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591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494篇
地球物理   582篇
地质学   1206篇
海洋学   251篇
天文学   157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3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08~010mol/L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_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_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RSD(n=5)在13%~37%。  相似文献   
62.
地幔流体的前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曹荣龙 《地学前缘》1996,3(4):161-171
地幔流体是与地幔环境处于平衡的气体和挥发分。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碳、氢、氧、氮、硫(CHONS)。它以富于地球内部原始组分为特征,但也包含部分再循环组分。地幔挥发分在弱还原条件下主要为CO2-H2O,强还原环境则以CH4-H2O-H2为主。地幔流体地球化学的重要性质为:(1)易溶于硅酸盐熔体;(2)净化作用;(3)再沉淀作用。近年来,有关地幔流体中稀有气体和挥发分的起源、分布及同位素组成等前缘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拟优先探索的问题包括气体裂化与金刚石成因,非生物成因地幔烃,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地幔挥发分注入与地壳重熔等。  相似文献   
63.
钛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钛金属因其特殊性能和广泛用途被称为“第三金属”,90%以上的钛矿物被用于TiO2颜料的生产,其次为宇航工业等。金红石和钛铁矿是提炼金属钛的主要原料。我国钛铁矿储量居世界之首,其精矿可满足国内钛工业需要,金红石资源较贫乏,原料供不应求。目前世界钛工业总形势是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64.
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笔者报道了在祁连山东部开展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一构造演化研究所获得的最新成果.在生物地层学方面,对祁连山东部寒武纪地层和动物群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北祁连山奥陶纪等时地层格架、有关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时限及分布特征作了补充和修订。在沉积学方面,着重分析了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各种沉积相及环境,特别是晚寒武世大陆裂谷发育中、晚期的火山一沉积环境.在上述基础上,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提出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同时,该文亦描述了拉鸡山晚寒武世的4个三叶虫新属.  相似文献   
65.
建德铜矿床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德铜矿床是浙江西部多金属成矿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重要矿床。它产于中石炭统底部伴有火山岩、硅质岩和碧玉岩的白云岩中。整合块状矿体之下有一筒状矿化蚀变带。其成分以Cu>Zn>Pb为特征。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近年来研究所获得资料,认为该矿床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66.
甘树才  曹淑琴 《世界地质》1996,15(3):101-104
系统研究了Ge-ARS-H2C2O4-V体系报道极谱催化波的影响因素,测定了Ge-ARS-H2C2O4三元配合物的配合比为1:2:1。实验初步证明了该体系催化波为具有吸附性质的平行催化波。本法检出限为0.14m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9%,标准回收率为93.70%-109.0%,0-50mg.mL^-1的锗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7.
地震CT及其地质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永贵  任汉章 《地质科学》1997,32(1):96-102
在金川公司龙首矿东采区1 280中段井下500m深的巷道中应用地震CT技术进行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实验。波速图像表明,研究区内中西部有一高速异常区,推断为花岗岩体和含矿的超基性侵入岩体。区内还有一个横贯测区中央近东西走向的低速断裂带。这些推断结果为后期的钻探和巷道开掘所证明。  相似文献   
68.
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组1:5万区调主要进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总结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1∶5万区调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区调方法上的创新。其中,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中所识别、填绘出的近东西向紧闭同斜倒转褶皱,叠加近南北向开阔圆滑褶皱,在中小型陆相红盆中探索出的运用数理统计与沉积学研究相结合确定冲积扇体,并用扇体与岩性段双重方法予以图面表达以及第四纪研究成果等取得的重要进展。此外,就有关提高区调质量等问题浅谈其体会。  相似文献   
69.
本文论述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象方法。设|E1|,|E2|为在远场区观测的同一电偶极天线的两个辐射电场强度。如地质介质的电导率连续变化,观测场强的辐射频率ω1,ω2之差较小,则有如下的电导率层析成象方程|E1|-|E2|=20log(ω1/ω2)+20log(e)μ/2(ω2-ω1)∫σ~(r)dr式中σ^=σ,σ为介质的电导率。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象方法克服了长期困扰电磁波吸收层析成象的初始辐射场强计算问题,应用实例表明它可获得更精确的层析图。  相似文献   
70.
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铁变化的环境记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沉积物中氧化铁的丰度、频率分布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其丰度值范围FeO0.39%-3.95%,平均值为1.25%;Fe2O30.44%-8.09%,平均值为2.60%;Fe2O3/FeO0.21-3.60,平均比值1.12。说明该彻岩芯沉积物中铁平均丰度值较低,但其变化幅度较宽且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环境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异系数值表明,该湖岩芯沉积物中FeO的离散程度较Fe2O3大。大约距今23万年来氧化铁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出7个环境演化阶段,并基本上可与深海氧同位索阶段对比。揭示了甜水海湖演化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气候环境改变的密切关系。在距今23一15万年,沉积以河流相或冲积、洪积相为主,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干型波动;在距今15-7.4万年,沉积以湖相为主,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湿型为主;在距今74万年以来,湖盆沉积环境多样化,沉积物以湖相和近源冲积、洪积相交替出现。气候出现冷湿、冷干、温湿和温干多种波动模式。这些资料分析初步认为甜水海古湖大约形成于距今15万年,即青藏高原第三成湖期,这也与青藏高原在距今15万年左右的再次构造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