穴堆积物进行了成因研究,认为该套堆积物并非全属岩溶堆积物,其中也有风成黄土沉积。应用古地磁、热发光及铀系法等年代学方法测定,认为这套堆积为距今11~1.9万年间沉积,弥补了周口店地区近5万年的晚更新世洞穴地层空缺,是一个含有丰富地质事件的晚更新世洞穴地层剖面。  相似文献   
35.
江淮地区北部晚太古宙TTG质片麻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江淮地区北部的灰色片麻岩是深成侵入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以高铝型为主,具弱的负Eu异常或不明显。从英云闪长岩到奥长花岗岩,TiO_2、FeO、Ca0、MgO减少,而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增加。形成于晚太古宙华北陆台南东大陆边缘挤压的构造环境下,由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36.
我国月平均气温场遥相关结构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月平均气温场的遥相关结构。指出,我国冬季月份的气温场的跷跷板特征不明显。夏季月季有明显的遥相关结构。给出了各月的遥相关模态及强度。指出,月平均气温遥相关表现为从南向东北,西北方向的辐射状。在105°E以东呈东北-西南向。在105°E以西呈西北-东南向。这种遥相关结构是由环流异常造成的。而且可以在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场预报中使用。  相似文献   
37.
涂光炽 《铀矿地质》1990,6(6):321-325
经过野外和室内工作,作者提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都是铀-金-汞-锑-砷(主要是雄黄雌黄,有时毒砂也重要)-铊成矿带。铀矿床的存在使这两个成矿带似乎区别于卡林成矿带,但实际上三者大同小异。本文概略讨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成矿带铀矿床与金矿床的地质背景、矿物组合、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化学及成矿机制并与卡林型金矿床对比。  相似文献   
38.
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涂汉明  刘振东 《测绘学报》1991,20(4):311-319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分析100多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长期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北半球气温变化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范围气温距平与北半球平均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的温度距平值平均为北半球平均气温距平的1.4-1.6倍。还表明,我国降水距平分布与北半球气温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在北半球平均气温偏高和偏低年份,欧亚地区500hPa环流特征的差异是显著的。这表明,我国大范围气候距平与北半球平均气温距平的统计相关是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的。  相似文献   
40.
全球最优插值客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屠伟铭  张跃堂 《气象学报》1995,53(2):148-156
主要叙述国家气象中心实时运行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客观分析方案,该方案采用最优插值统计方法,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各种类型有不同误差的观测资料和模式的6h预报值,给出数值形式的全球分析值。在两年的业务运行中,为T42中期数值预报谱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