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塔里木盆地两种重要的圈闭型式及其与喜山期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众多的圈闭类型中,中生界披覆背斜圈闭和以下古生界为主的断块潜山(或潜山)圈闭是最重要的两种高产圈闭型式,此两种圈闭均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它们所富集的油气均主要是喜山期以来生成的油气。披覆背斜圈闭封闭样多为单封闭层整合型,而断块潜山(或潜山)圈闭封闭样成式为不整合型(其中许多尚属多封闭层圈闭),故从理论上看,中生界披覆背斜圈闭封闭和储聚油气能力要优于古生界断块潜山(或潜山)圈闭,塔北勘探实  相似文献   
22.
用增强显示云图确定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用增强显示红外云图确定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利用1983—1988年GMS增强显示云图资料,对中央气象台使用的《用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红外云图估计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中的云特征指数进行了修改与调整,增加了眼区的温度、中心强对流云区和螺旋云带的云顶温度等新的云特征因子。经统计、拟合,得到云特征指数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最低海平面气压的对应关系,给出了计算热带气旋强度的人-机交互方法流程,此方法对各种强度的热带气旋都能客观地计算其强度,使用简便,且精度满足业务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3.
本文应用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西南水汽输送路径,一条是东南水汽输送路径。指出边界层的偏东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增雨机制。分析还表明:每30 min一次的GPS/Pwv资料能直观地、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GPS/Pwv资料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GPS/Pwv的散度资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辐合、辐散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4.
铜石杂岩体是由三个阶段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的中偏碱性火山杂岩体,其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经统计表明:该杂岩体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与地壳克拉克值基本一致,ΣCe/ΣY(LREE/HREE)比值较大,轻稀土相对富集,Eu具弱亏损,各期次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均呈左高右低的平缓弧形,形态基本相似。这些特征反映了该杂岩体三个侵入阶段的岩浆均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同一岩浆房,且具有强烈分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用数字云图确定热带气旋强度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数字云图资料,分析热带气旋强度与热带气旋中云系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云系结构紧密度因子的概念并用云带旋转的圈数表示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本文对原有关于热带气旋中云系结构的某些因子的取值作了适当调整, 改进了用增强红外云图确定热带气旋强度的方法。 经过对2446组样本的拟合,热带气旋强度最大风速估计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48 m/s。本方法可以实现人机交互,能更客观地作出定量估计。对1993年12个热带气旋检验,最大风速平均绝对误差为2.31 m/s。  相似文献   
26.
以关岛飞机探测的热带气旋资料和登陆热带气旋的实测风资料为观测值,将用数字云图确定的热带气旋强度与观测值作比较,其平均绝对误差均不足3 ms-1。文章还给出了1994年业务试用结果。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影响华北地区的黄河气旋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修芳 《气象》1997,23(1):17-22
利用每小时数值云图、TBB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和数值产品资料,分析了1994年6月24-26日黄河气旋过程,讨论了环境场条件,不同尺度云团的相互作用对气旋生成的影响,给出了中尺度云团的发展演变以及与强降雨的关系,揭示了气旋降雨的中尺度特征,概括了气旋发生发展的综合模型,对气旋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ngstr?m-Prescott公式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计算地表有效总太阳辐射(Rs)数据以支持参考作物需水量估算等研究的简便方法。本文以优选中国综合农业分区的?ngstr?m-Prescott公式系数asbs为目标,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以全国范围内121个地面气象站点1957—2010年的逐月Rs和日照百分比数据计算获得了各农业区的逐月asbs系数,并以2011—2016年的Rs观测值为真值,比较验证了分别以asbs系数回归值和FAO的建议值计算的Rs相对精度。结果表明,38个农业子区逐月的站点平均asbs系数取值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均存在不稳定性,且与FAO的推荐值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以asbs系数回归值计算的Rs相对精度要优于FAO的建议值计算的Rs相对精度,但是在各农业子区内,前者并不是在所有月份均优于后者。综合考虑二者的精度比较结果,建议在全国大规模的实践中,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甘新区仍然使用FAO推荐的?ngstr?m-Prescott公式系数,而在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青藏区则建议以矫正后的站点均值作为?ngstr?m-Prescott公式的系数;在局部区域高精度的计算中,建议使用优选值作为?ngstr?m-Prescott公式的系数以获得最优的Rs估算值。本研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在现有的数据条件下,对提高地表太阳辐射和参考作物需水量的计算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由于城市化进程造成的城市水文效应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介绍城市化的内涵以及城市化水文效应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文效应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具体包括城市化对径流、蒸散发等各种水文要素及其水质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城市化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流域对比实验法、水文特征参数法和流域水文模型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当前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1) 近53年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降速为-0.5次/10a (-2.4~1.2次/10a),其中1991年之前降速为-1.1次/10a (-3.3~2.5次/10a),而1991年之后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45次/10a (-4.4~4.2次/10a);春季寒潮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一致,且在各季节中变化最为显著;寒潮频次年内变化呈“双峰”结构特征,且以11月最多;(2) 空间上,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高发区集中在内蒙古的北部和中部地区,且北部高于中部。年代尺度对比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寒潮高频区域范围在减少、低频区域范围在增加;而21世纪初期高频区域范围有所增加,增加区主要为内蒙古东部的图里河、小二沟,以及中部的西乌珠穆沁旗等地;(3) 就年尺度而言,寒潮主要受AO、NAO、CA、APVII和CQ控制,而各季节驱动因素有所差别,冬季寒潮与AO、NAO、SHI、CA、TPI、APVII、CW和IZ均达到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冬季寒潮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秋季寒潮主要受CA和IM影响;而春季寒潮与CA和APVII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