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2篇
  免费   1564篇
  国内免费   2355篇
测绘学   1099篇
大气科学   830篇
地球物理   1231篇
地质学   3957篇
海洋学   1312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450篇
自然地理   101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种Brovey变换图像融合法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的Brovey变换融合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Brovey变换、对数变换亮度调整的图像融合方法,试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证明了其保留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62.
利用了SuperMap Objects组件,构建了C/S模式的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导航系统,实现了信息查询、路径导航、办事指南、地图与数据编辑、数据输出、用户管理及三维虚拟校园导航等功能,并提供了与现有校园系统集成的接口.  相似文献   
63.
基于蚁群智能的遥感影像分类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式遥感分类是遥感研究的新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智能规则挖掘(ant-miner)的遥感影像分类新方法.遥感数据各波段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往往会导致分类产生误差.而ant-miner算法中的信息素是基于规则整体性能的,信息素的动态更新能有效地处理相关性较强的数据,所提供的正反馈信息能纠正启发式函数缺陷所造成的错误.因此,蚁群智能算法应用于遥感分类具有一定的优势.将该方法用于广州市地区的遥感影像,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并与See5.0决策树方法及最大似然方法(MLH)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蚁群智能算法分类精度比后两者的分类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4.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特征信息数据—重力来完成水下运动载体的辅助导航与定位。为了实现水下运动载体上重力传感器输出的实测重力信息与重力数据库中存储的重力信息之间的匹配,首先必须将这两类数据归算到一个平面。本文研究分析了重力归算中重力垂直梯度求解的各种方法;探讨了不同数值积分区域对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可以直接以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代替扰动重力垂直梯度来求取重力垂直梯度。  相似文献   
65.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CO_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长垣外围有3×108t特低渗透的扶杨油层储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为提高这部分储量的有效动用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PVT测试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原油较稠,体积系数小,膨胀性和收缩性小,溶解系数较低;CO2驱油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为29 MPa,比原始地层压力高8.6 MPa,现场试验为非混相驱;长岩心实验CO2驱油采收率比注水高4~6个百分点。综合室内可行性评价实验结果看,大庆长垣外围扶杨油层开展CO2驱油试验是可行的,并于2003年初在宋芳屯油田南部开辟了注气试验区,有注气井1口,采出井5口。矿场试验结果表明,CO2驱油能够使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其开发效果,该技术有望成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的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6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剖析西准噶尔地区盆山耦合关系、沉积体系发育的关键地段。该区二叠系佳木河组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组成的混积地层。火山岩与碎屑岩组成的地层单元有广义上的成因联系,因为它们都属于史密斯地层,并均具有旋回特征。针对不同的岩性区:碎屑岩岩性区、火山岩与碎屑岩共存区、纯火山岩区,找出由于构造火山活动、相对湖平面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可作为层序界面的不整合面。碎屑岩岩性区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削蚀、底超、双向下超、顶超、下切谷等;共存区为同时发育火山岩与碎屑岩的削蚀带,不整合面类型较复杂;纯火山岩区表现为相对湖平面下降形成的削蚀不整合面。故可以通过地震、钻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不整合面,并依据火山喷发方式、火山旋回、沉积旋回,按照不同对比原则进行经典层序地层学划分。  相似文献   
67.
东准库布苏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布苏南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具富SiO2 (64.24%~67.75%)、低Al2O3 (16.06%~22.00%)、富Na2O K2O (7.03%~7. 50%)特征,且Na2O>K2O,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分子,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类型.较低的DI(69.49~76.62)、FL(64.32~71.56)和MF(69.58~76.00),表明岩体具有壳-幔混合作用的特征.结合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分析,岩体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的大陆主碰撞后初始拉张阶段[(300±10) Ma],属后碰撞花岗岩,它是幔源岩浆在壳下和壳内不同深度上发生垫托,壳幔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熔、混合和交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68.
贵州中东部剩余重力异常与区域矿产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1:20万剩余重力异常,结合航磁、物性、地质等资料,初步圈定区内隐伏、半隐伏岩浆岩体,对研究与重力异常、岩体分布关系密切的矿产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其成因,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9.
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如何筛选矿致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进一步筛选矿致磁异常的可能性;提出了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筛选矿致磁异常的优先顺序建议。  相似文献   
70.
Gold Headquarter of the CAPF has discovered the Yangshan super large-scale gold depositin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a great breakthrough of gold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in WesternQiniing Mountains of China. The gold resources of this deposit achieved 308 tons with increasingpotentials. Preliminary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the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and the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continent-continentcollision orogenic proce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typical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while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The ore-forming background is notablydifferent from the Carlin gold deposit provi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similar with that of the orogenic-type gold deposit. Accordingly,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atransitional type between the Carlin-type and the orogenic type gold deposits. At present, the Yangshangold deposit is the largest Carlin and Carlin-like type gold deposit that is ever discovered in China.Researches on metaliogeny, metaliogenic model and ore-enrichment regularities of the Yangshan golddeposit are crucial to meet the pressing needs of the curren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oreexploration of the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