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从地质背景构造、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等方面对2014年秭归M4.7、M4.5地震与2017年秭归-巴东M4.3、M4.1地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2014年M4.7、M4.5地震从微构造上与仙女山断裂北段有关,2017年M4.3、M4.1地震震区最近断裂为周家山-牛口断裂。2)2014年M4.7、M4.5地震余震丰富,记录到的余震500余次,其中2级以上余震5次,最大余震M2.9(ML3.5),余震活动持续超过一个月;2017年M4.3、M4.1地震只记录到余震160多次,2级以上余震3次,最大余震M2.6(ML3.3),余震活动持续20 d左右。3)2014年M4.7、M4.5地震的最佳震源深度约为7 km,2017年M4.3、M4.1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5 km。4)2014年M4.7、M4.5地震主震优势频率和拐角频率均不高,优势频率为1.5~8.0 Hz,拐角频率为3.0~8.0 Hz,这种频谱特征可能是水库诱发构造地震的特性之一;2017年M4.3、M4.1地震优势频率不高,拐角频率亦较低,有近似陷落或浅表滑坡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为调查长乐—南澳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的展布、形态和深部构造背景, 福建省地震局使用大容量气枪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将深地震探测拓展到台湾海峡西南部, 配合陆上的水库气枪震源、吨级爆破点和流动地震仪实现了海陆双向激发接收。文章详细介绍了2013—2015年间在台湾海峡西南部采集的6条二维广角地震剖面的观测系统、采集参数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资料的整理分析表明: 震源激发参数和仪器接收点位选择合理, 大部分共接收点道集记录能清晰地识别出Pg、PmP、Pn、Sg、SmS等震相; 通过气枪固定点多次激发进行叠加的方法, 获得了信噪比相当于吨级爆破的共炮点道集记录。陆上台站数据品质较佳, 而海底地震仪数据信噪比较低, 可能是由于海底吸收衰减较为严重。数据处理中针对台湾海峡西南部沉积层速度较低且基底面起伏剧烈的问题, 将共接收点域拾取的走时分选到炮域, 避免了表层改正残差造成深部构造假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牛最荣  陈学林  王学良 《水文》2015,35(5):91-96
白龙江引水工程被列入国家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分析研究白龙江干流代表站径流变化特征并进行未来趋势预测,为实施白龙江引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对白龙江干流白云、舟曲、武都、碧口4个代表站1956~2013年的实测径流系列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周期波均值外延叠加模型、谐波分析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组合形成的加法模型对代表站未来径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该4站9月份多年平均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比例最大,主汛期6~9月多年平均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比例达到50%左右。(2)4个水文站多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呈现出逐渐缓慢减少的趋势,上游减少的幅度比下游小。(3)预测2015、2020、2025年年径流量的结果是:白云水文站均小于多年平均值,武都水文站均大于多年均值,舟曲和碧口水文站在多年均值上下浮动。  相似文献   
44.
江南茶区茶叶生产现状和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展气候资源分析对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历史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等现状,以及气候资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茶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灾害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江南茶区茶树主要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迎霜、鸠坑、黄山种、翠峰、安吉白茶等;江南茶区中,湖北省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位居第一,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江苏第一,其次是浙江,尔后依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全区年平均气温15~20℃,≥10℃活动积温4 500~6 500℃·d,年降水量1 000~1 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80%左右,年日照时数1 500~1 900 h。热量较优,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是绿茶生产的气候适宜区域。同时,江南茶区也是茶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高发区,应加强茶树资源监测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在充分利用3S技术基础上提高茶叶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推进茶叶精细化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45.
Hu  Xuelin  Yuan  Weihua  Yu  Rucong  Zhang  Minghua 《Climate Dynamics》2020,54(7):3245-3258
Climate Dynamics - Accurat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intense precipitation events requir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hysical mechanisms. This study uses Yaan—a place with regional...  相似文献   
46.
吴雪林 《北京测绘》2018,32(5):599-603
基于2013年、2017年的Landsat 8OLI卫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到了3个时期的地表温度、土地利用现状和主要的地表参数。通过分析得到南京市的热岛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沿江经济开发带、各区县中心以及南京市化工产业园;呈现局部集中式分布且有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47.
Investigation of the deep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s. By using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of the Luqu–Zhongjiang and Anxian–Suining;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of the Sichuan Maowen–Chongqing Gongtan, the Qinghai Huashi Gorge–Sichuan Jianyang, and the Batang–Zizhong; and magnetogravimetric data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region, the deep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Songpan–Ganzi block, 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and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nd their relation was discussed. The 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rusts the Songpan–Ganzi block upon the Yangtze block, which obstructs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Maoxian–Wenchuan, Beichuan–Yingxiu, and Anxian–Guanxian faults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fault belt dip to northwest with different dip angles and gradually converge in the deeper parts. Geophysical structure suggests that an intracrustal low-velocity, low-resistivity, and high-conductivity layer is comm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crust west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but not in the upper Yangtze block. The Sichuan Basin has a thick low-resistance sedimentary layer on a stable high-resistance basement; moreover, there are secondary paleohighs and depression structures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with characteristic of high magnetic anomalies, whereas the Songpan–Ganzi block has a high resisitivity cover of upper crust and continues to a low-resistance layer. Considering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s the boundary, there are Bouguer gravity anomalies of "one belt between two zones." Thus, we infer that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inferred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he Songpan block and the underlying basin basement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fault belt. Furthermore, there may be an extensive ancient Yangtze block, which is west of the Ruoergai block. In addition, the crust–mantle ductile shear zone under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is the main fault, whereas the Beichuan–Yingxiu and Anxian–Guanxian faults at the surface are earthquake faults.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eastward obduction of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eastward subduction of its deeper par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Pacific, and Philippine Plates with the Eurasia Plate might have caused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to cut the Moho and extend to the middle and upper crust; thus, creating high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rapid energy release zone.  相似文献   
48.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 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 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 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底层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并探讨了地形粗糙度和内潮对底层湍流混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东北部各站位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量级约为10-4~10-3℃; 温度变化趋势与正压潮变化趋势不同, 温度能谱显示多数站位在全日和半日频带区间出现谱峰, 温度变化更多地受斜压潮影响, 全日、半日内潮起主要调制作用。陆坡-深海盆过渡区及深海盆底层的湍动能耗散率量级为10-10~10-9m2∙s-3, 涡扩散系数量级为10-4~10-3m2∙s-1。观测数据未能显示底层湍流混合与地形粗糙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底层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与过去观测到的南海北部深海盆内潮的南北不对称性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49.
天然矿物自然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自然铝的发现与研究史;自然铝的物理性质和颗粒形态、元素组成及含量、晶体结构参数等特征;自然铝的成因模式。自然铝主要见于老的火山和热液矿石中,或现代和中-新生代的海底活动构造带(如转换断层、中央海隆以及弧后扩张中心)的海洋沉积物中,有地幔碳热还原、海底热液内生和陆地表生置换等3种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50.
青甘宁三省区定点洪水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水调查资料是科学地认识洪水发生的自然规律,正确地进行洪水计算,分析地区水文特性,进行水利、水电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原甘肃省水文总站1976年就创造性提出定点洪水调查并于实施,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部门也先后实施定点洪水调查工作。通过对三省区定点洪水调查原始资料搜集、整理汇总、合理性分析、成果汇编,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洪水调查理论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系统、权威的三省区河段定点调查洪水资料汇编成果。结果表明:定点洪水调查为弥补西部干旱地区水文站网不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收集水文资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具有投资小、收集资料面广、机动灵活性强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定点洪水调查能够获取中小河流河段年最大洪峰流量,并能形成一定的资料系列长度,为涉水工程设计、工程安全复核、防洪管理及工程调度提供基础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