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6篇
  免费   2668篇
  国内免费   3656篇
测绘学   1207篇
大气科学   2704篇
地球物理   3386篇
地质学   7100篇
海洋学   1752篇
天文学   659篇
综合类   1390篇
自然地理   1852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795篇
  2021年   884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847篇
  2018年   851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890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869篇
  2013年   909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896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方正断陷三维区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层序地层学分层基础下的沉积学原理,依据各种数据,进行了各级层序单元的识别与划分,在本区识别出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湖底扇相3类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8种沉积亚相和16种沉积微相;通过地震相研究及砂体的预测,进行了各层段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由方正断陷边缘和依汉通断裂向方正断陷中心推进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82.
崔敏  徐建永  郭刚  谢晓军  祁鹏  肖曦  王欣 《现代地质》2021,35(4):1106-1113
杭州斜坡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新区,构造特征的研究是开展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杭州斜坡的结构、主控断裂的演化及其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的分析,探讨了斜坡结构差异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斜坡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三个部分,中段断层走向为北北东向,单个断层的延伸长度小但数量多,存在倾向东和倾向西的顺向断层和...  相似文献   
983.
堰塞湖的水文特征过程对于库区洪水宏观调控、预报预警、安全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掌握萨雷兹堰塞湖水文特征和历史演化过程,本文基于密集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综合调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1972-2019年帕米尔高原萨雷兹堰塞湖的水文特征以及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面积-水位"关系模型重建了1972-2019年萨雷兹堰塞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84.
基于内蒙古睿图预报系统的低分辨率版本和WRFDA-FSO诊断工具,评估2021年7月现有探空和地面观测对内蒙古睿图预报系统预报的影响。该方法计算代价相对低廉,并允许根据观测变量、观测类型、气压层次、地理区域等观测的子集对观测影响进行划分。代价函数为以干总能量为度量的背景场和分析场的预报误差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观测影响的总体总和为负,观测对预报起正贡献作用。对12 h预报误差减小贡献最大的观测来自探空观测的动力变量(U、V风分量)。而单时次单位数量平均观测影响,探空观测的贡献约为地面观测的1/2。探空观测对12 h预报误差减小从近地面层至模式层顶均保持正贡献作用,并在对流层中低层和对流层高空急流层存在两个极大值区域;地面观测在850 hPa以下低层正贡献占比明显。探空观测在被同化系统同化时均总体具有有利的影响,也反映出探空观测数据稳定、质量较高的特征;地面观测对12 h预报误差减小起正贡献作用次数最多的区域在河套地区尤为显著。同时,探讨了需进一步提高地面观测资料同化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5.
西藏冈底斯带广泛分布晚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其岩石成因一直存在争论,并且对于成矿潜力的研究也十分有限.为此对谢通门县斯弄多-加多捕地区具铜矿化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以探明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晚白垩世(83.1± 1.6 M...  相似文献   
986.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is related to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However, the starting time and the associated deep crust-mantle processes are still debatable. Mafic dike swarms car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 deep earth (including mantle) geodynamics and geochemical evolution. In the Jiangnan Orogen (South China),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on whether the Mesozoic 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is region are also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acific subduction or not.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detaile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whole-rock element and Sr-Nd isotope data for Early Cretaceous Tuanshanbei dolerite dikes, and provide new constraints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mantle dynamics of the SCB during that time.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suggests that this dolerite erupt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145 Ma). All samples have alkaline geochemical affinities with K2O + Na2O = 3.11–4.04 wt%, K2O/Na2O = 0.50–0.72, and Mg# = 62.24–65.13. They are enriched in LILE but depleted in HFSE with higher initial 87Sr/86Sr ratio (0.706896–0.714743) and lower εNd(t) (?2.61 to ?1.67). They have high Nb/U, Nb/La, La/Sm and Rb/Sr, and low La/Nb, La/Ta, Ce/Pb, Ba/Rb, Tb/Yb and Gd/Yb ratios. Such geochemical signatures suggest that th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is obvious but crustal contamination play a negligible role during magmatic evolution. Tuanshanbei dolerite were most likely derived from low-degree (2%–5%) partial melting of a phlogopite-bearing mantle material consisted of ~85% spinel peridotite and ~15% garnet peridotite previously metasomatized by asthenosphere-derived fluids/melts with minor subduction-derived fluids/melts. Slab-rollback generally lead to the upwelling of the hot asthenosphere. The upwelling of asthenosphere consuming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y thermo-mechanical-chemical erosio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may have partially melted due to the heating by the upwelling asthenosphere and lithospheric extension.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Tuanshanbei dolerit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itial slab rollback and corresponding lithospheric extension occurred potentially at ca. 145 Ma.  相似文献   
987.
Parsivel(R)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及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粒子特性是大气运动和云内微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在云降水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测量方法不适合对大量数据分析寻找规律,德国OTT公司的Parsivel(R)激光降水粒子谱测量系统可以较好解决自动测量难题.该仪器是以激光测量为基础的粒子测量传感器,采用平行激光束和光电管阵列结合,当有降水粒子穿越采样空间时,自动记录遮挡物的宽度,通过穿越时间计算降水粒子的尺度和速度,根据各种参数的综合信息对降水粒子进行分类,并能够以数字形式显示瞬时降水强度、降水粒子总数、累积降水量、降水时的能见度和雷达反射因子,以图形方式显示降水粒子尺度谱、速度谱、降水粒子分类且自动生成天气现象代码,实现天气现象的自动识别.激光降水粒子谱仪主要用于气象水文观测.在雷达气象学领域可用于Z/R关系的拟合修正,比传统的用雨量筒观测数据拟合效果好得多;由降水粒子谱仪测量雨滴的降落速度,可以对天气雷达垂直向上测量的粒子径向速度谱进行校正.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检验一直是一个难题,自然降水粒子谱分布形式与人工催化以后的降水粒子谱型理论上应当具有较大的差别,人工增雨作业降水滴谱变化物理响应和降水强度时间变化响应都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能够实时检测到这些差别,就能够充分说明人工催化的有效性.未来如果能够进行联网观测记录区域性降水、降雹,就有充分证据表明人影作业的有效性,在定量化作业效果评估以及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利用该仪器已经对一年的自然降水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将所获得的降水粒子谱、雨滴浓度值随时间变化状况与卫星反演的云顶有效粒子半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发现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8.
通过分析2006年2月温州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得到该序列具有①频度高、衰减慢、持续时间长;②震中分布集中且呈北西向展布;③震源浅;④各台站P波初动符号基本保持不变;⑤较大地震发生前,空间上出现空段,时间上表现为“增强—平静—发震”;⑥h值先变小后变大,b值缓慢变大等特点。结合地震应急时的预报实践,重点研究了地震趋势判断中比较有效的指标或参量,希望能为以后珊溪水库地震趋势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9.
周至井水位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在中强地震前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2002~2004年周至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初步分析了其与地震的关系,认为在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2003年和2004年甘肃岷县5.2、5.0级地震前,该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90.
利用1961—2017年北疆3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北疆地区初、终霜日和霜期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疆平均初霜日以2.2 d·(10a)-1速率推迟;平均终霜日以1.7 d·(10a)-1速率提前;平均霜期以3.9 d·(10a)-1速率缩短;初、终霜日和霜期的主周期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