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424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以甘肃礼县那家坝一带为研究区,通过传统统计学方法与C—A法对Au、Ag、Cu、Pb、Zn、As、Sb、Hg、Bi、Mo十种元素进行异常下限求取,圈出单元素异常图,并探讨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元素异常圈定的应用效果,验证其优缺性;通过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及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确定了Au、As、Sb、Hg为此次研究的综合异常分析元素,进一步地对Au、Sb两种元素进行了成矿预测,共圈出Ⅰ、Ⅱ、Ⅲ、Ⅳ四个成矿远景区,其中Ⅰ、Ⅱ成矿远景区成矿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92.
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中,示踪试验的应用是较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确定地下河系统的岩溶含水介质结构,采用高精度在线监测技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合宝地下河主管道上进行示踪试验。试验采用的示踪剂为荧光素钠,在线监测设备为GGUN-FL30野外荧光分光光度计。试验结果显示: 合宝地下河入口S1与出口S4之间地下河以管道流为主要特征,结构相对简单,不存在溶潭等地下储水体; 示踪剂回收率为63.18%,说明该地下河还有其他排泄途径,很有可能为地下潜流。基于Qtracer2数据分析可知,合宝地下河枯季水流的最大流速为156.00 m/h,平均流速48.09 m/h,岩溶管道储水量26 714 m3,管道过水断面面积13.70 m2,平均直径4.18 m,弥散系数0.505 m2/s,纵弥散度37.81 m,摩擦系数0.178,雷诺数48 937,舍伍德数1 875.4,施密特数1 140。合宝地下河岩溶极其发育,含水介质不均一性强,为规模较大的单一管道系统。地下水流态呈紊流型,且局部具备承压特征。研究数据及成果为建立地下河系统数值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东北兴蒙-吉黑造山带广泛分布着晚三叠世的磨拉石建造,最有代表性者,一是产于造山带的双阳盆地的大酱缸组,底部具磨拉石特征的粗陆碎,堆积厚度大于400 m,上部含煤沉积,产Drepanzamites-Glocsophtllum.二是产于华北陆块及其北部陆缘造山带结合带上的抚松白水滩盆地的小营子组,下段砾岩段为磨拉石建造,厚大于351 m;上部细陆屑沉积,见多层碳质粉砂岩,产Cycadocarpidium?.sp.,Uniohuag bogoucnsis?.三是产于华北陆块上白山市石人镇石人盆地的小河口组,下段习称红石砬子砾岩,厚达570 m;上段北山含煤段产Danacopsis-Glossophyllum.它们与下伏早(中)三叠世地层或时代更老的地质体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充分证明:兴蒙-吉黑造山带造山作用完成于早(中)晚三叠世之间,即结束于早印支期.  相似文献   
994.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is one of the typical salt-water intrusion areas in China,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a-laeoenvironment evolution. Systematic analyses of pollen, foraminifera and grain size com-position based on 14C and luminescence dating from two sediment core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since late Pleistocene. It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even evolution stages since 120 kaBP: 120–85 kaBP was a transition period from cold to warm; 85–76 kaBP was a period with warm and wet climate having swamp lakes develop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76–50 kaBP was characterized by grassland vegetation and coarse sediments in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which was the early stage of Dali Ice-Age; 50–24 kaBP was a period with alternate sea deposition in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24–10 kaBP was the late stage of Dali Ice-Age with coldest period of Quaternary,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was dry grassland and loess deposition environment; 10–4 kaBP was another warm and wet climate period, sea level was high and regressed at 4 kaBP; and has been the mod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ince 4 kaBP. Among the three warm stages, including 85–76 kaBP, 50–24 kaBP and 10–4 kaBP, corresponded to late Yangkou, Guangrao and Kenli seawater transgression respec-tively. The duration of the latter one in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west coast of Bohai Sea and east coast of Laizhou Bay. The three periods of seawater transgression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995.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树林湿地具有强大的功能,定量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重视其生态功能。通过野外实验、收集资料、发放问卷等方式获得基础数据,运用各种生态经济学方法,对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净化功能、气体调节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旅游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进行了评价,各项功能总和为374.89×10^6元,单位面积功能为18.2万元/hm^2。  相似文献   
996.
爆炸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钢管混凝土柱是被广泛采用的组合构件之一。爆炸发生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可能会对框架结构内部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造成严重破坏,然而目前对其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爆炸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柱实体有限元模型,其中混凝土采用HJC模型,方钢管采用考虑应变率的塑性随动强化模型,爆炸荷载施加在柱子一侧表面。通过对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的模拟,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比例距离"下的动力响应和破坏形式,进而得出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机理。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方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其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同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延缓了方钢管柱底和柱顶过早地发生局部屈曲。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柱中水平位移逐渐减小。结果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延性、优越的抗爆性能,所提出的破坏机理可供结构抗爆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热带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热带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中的准两年振荡和ENSO现象,以及热带平流层和对流层交换(STE)过程为主轴,介绍了热带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和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BO)存在潜在联系,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还不是很清晰。QBO对平流层大气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其中的化学-辐射-动力反馈作用目前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提供了ENSO影响热带平流层大气令人信服的证据,但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还未形成一个共识,其中一个原因是平流层内的ENSO信号受到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的干扰。一些研究指出ENSO事件通过改变行星波的强度和传播对极地平流层大气产生影响,而平流层过程也会对ENSO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产生影响,但其可靠性需要进一步的确证。目前,一个较一致的结论是全球变暖会导致热带上涌增强,STE加快。然而,影响热带STE的大气过程较多,特别是季风系统和热带深对流系统对STE的贡献还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8.
沙柳优良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鄂尔多斯不同地区沙柳的表现型进行调查,并对7个不同地区的沙柳进行选育,对表现型优良的6个品系做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不同地区沙柳的表现型存在较大差异,以台格庙地区沙柳的表现型最好,平均丛枝数和丛高分别达162枝和4.19 m,平均冠幅为5.15 m,与其他地区相比在p=0.05水平下差异显著;图克和查干尔淖地区沙柳表现型相对较差;选育后阿门其和台格庙两个地区沙柳生长性状相对较好,无性系繁殖苗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丛高和地径均高于其他地区无性系繁殖苗;查干尔淖地区无性系沙柳繁殖苗长势最差;筛选的6个沙柳品系均能在中度盐碱滩上生长,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了6个沙柳品系的抗逆性强弱,筛选出了沙柳两个抗逆性优良品系,即Ⅲ-01和Ⅷ-02。这两个品系表现型优良,抗逆性强,适于在西北干旱、盐碱地上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999.
选取辽宁盘锦双台河口滩涂翅碱蓬生长消亡区的20个土壤样本点,比较其与翅碱蓬生长繁茂区的11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其变化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双台河口滩涂土壤中含量变化显著的微量元素为Mn、Zn和Rb。通过这3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其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上是减少的,且距离拦海大坝越近,含量越高,距离拦海大坝越远,含量越低。研究区河口底泥中Mn、Zn和Rb的含量分别占研究区滩涂土壤中的47.6%、64.3%和78.5%,表明了研究区滩涂土壤中3种元素主要是由河口地区的沉积物带来的。河口地区水中的沉积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河水携带的泥沙颗粒直接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另一部分是由河水携带的大量胶体,在入海口处产生胶凝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用伽玛能谱测量找金,主要是通过研究铀、钍和钾3种元素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配、分布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近矿围岩蚀变的关系,总结出作为间接找金的伽玛能谱标志,用来进行同类地质条件地区的找金预测.通过对伽玛能谱测量的物理学和地质学阐述,解释了能谱比值参数的地质意义、总结了在团山子地区预测隐伏金矿体的复合参数特征,并通过矿点外围的钻探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